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9章 夢謁西華上九天 真人授我指玄篇

  • 道門煉真
  • 烏龜之王
  • 3026字
  • 2024-07-24 20:03:13

界關外。

晉少元與張顯等人候了約莫半日功夫,期間他也兌現了早先承諾,各分與幾人一件法寶,再一番閑談過后,便準備離開此處。

他想了一想,上前言道:“幾位小友,此地距貴派甚遠,不若與貧道同行,也可省下一番腳力。”

張顯思忖片刻,道:“真人好意,我等在此謝過了。”方才他看得分明,不知多少野修乃至魔宗弟子往此而來,只是礙于洞天真人之威,不敢靠近,來得早的也俱是奔逃而去。

但他們幾人由小界而出,恐怕還是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沒了門中洞天真人的護持,他們不過是幾名小輩,難免有鋌而走險之流半路出手。

想必晉少元是看出了其中危險,方才好意出言邀請,希望同路而返。

晉少元一聽,臉上微微一笑,也不多做耽擱,他抬手一揮,一只登云飛舟便從袖中飛出,迎風鼓蕩,眨眼化作數丈大小。

他腳下一點,便上了飛舟,眾人亦相隨而去,各自駕云騰霧落至舟上。

晉少元見眾人已是站穩,翻手拿出一枚牌符,起念一轉,一道熒光升起,將眾人裹住,隨即靈光閃動,眨眼便不見了蹤影。

時已半夜,月明星稀,碧空澄雯,銀河渺渺,玉宇無聲。飛舟迎風疾馳,時見朵云片片從旁而過,其去如飛。俯視大地山河,城郭田野,均在足下,培塿蟻蛭,仿佛相同。

此時已飛遁約三個時辰,但距山門仍有一段路程,張顯在船頭踽步而立,忽見眼前有座云山矗立空中,隱有霞光紫氣,不由得暗暗提高了幾分警惕。

他看了眼舟上談笑如常的幾人,心下微微一動,就在這時,他忽然感覺周圍一切都是停頓下來,仿佛萬事萬物都是凝止不變。

再一抬頭,卻見云團漫散開來,鋪成一副栩栩如生的山水畫卷,一個玄袍道人端坐蓮臺,嘴角翕動,其下首坐著十來個負劍之人,俱是側身傾耳以聽,松柏青青,溪水潺潺,一副仙家之象。

蓮臺之上的道人樣貌奇古,雙眉入鬢,鶴頂龜背,懷中持著一柄紫色如意,頂上慶云籠罩,背后升騰著五色玄光。

張顯心念一轉,立馬便知這是天地大道臨摹下來的影像。上仙高真斡旋造化,把握陰陽,一舉一動皆可引動天地大道,長居之所更有道韻遺留,顯然,當年有大能在此地講道傳法,如今機緣巧合下又重新演化而出。

他心念電轉,全力調動神感,試圖聽到道人口中言語,隨著他意識下沉,腦中隱約響起這道人清朗之聲。

“若要煉形煉神,須知歸根復命。故曰:歸根自有歸根竅,復命還尋復命關……”

聞得此言,張顯心中又驚又喜,當今之世,大行其道的練氣法門,式微已久的煉體之術,早就各有側重,不再是并駕齊驅之勢。

他沒有過于急切,而是默默凝神細聽,隨他意識逐漸傾注于此,一瞬之間,仿佛倒轉億萬歲月,畫中山水也逐漸真實起來,翠蘚堆藍,白云浮玉,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與現實無二。

張顯輕輕一笑,腳步輕移,來至一處樹下盤坐,眾人視若未見,依舊閉目沉思。

道人自顧自道:“先天混元真乙之氣,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方。其未有動機,故溟滓無光,聲奧俱泯,其輕清未形,乃陽中之陽,陰中之陰,其端甚微,其妙莫測……”

不過片刻功夫,一篇經文已是講完,但道人并未停口,而是再次從頭講來,如此幾番,似是天地大道僅是臨摹了這些影像。

看了眼周圍景象,張顯眼神變得幽深起來,這篇經文雖說立意高遠,但卻并不涉及具體的修持之法,表面來看,也未藏有什么玄機。

他想了一想,不再去鉆研字句,而是放空靈臺,以識念浸之,進入回光守中之境,有中似無,無中似有,此時此境,一息當一年,可謂直至千劫百世之輪回。

果不其然,不知過了多久,他忽覺神識一陣恍惚,再醒覺時,驚訝發現周圍景物已是虛虛茫茫,漆黑一片,數個漂浮不定的金色大字在面前一字排開,分明就是剛才道人所講的經文。

只是這些文字非是凝滯不動,而是上下左右一陣翻飛,見他目光掃來,紛紛向他齊涌而去,張顯心中微驚,隨即便是一陣頭暈目眩。

這……,這莫非便是識念之法?

原來修道中人,除開以玉簡金格等物做那文字載體之外,還有另一種更為深奧玄妙的載敘之法,便是所謂的識念之法。

此法不訴諸文字,只以識念相渡,非是其主人允許,他人決然不能看見,許多看去尋常的文字書籍,或許其中便藏了某種修道法門。

事實上,世俗人間中流傳的《道經》,便是一位真正的上仙所留,只是無數年來,始終無人從中參悟出一點修持之法,方才流落到世俗中去。

張顯眼中漸漸浮起了一股熱烈之意,以他心性也生出一股壓抑不住的喜悅,暗自道:“不曾想才失了神珠,卻又得到這般天大緣法。”

他腦海中不再想其他,拋開一切整理起涌入腦中的識念。

過有片刻,他突然全身一震,眼中精光大閃,放聲大笑道:“好一個‘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這篇法門便喚作‘指玄篇’。”

此語一出,周身虛無轟然一震。他眼前再度浮現出那副山水畫卷,只是其中山水人物俱是褪去了色彩,也一般凝止不動。

張顯對那道人深深一禮,正色道:“多謝仙真傳我妙法,敢問真人名諱?”

話音一落,他心中卻不免一突,此乃天地大道所摹,并非其人真正在此,或許這名高真早就飛升他界周游世宇,怎會回他之問?

就在此時,那道人頭頂玄光一轉,竟站起身來,明明近在眼前,張顯卻無論如何也看不清楚,只給他一種渺然莫測,無所不在之感,只聞這道人口中吟道:

“曾經天上三千劫,又在人間五百年。”

“腰下劍鋒橫紫電,爐中丹焰起蒼煙。”

“才騎白鹿過蒼海,復跨青牛入洞天。”

“一載養成千歲藥,大道玄機乾坤顛。”

“九夏高山生白雪,三冬奮火種金蓮。”

“金丹一服身通圣,便是蓬萊閬苑仙。”

吟罷,道人一振衣袂,身化一道煙氣,須臾飄上了云天。

山水畫卷轟然散開,張顯只覺眼前景物鏡碎般破裂開來,腳下飛舟乘風輕渡,四外茫茫,無邊無際,銀河霄漢,清華月明,令人神清氣爽。

張顯心潮一陣起伏,他心中知曉,自己方才所見應是這位道人在‘指玄篇‘中留下的一縷意識。

哪怕隔著歲月長河,給他感覺也遠遠超過那幾位洞天真人,難以想象,這位道人的修為到了何等地步。

此時,殷眉愫走上前來,笑道:“張師兄,家師備了些許薄酒,還請一敘。”

張顯回過神來,道:“有勞了。”

就在中人席間閑談之際,相隔數里開外也有一架飛舟在云中飛渡,有幾人正看著一面懸浮在空的銅鏡。

仔細一看,原來是小界現世之時趕到此處的李邈、邱楚生二人。

李邈盯著談笑風生的張顯,臉上一陣陰晴不定,邱楚生見狀,問道:“李道友,莫非你認得此人?”

李邈沉默半響,道:“不瞞道友,這人乃道樸宗真傳弟子,名喚張顯,我一徒兒正是被他所殺,而且……”

他頓了一頓,側頭看向邱楚生,道:“而且,這人方才才從那處小界之中出來。”

邱楚生臉皮一跳,一轉頭,在張顯臉上掃了幾眼,眼神也陡然間變得犀利了幾分,看罷后,他微微一笑,道:“我觀這人,一身修為也不過如此,倒是身旁那名老道,倒是有幾分門道。”

李邈搖了搖頭,道:“那處小界剛一現世,便引來了數派洞天真人,想來其主人定然不凡,也不知這幾人從里面帶了什么好物出來。”

邱楚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憑這幾人修為,能夠保命恐怕已是運氣,至于其他,不過是虛妄罷了。”

他心如明鏡,怎會不知李邈心中所想,不外乎以寶物引動他之貪心,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罷了。

這舟上幾人既然是道樸宗與浩玄宗弟子,而恰巧之前那幾位洞天真人之中也有這兩派真人,說不準便有其等長輩,此處雖已相隔數千里,但一旦動手,給其等求救之機,恐遭洞天真人雷霆之怒。

為了尚不知是否真實存在的好物,冒這么大的風險,顯然是不值當的。

李邈表面點頭稱善,實則心中哂笑,暗道:“大派弟子果真是膽小如鼠,怎知馬無夜草不肥之理?那幾人不過一位金丹真人,你我聯手,暗中偷襲之下,豈不如探囊取物般輕松?”

二人對視一眼,哈哈一笑。

李邈催轉牌符,腳下飛舟猛然轉向,一路排云破霧,立馬消失在夜色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太谷县| 瓮安县| 汾西县| 潍坊市| 宝应县| 手游| 香港 | 偃师市| 洛浦县| 行唐县| 镇沅| 长阳| 巩留县| 遵义市| 东兴市| 泰宁县| 怀宁县| 门头沟区| 凌云县| 安化县| 榆林市| 诸暨市| 邹城市| 红原县| 华池县| 蓝山县| 米泉市| 乐东| 汶上县| 新干县| 怀集县| 延川县| 邢台县| 泰宁县| 天镇县| 宁津县| 龙山县| 平塘县| 昌邑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