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慈父心(下)求PK票
- 孔織
- 晏九
- 2426字
- 2008-11-28 10:01:38
到月末了,還有PK票的親親砸吧!o(∩_∩)o...
——————————
京城,棲鳳坊,承公主府。
內宅西跨院,側王君韓寄書寒著臉坐在座位上,雙胞胎侍兒春誦與夏弦紅著眼睛跪在地上。韓寄書之父永和郡君嘆了口氣,勸兒子道:“雖說他們兩個私下代三公主傳東西確實不應該,但用不著就攆了去。你陪嫁過來的幾個,就這兩個貼心,若是離了,你往后在這府里也沒個照應?!?
韓寄書最是心高氣傲,此時心中滿是羞憤,那人當自己是什么?在別人面前與自己不冷不熱,出入承公主府,與姜嬛上演姊妹情深的戲碼。如今,姜嬛離京,她就抽空子找上他的侍兒,傳信給自己敘舊情。如今她意氣風發,有夫有女,他也嫁為人夫,難道還要他向當年情思深重的少年對她死心不改嗎?自己早已斷了那個念頭,只想著在這個宅子混吃等死,為什么她還來招惹自己?
他微迷雙眼,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怨恨,抬頭望了望父親:“寄書心意已決,父親不要再說了!這種門風不嚴的事在尋常人家已是大忌,何況是皇家?若是引來閑言碎語,寄書還要不要活了!他們兩個跟了寄書十來年,父親也不要慢待了,帶回府去,備份嫁妝幫著找個好人家吧!”
春誦與夏弦聽主子沒有回轉余地,都忍不住哭了起來,一邊磕頭,一邊不停哀求。韓寄書轉過身去,不去看他們。
永和郡君知道兒子脾氣,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就不可能改口,對地上兩人吩咐道:“起來,別再你們公子為難,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席,誰又能陪誰一輩子!你們兩個先下去,把各自東西收拾收拾,一會兒跟我回府去吧!”
春誦與夏弦見永和郡君開口,不敢違逆,鄭重地給韓寄書行了大禮,然后才擦著淚退出房去。
永和郡君拉著兒子的手,望著他沒有半點生氣的眼眸,一時之間不知怎么寬慰。
房里很是寂靜,還是韓寄書先開口:“父親,夏弦倒沒有其他的,春誦對三公主存心思好幾年了,您看……”
永和郡君摸了摸兒子的頭發,嗔怪道:“糊涂孩子,怎么事情牽扯上姜姝就失了魂兒似的,想不清楚呢!如今既然你已經與她斷干凈,怎么能把貼身侍兒送她?若是那樣,即使你沒什么其他心思,也難免惹人非議。春誦還好些,夏弦是個嘴快的,若是對你有什么不滿,傳出風言風語就不好了。他們兩個是不能外嫁的,等過些日子就開了臉,放迢兒或遙兒房里吧!”
*
揚州城西,鄭宅。
到城中各處產業巡視后,鄭春回到了家,見眉舟坐著生悶氣,關切地問:“怎么?是家中下人不聽話,還是福來淘氣,夫君不用顧忌什么,狠狠管教就是?!?
眉舟揚起手中的信,想要說什么,見房里有侍兒,又咽了回去。鄭春揮手打發眾人出去,才接過眉舟的信,匆匆看過,皺眉道:“小姐怎么走了,這邊的賬目還沒看過!”
“是,走了三天了!隔了這么好幾年,才見上一面,說好要過來吃我煮的菜,怎么能不算數?這下,又不知何時才能得見!”眉舟紅著眼睛,很是傷心。
前幾日,孔織曾在深夜“造訪”過鄭宅,見了鄭春,方知道眉舟已經嫁了過來,很是為兩人高興。鄭春這里有孔織的投資,以后用錢的地方多了,她當然要先看看這里的情況。聽鄭春提到這幾年一直按照她過去交代的給姜嬛賬目上匯銀錢,孔織很是滿意,這樣的話姜嬛也省了不少力。
鄭春又提到前幾年釀的胭脂酒、碧粳酒和粉糯酒,這兩年很是賺了一把銀錢。原來,當年鄭春來揚州前,曾在那南川與孔織商議重點經營什么生意??卓椣胫斈晟系让资袌龌靵y,定有不少人打第二年的主意。那時的商人做生意就是倒買倒賣,根本沒有學過系統理論,更不知道供求關系什么的。若來年上等米種植多了,那價格自然就要降下來。因此,孔織就建議她,來年胭脂米、碧粳米價格低的話,就大量囤積,用來釀酒。這樣,等第三年米價正常時,這些上等米釀造的美酒正好可以賣個好價錢。
還真讓孔織料著,經過慶元十五年秋米市的動蕩后,還真有不少人打起上等米的主意,到各個產地訂購青苗的商人不是一個兩個。結果,慶元十六年胭脂、碧粳、粉糯三種米種植是平常年份的十幾倍。新米一上市,價格暴跌,幾乎與尋常白米差不多的價錢。鄭春雖跟著孔織不長時間,卻學會了她的大手筆,拿出一百五十萬兩囤積了數十糧倉的米,在偏僻地段蓋了酒坊,數百工人,輪流休息,日夜不停,用了大半年時間才將這些米都釀成了酒。酒糟用來養豬,竟弄了個地方最大的養殖場,這是鄭春之前沒有想到的。
慶元十七年秋,胭脂、碧粳、粉糯三種米的價格有所回升,但受上年存貨影響,價格還不是很高,比尋常白米貴上一倍而已。鄭春沒有著急售酒,將主要精力放在客棧酒樓這塊,倒也經營得有模有樣。這也就是她為什么壓了大部分本金,仍能夠每年給姜嬛賬面上打四十萬兩銀子的原因。
慶元十八年秋,由于各種上等米總產量恢復到孔織“買青”之前的數量,市場價格也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是尋常白米的三、五倍。鄭春開始拿出部分美酒,在自家客棧酒樓出售,價格是普通米酒的十來倍,仍是供不應求。鄭氏美酒的名聲迅速傳揚開來,就連京城那邊的酒商都趕過來要貨。鄭春為了控制價格,每個月定量出貨,省得酒商們彼此低價競爭,影響市場。賣了一年多,酒水才銷售了三分之一,可是就已經收回當年的本錢。
腦子里閃過這幾年創業的畫面后,鄭春見眉舟還悶悶不樂的,走上前去,低聲問道:“夫君,咱們搬回南川可好?”
眉舟有些不解:“夫人的生意都在這邊,為什么想著搬回去?”
“小姐總要回京繼承文宣公爵位的,咱們搬回南川,往來京城也方便些!”鄭春答道。
眉舟望著鄭春,滿臉感激,沒有多說什么,有妻如此,夫復何求。這就是小姐說的傻人有傻福嗎?想到當年神來居的日子,除了想念鷗舟外,眉舟忍不住再次擔心起生死未卜的非舟與雅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