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婚(上)求PK票
- 孔織
- 晏九
- 2279字
- 2008-11-19 08:40:58
繼續求PK票、推薦票、收藏與點擊了,o(∩_∩)o...
-------------------
京城,棲鳳坊,承公主府。
門前掛起了寫著雙喜字的大紅燈籠,牌匾上也掛著彩絹,公主府的下人們大清早就開始出入不停,大管家孔繼站在大門外,滿臉歡喜。今日,是承公主迎娶孔家嫡子孔良禮為正君的吉日。
公主府內宅,入門兩年半的公主側君韓寄書分配完各處管事的事務,斜靠在內堂軟塌上閉目養神。陪嫁過來雙胞胎侍兒中的夏弦見主子滿臉疲憊,很是心疼地說道:“公子何苦這樣費心,應應景也就是了,平白無故壓了公子一頭去,也不知脾氣秉性如何!”
韓寄書睜開眼睛,看了夏弦一眼,隱隱含了幾分責備。夏弦微微不服氣,雙胞胎中的春誦見主子面色不虞,連忙瞪了他一眼:“胡亂嚼什么舌?這些是能夠隨便說的,若是被人聽了去,還不誤會是公子度量小!”話雖如此說,臉色卻帶著幾分不以為然。
韓寄書看了看自小一起長大的兩個侍兒,寒聲正色道:“正君沒進門前,在府里張揚也就由你們了,過了今日,可都要好好按照規矩辦事,不要讓人家笑話我們韓家出來的人缺少管教!正君是國公府嫡子,過門后就是這個府里的大主子,豈是你們能夠隨便編派的?若是再有下次,我可就不敢再留你們!”
春誦與夏弦跟在韓寄書身邊多年,最是知道主子說一不二的脾氣的,哪里聽到過這個?嚇得連忙跪下請罪。韓寄書低頭看了看身上的白衣,雖然穿慣了這個顏色,但是今日府里大喜日子,還是要避諱些,對兩個侍兒吩咐道:“去找件藍色衣衫來!”
春誦殷勤道:“公子,上個月定制的那套繡白鶴的可好,那可是林微大師親手縫制的!”
韓寄書搖搖頭:“太華麗了,搶了新人風頭不好,還是挑件不太張揚的吧!”
公主府書房。
姜嬛站在書案后,望著桌子上戴了三年半的白玉配。自從三年前,文宣公孔蓮攜夫畏罪*后,當年孔府偷換皇嗣的事就大白天下,她的身世也不再是秘密。慶元帝仁慈,念及孔家歷代忠良,并沒有再加責罰,仍是將孔蓮嫡子孔良禮指給承公主。因為孔良禮要為雙親守孝,所以承公主姜嬛先納了早已訂好的側君韓寄書進府。
就算是歸了皇家,姜嬛心中始終視孔蓮與楚氏為親生母父,視文宣公府為自家。不能名正言順為兩位戴孝,她就特意戴上白玉佩來寄托哀思,算是換了法兒帶孝。到如今已經三年半,本應在半年前摘下的,姜嬛一直拖到今日。
“啟稟公主,劉賬房求見!”門外宮人函衣進來低聲稟報。府里的十多名宮人都是依照公主品級,由慶元帝派過來侍候的,都是年輕貌美的良家子,函衣是其中的管事。
“哦!”姜嬛站了起來:“快叫她進來。”
進來的是公主府的賬房劉勤,是孔府出來的人,少時做過孔蓮長女孔紋的書童,與大管家孔繼一樣,都是姜嬛的心腹。
姜嬛見劉勤進來,看了看門口的函衣,吩咐道:“去泡壺茶來,用那套竹根茶具,側君那里收著的,你去后面仔細問問,不要弄錯了!”
函衣應聲出去,姜嬛無奈地對劉勤說:“這些宮人真叫人頭疼,明明知道是別人耳目,也只能好好供著!”
劉勤安慰道:“正君進門就好了,用當家主夫的名義將他們都拘在內宅管教,公主這邊就多少自在些!”
“嗯!你說的也對,側君也是這個意思,他早有此意,只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也不好開口!”姜嬛點點頭道,雖然對韓家多有不滿,但她是恩怨分明的人,并沒有遷怒自己的側室韓寄書。兩人雖然感情一般,她卻始終對他敬重有加,內宅大小事務也由他做主。
“公主,勤昨日去了錢莊那邊,賬上又如前幾年一樣,多了好幾十萬兩!這銀子?”劉勤有些猶疑。
“知道了,都入暗帳吧!”姜嬛并不意外,反而像安心似的松了口氣。是三妹嗎?連續三年每年給她帳上打銀子的,是三妹吧?
雖然世人都傳孔三死在曲阜,但姜嬛卻始終不信,因為她曾在那年臘月二十見過三妹,在京城,在自己府中。曲阜的那個“三小姐”是在臘月二十三被人刺殺而死,短短三天之內,孔織怎么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曲阜?
文宣公府那年大年初一晚上發生異常,孔蓮攜正君、側君孔府內*,尸骨不全,留下認罪折子。姜嬛聽到消息后,傷心欲絕,到孔府吊祭,還親自趕到曲阜安慰老年喪女的太君。同時,她最擔心的還有音訊全無的三妹孔織與下落不明的四妹孔綾。
孔府出事半年后,承公主府的賬上多了四十萬兩銀子,匯出的地點是徐州、揚州、青州。劉勤還疑神疑鬼,怕是有人使壞;姜嬛卻想到了三妹孔織,年前她收到的年票也是四十萬兩。她命孔繼秘密安排人去三地打聽,結果沒有任何有用的線索。第二年、第三年也是如此,加上這次的這筆已經一百六十萬兩。
姜嬛雖然自小被老太君溺愛著,宅門大戶里長大,卻也不是半分心思沒有的。養父母事情出得蹊蹺,別人不清楚,她自己是知道歸宗前后內情的。皇帝正是借助孔家的聲望抵抗梁家的勢力,才用十幾年前的事拉孔家下水,怎么會因此向孔家發難?
姜嬛曾懷疑三姑母孔菊做了什么手腳,因為孔蓮這支遇難后她們西府就有機會襲爵。孔菊的行事卻讓大家困惑,文宣公府出事后,她沒有承襲姐姐爵位,而是辭了官,帶了家眷去了曲阜,奉養父親。公府相關事務暫時有孔菊長女孔紗代管,慶元帝想安排孔紗代替母親繼承國公爵位,被孔菊上表婉辭。因此,文宣公爵位已經空了三年,前宅由孔紗負責;內宅事務則由康和郡君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