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迷惘(下)
- 孔織
- 晏九
- 3253字
- 2008-10-30 00:33:41
京城,孔府,孔蓮書房。
孔蓮聽著從南川趕來的阿卯的稟告,知道孔織床上發現金環蛇,臉色大變。知道孔織沒事后,臉色才算緩和過來。她站在書桌前,用右手食指敲了敲桌子,問道:“三小姐的身份在南川可曾泄漏過?”
阿卯搖頭:“不曾,除了府中跟去的,其他人都以為三小姐性任,是冀州商家女兒,與大德掌柜鄭春關系較好。”
“賣米的事呢?可有人查到她頭上!”孔蓮繼續問。
“應該沒有,前兩月有米商追根究底,查出派去各地收糧的好像是與京城金玉齋有什么關聯。當時也有傳言出來,說官府不出面平抑米價是因為背后操縱賣米的是京城權貴。后來不知怎地,追根究底的米商沒了動靜,流言也就不了了之。”阿卯回答。
孔蓮點了點頭,喃喃道:“金玉齋嗎?韓家!”她沉默了一會兒,問阿卯:“這次生意,三小姐與金玉齋怎么開始合作的,到底賺了多少銀子,是怎么分的,這些你知道多少?”
阿卯再次搖頭:“這些屬下都不知道,只知道生意開始前三小姐派阿寅去過金玉齋,次日金玉齋的一位公子造訪。其中情況,三小姐從沒在大家面前提過。不過南川城中有人猜測過這次買青的利潤,少說也在二、三百萬兩。”
“二、三百萬兩!這倒是便宜了韓家!”孔蓮說道。
孔蓮口中的韓家,指的是九門提督韓景家。韓景少年時曾作過孔蓮母親孔真的學生,算起來是孔蓮的師姐。兩人與慶元帝關系都比較親近,原本也算是有通家之誼。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慶元帝才為孔家與韓家做媒,將孔府大公子孔良仁指婚給韓景嫡長子韓念為正夫。沒想到韓念一心戀著青梅竹馬的表哥裘氏,非但先一步納為侍室,還絲毫不顧忌孔府大公子臉面,在正室為進門前就懷孕生女。最后兩家解除了婚約,孔蓮與韓景關系疏遠,兩府關系也終究存了芥蒂。
*
京城,韓府,校場。
一個藍衣少女手握一把寬背大刀,左劈右砍,舞成一團,甚是英姿颯爽。旁邊圍觀的家丁護衛不斷叫好,她卻仿若未聞,盡情施展著刀法。不遠處,站著一個綠衣少女,年紀比藍衣少女要小些,陰沉著小臉,看著校場那邊。
過了一會兒,藍衣少女施展完一遍刀法,閉目凝神,收刀站立。綠衣少女走了過去,冷著臉對那些家丁護衛吼道:“全部都給我退下!”
那些家丁護衛們個個乖覺,早就察覺出這兩天二孫小姐的心情不好,也沒有人敢應聲,點頭哈腰迅速地退出練武場。
藍衣少女聽到吼聲,慢慢睜開眼睛,臉色流露出幾分不贊同來。綠衣少女冷哼一聲,扭過頭去看校場邊的大楊樹,一言不發。藍衣少女拍了拍綠衣少女的肩膀,有些無奈地說:“二妹,不要再這樣,小心引起祖父不快,受訓斥的還是爹爹!”
聽了這話,綠衣少女滿臉激憤:“為什么還要訓斥爹爹?我已經行了成人禮,又不是什么事都不懂的奶娃娃!”
藍衣少女神色木然,好象在看不遠處飛起的幾只麻雀,又好象什么也沒看。藍衣少女名叫韓迢,十七歲,九門提督韓景的長孫女,韓念與裘氏所生。綠衣少女是她的胞妹韓遙,半個月前剛剛行完成人禮。
或許是娶郡君為正夫的緣故,韓景府中沒有迎側納侍,就連當年的一侍,也是送了一大筆銀子遣出府去。因此,韓景的二女一子都是其正夫永和郡君所出。長女韓念與次女韓思十五年前雙雙戰死疆場;獨子韓寄書比兩位姐姐年幼得多,是永和郡君四十歲那年生的,比韓迢還要小幾個月份。他是大家公子,極少出現在人前,只在元服禮與成人禮時露過兩面。可是,就這兩面,就讓去韓府觀禮的人大為驚艷。有好事的,就他與林家長孫并稱為“京城雙秀”。
韓念與韓思去世后,永和郡君曾主動提出為妻子納侍,以解她無女之苦。韓景因有了兩個孫女,不必擔心家族血脈斷絕,終是沒有同意夫君的建議,而把心思放在兩個孫女的撫養上,時間一久,難免就冷落了幼子寄書。
永和郡君本就不喜歡韓迢與韓遙的生父裘氏,因妻子對他們的重視更是心懷不滿,對裘氏的態度越發惡劣。韓景粗枝大葉,哪里會想那么多?還以為夫君是為孔家大公子的事介懷,又認為是后宅的事,女人不好干預,就袖手旁觀,半句話也不肯多說。
裘氏性格柔順,受了委屈只會默默忍受、暗暗哭泣。韓迢心思細膩,自然看出其中的關鍵,漸漸不露痕跡地躲開祖母的關切,避免與小舅舅爭寵。永和郡君的態度才算緩和些,但仍是始終不肯按照韓念的遺愿扶裘氏為正室。孔家大公子一直未嫁,韓景對孔家有愧,更不愿因這些虛名與夫君爭執,默許了永和郡君的做法。
韓迢與韓遙兩人的身份變得尷尬起來,雖然是韓家子孫兩輩僅存的兩個女子,卻因庶出的身份不受世人關注,在韓府中也始終低調。韓迢成人禮后,永和郡君沒有叫她幫忙料理家事,而是與妻子商量后,送她進了京里的右都衛;讓幼子寄書慢慢接手內外事物,包括京城的幾處鋪子。
兩年前,邀請孔織在八方樓見面的金玉齋東家就是韓寄書。他行成人禮不久,剛剛接手金玉齋,第一次去金玉齋巡查,就趕上了孔織拿著珊瑚項圈去質押銀子。孔織與謝掌柜在靜室交談時,他就在房里的暗閣中,將兩人對話聽得清清楚楚,對孔織很有興趣。當時還以為她是梁家的人,不愿多牽扯。因梁國丈與韓景政見向左,兩家關系也很是疏遠。后來,見按照孔織的意思籌劃的鑒寶會贏利豐厚,又得知她真實身份,韓寄書就主動約見了她,希望兩人能夠在生意場上合作。由于那時孔織沒有這個想法,終是不了了之。
幾個月前,韓寄書從謝掌柜那里聽到孔織派人傳來的消息后,親自前往南川,與她談定了合作生意。盡管欣賞孔織的才華,但最初韓寄書同意合作還是看中了她經營天分,想通過合作加深金玉齋與她的關系。等到簽定正式契約,孔織詳細說明了“買青”的細節,韓寄書才發現他同意合作是最英明的決定。
短短四個月,金玉齋投入的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本錢就獲得三百二十萬兩銀子的收益。而孔織仍是一文錢本錢未出,賺到了四百八十萬兩銀子。多么另人瞠目結舌的數字,大華朝每年的國庫收入也不過才八、九千萬兩。
韓寄書對孔織更加敬佩,他相信只要給這個女子機會,絕對有能力積攢更加驚人的財富。這樣的能人若是不為己用,才是最愚蠢的。因此,他通過母親韓景向慶元帝轉達了自己的建議,就有了接下來慶元帝打算賜婚的事。他想著的是,用宮里的三皇子表弟將孔織拉到韓氏家族的勢力范圍內,畢竟她在孔家只是毫無地位的庶女。
“迎娶皇子可以提升地位,韓氏家族下屬的各大商鋪可以供她發揮長處,她應該會心滿意足吧!韓寄書這樣想道。
韓寄書的打算蠻好,卻沒有注意到家中兩個外甥女的情緒不對。
韓迢在四年前見過三皇子,當時三皇子跟著父親韓慧君出宮為韓景祝壽。那一年三皇子才十一歲,體態纖細,容貌俊雅,待人溫煦,是個臉上常帶著笑意的少年。從名分上算三皇子是韓迢的表舅,可她仍是對其一見傾心,情根深重。盡管她百般掩飾,可還是被與她從小形影不離的妹妹發覺。
韓遙非常喜歡那個溫柔親切的少年,當然更是十分樂意他做自己的姐夫,根本就沒有想其他的,畢竟是是名分上的長輩,并沒有血緣關系。
韓迢比妹妹現實,名分上的長輩也是長輩,更何況這名分是皇帝定的,誰又敢質疑?她只是把思念藏在心底,每每聽到他的消息就覺得幸福萬分。她成人禮后始終找借口拖延自己的婚姻大事,就是不愿意在他還在閨閣的時候面對其他男子。或許等他嫁人了,她才會徹底死心。
聽到三皇子將被賜婚于孔府三小姐后,韓迢就算長駐在了校場上,一遍又一遍地揮舞母親傳下來的大刀。
韓遙認為姐姐行為太過懦弱,應該去對祖母說清原委,請求長輩們成全才對,那樣才有希望,而不是就此罷手。可是韓迢卻完全沒有那個打算,因此她郁悶得不行,想到那個溫柔少年將來會嫁給孔家那個只有蠻力的矮個子,心情更是糟糕。
韓迢的視線隨著飛起的麻雀望向半空,彩霞滿天,太陽就要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