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老黿結緣法 太霄琳瑯書

張顯看著眼前巨大猙獰的老龜,因其不曾刻意壓制氣機之故,在他感應之中,此龜竟隱隱間比那位出身上極殿的于真人還強上一籌,給他的壓力幾乎可與闡淵老怪比肩,讓人生不起絲毫抵抗之意。

敖黿似是察覺到不妥,斂起周身氣機,大目圓睜,溫言道:“張真人,擇日不如撞日,你我既是有緣,何不來我洞府小敘一番?”

張顯稍一沉吟,便欣然允諾。這老龜修為明顯在他之上,若存歹心,根本無須如此,況且,他對此人的身份來歷也是頗感興趣。

敖黿見他毫不矯情,心中大喜,連忙道:“真人且隨我來。”只見他前肢一劃,湖面頓顯一處漩渦,隨機率先遁入其中。

見狀,張顯也邁步而入,四周湖水涌來,將他往深處裹挾而去。一二呼吸間,已是來到一個乳窟白玉的寬廣洞府中,虛窗外煙霞片片,四周鑲嵌明珠珍貝,各色彩石,顯得五光十色,光影斑斕。

就在張顯四處打量之時,耳旁傳來爽朗之聲:“張真人,還請安坐?!?

轉頭一看,只見一老叟跨步而來,碧眼長眉,須鬢皤然,顏如瑩玉,貌若神仙,無有一絲妖氣在身,倒像是一名有道之士。

只是其人身量短小,細細感應之下也略有不諧,不過他卻是知曉,此人定是敖黿無疑。

按捺下心頭訝異,張顯不動聲色回禮,隨即邁步上前落座。

一番寒暄過后,敖黿放下茶盞,目視張顯,直言道:“自開靈智以來,我一心慕道,數百載來,不乏機緣加身,總算有了一身道行。真人可是好奇,為何我不能褪去妖殼,僅能以此等樣貌示人?”

張顯聞言不禁訝然,隨即心中微微一動,似乎摸到了一絲頭緒。

敖黿輕輕一嘆,自顧自道:“當年我道行尚淺之時,曾機緣巧合之下吞服過一枚異丹,得了不少好處,不曾想此丹另有弊端,使得此生破境元嬰的希望小之又小。為破此局,我多方輾轉,奈何全然無功,為延壽元,不得不提煉血脈?!?

張顯目光微微閃動了一下,按理來說,凡精怪妖類,非人之屬,血脈越是純粹越好,若能真正升華返祖至上古神怪那般,此界或許都罕有敵手。

只是天行有常,大道有序,彼輩血脈越是純粹,受到天地大道的限制也愈多,不說子嗣艱難,血脈難續,且上限已定,再是如何修持也難以沖破血脈本身的桎梏。

如此說來,敖黿的大道根本應是一門人道玄功。

他在這里思索,敖黿卻看他許久,最終悠悠一嘆,似下定了某種決心般,道:“若真人能助我,我必有厚禮相贈?!?

張顯心中一愣,連忙道:“敖道友卻是想差了,非是我妄自菲薄,只是我境界低微,道行甚淺,恐有心無力?!?

敖黿自信一笑,認真道:“真人莫要擔心,我央求與你卻是有道理的。我乃四靈后裔,體內流有一絲靈血,冥冥之中能感應天數,我欲跨過此關,非真人相助不可。”

聽聞此言,張顯心下不免吃了一驚。天運命數,雖是高渺莫測,玄之又玄,但能踏上修道煉玄之路的,卻少有人將其奉為圭旨,畢竟凡人求道修仙,不亞于螻蟻吞象、蜉蝣撼樹,本就希望以人心定天心、以人力改天命,又談何全信天數了?

張顯認真考慮了一下,隨后緩緩搖了搖頭。

敖黿見他拒絕,也不惱,而是勸說道:“真人可是嫌棄我是妖類出身,擔憂落個結交異類的名聲嗎?你大可不必有此顧慮,我能在此結廬修持,貴派是默許的,你那位師尊也是知曉此事?!?

張顯還是搖頭。

敖黿神色不變,繼續道:“真人可是擔心,我所求的,是會令真人為難之事嗎?”

張顯回道:“非是如此,只是我入道尚晚,修為不夠,道友將如此大事托付與我,實屬有心無力?!?

敖黿稍作沉吟,接著道:“跨入靈真境后,各種神通道術已皆可修研。若論玄功秘冊,貴派可謂之底蘊豐厚,但對于符篆之法,卻并無多少上乘法門。我手中有符書一冊,名曰:《太霄琳瑯書》,較之清隱宗豐家秘傳,也毫不遜色。你可愿入手一覽?”

說完,他看了看張顯,顯得胸有成竹。

張顯眉頭一挑,心里倒是頗為意動。符篆之術不同于煉丹,乃是一門極其強大可怕的攻防兼備之法門,清隱宗憑借兩部符經,便能與道樸宗并列,可想而知其中的厲害。

看著張顯陷入思索,敖黿也不再開口。

過有半刻,張顯抬頭看向敖黿,鄭重道:“敖道友,此事張某應下了。道友希望我如何助你?”

敖黿大喜,笑道:“哈哈,張真人真乃爽快人。我所求者,不過是續命破境之機。我聽聞董真人有一丹藥秘方,能極大提高踏入元嬰境的幾率,你只需應我,兩百載內為我尋來一粒便可?!?

張顯不免訝然,若是單為求取破境秘丹,大可直接與董真人面談,何必要與他結下兩百年的因果?畢竟,按其所言,這門《太霄琳瑯書》也頗為不凡,想必也極有可能打動董真人。

不待張顯多言,敖黿自袖中拿出一塊青色玉簡,其上光澤不顯,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看不出絲毫神奇之處。

他將那玉簡遞出,叮囑道:“此簡尚能觀覽一次,切記不可外傳,也不可透露是從我處得來?!?

張顯稍一思索,便鄭重稱是,隨即抬手接過,看有一眼,將其抵靠眉心,神念涌出,快速瀏覽起來。

見張顯如此干脆,敖黿輕輕頷首,瞥了眼行將化作飛灰的玉簡,靜坐養神起來。

隨著神念涌入,張顯感覺來到了一處幽冥晦暗之地,無有上下左右之分,混混沌沌,宛如雞子。突然之間,宛如開天辟地般的無上偉力爆發席卷,靈光晃動,諸天震蕩。

張顯只覺站立不穩,心神幾乎失守,就在他感覺自我意識都快要泯滅之時,卻是猛地一震,感應重新變得清晰起來,諸物又是再度現出,眼前已是煥然一新,日月輪轉,陰陽動靜,造化玄微,似乎大道本源盡在眼前,伸手可握。

一個個深奧字符自他識海深處浮現,如鳥似蟲,盤曲纏繞,韻意深沉,居然是鳥蟲文書就。

按其所載:道本無形,應感生象。大象無象,象妙難明。故見真文,結空成字。若能達到‘大象無象’的境界,便能無需符紙、玉版、靈章來當作符篆載體,可憑空寫符結篆。

小半個時辰后,張顯睜開眼來,正要開口,敖黿卻伸手止住他,笑道:“張真人,你既醒來,這便離去吧,莫要忘記你許下的承諾?!?

張顯目光閃動,似有所明了,隨即打個道稽,施施然遁出此地。

三陽島,一處寬敞幽靜密室內。

張顯來回走動,腦中思索著那門《太霄琳瑯書》,全冊通讀下來,他隱約覺得此書應該還有下卷,若是上下兩卷齊全,或許真能比肩清隱宗豐家鎮族之寶《云篆天書》。而他手中這卷,僅記載不少畫符用符之法,缺少了凝聚符種、借符修持之術。

他自有上乘玄功在身,來路清晰且直至大道,也不打算轉修符法,將此書當作一門護道之術,僅有上卷也夠用了。

這本道書果真不凡,入手數個時辰,他每觀看一次便會有新的感悟,暗暗贊道不愧是以鳥蟲文書寫而成,蘊含了諸多大道感悟,哪怕他礙于境界,難以盡知,只是感應其中道韻便已收獲頗豐。

數日后,張顯起身出洞,眼中有神采流溢,自忖道:符書我已盡覽,簡單的畫符材料島上也不缺,不如今日便試一試這寫符畫篆之術。

念頭既定,便起身往島上藏庫趕去。如今他可駕霧騰云,不到盞茶功夫,已是來到數里開外的山腰大殿。

此地他已來過數次,諸多禁制了然于胸,起手拿出牌符,瞬間把此殿重重禁制盡數壓下,隨即往離間走去。片刻過后,便帶著諸多材料返回靜室之中。

書符畫篆說難不難,說易卻也非是易事,須要以氣攝形,以形攝氣。假如此符是何作用,便要作此觀想。如要興云,便要于心神之中得一陰氣,起自丹田,漸漸搬運,以至于滿身都是云氣充塞,從七竅中噴薄出來,彌漫乾坤,再將此氣落墨,一筆而成。

所謂以神合神,以氣合氣,正要把自家的神氣,與天地貫通,把自身的法力靈氣,與符紙材料結合,這符方才功成。

張顯細細回想起諸多關竅,靜心凝神,將狀態調至最好,重歸古井無波,心無雜念之態。

一二呼吸后,倏爾手中起筆,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詞,筆剛落下,洞中忽有細聲,似有數柄無形飛劍噌噌作響,刀劍之聲直入耳中,及至數十呼吸,張顯已是面容略白,全身白氣蒸騰,頭頂靈光明滅,居然出現法力枯竭之狀。

畫符之事,最忌半途而廢,若不能一氣呵成,材料盡毀事小,聚集的法力氣機無處發泄而沖撞自身才最驚險。張顯只好急急按定神魂,強忍住暈眩之意,堪堪畫完最后一筆。

匆忙吞服幾粒養氣丹丸,面色才慢慢回轉過來。上前一看,一張長約十指寬約四寸的符篆正靜靜擺置案上,鐵畫銀鉤、鸞飄鳳泊,凝神細看,雙目都隱隱刺痛,張顯不驚反喜,暗道實乃僥幸,未曾想此符真成矣。

此符乃是一道劍符,喚作‘分光逐日’,運使之時,可同時分化三劍,遁速極快,十里開外可穿石裂金,普通法劍一擊便碎,哪怕是以體魄聞名的妖類,初入靈真境者,也需小心防范,若被擊中要害,恐難活命。

仔細感應了此符威力,再想到《太霄琳瑯書》記載的眾多符篆,張顯微微一笑,便將此符小心收好,起步離開靜室。

非是他不想再煉制一二張同樣的劍符,而是他隱隱有感,此次得以僥幸功成,不過是破境不久,全身氣機依舊勃發昂揚之故,若要真正完全掌握此符,恐怕得靈真境后期方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分宜县| 昭觉县| 安达市| 凤翔县| 楚雄市| 永寿县| 图木舒克市| 宁都县| 石景山区| 读书| 巴里| 松滋市| 南木林县| 诏安县| 珲春市| 商丘市| 商河县| 台中县| 涟水县| 襄垣县| 中江县| 锦州市| 龙川县| 宁晋县| 屏山县| 徐闻县| 甘谷县| 离岛区| 伊金霍洛旗| 石首市| 望谟县| 延庆县| 板桥市| 桃园市| 寿光市| 寿阳县| 耒阳市| 普宁市| 鄱阳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