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毒蛇(下)
- 孔織
- 晏九
- 2451字
- 2008-10-29 02:16:18
京城,八方樓,二樓雅間。
孔繡一臉煩悶,一口接一口地喝著悶酒。
崔鴛見了好友的樣子,有些奇怪,性格這樣爽朗,也會有煩惱不成,難道是男子問題?莫不是這家伙看上了誰,又不好意思開口。想到這里,她“嘿嘿”一笑,擠眉弄眼地問道:“怎么了?你這乖寶也春心萌動了!是你院子里的人,還是外邊的?要不要姐姐幫你把手?”
孔繡被崔鴛的怪樣子逗得一笑,可是臉色馬上又拉了下來,長嘆了一口氣:“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過去我還不懂,如今我算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啦!”
“怎么?你父親與母親吵架啦?”崔鴛很是八卦,她想不出平日端莊典雅的楚氏開口像市井潑夫那般頂撞妻主的樣子。
孔繡搖了搖頭:“不是母親,是老太君!”
崔鴛止了笑:“不管什么理由,忤逆親長,都是過錯。”
孔繡這才想到自家老太君是這位表姐的舅公,而崔家人護短的毛病是出了名的,忙笑著:“其實也算不得吵架,就是父親與老太君兩個不知怎么,神色有些不太自在。”
“為這個,你就煩悶成這樣,你心思也太過細膩,沒有女兒家的爽快!”崔鴛斜著眼看了孔繡一眼,滿臉不贊同地說:“誰家過日子沒有別扭的時候,后宅的事你母親都沒說什么,還用得上你去操這個心?”說到這個,想起了什么似的,笑問:“這兩天都傳著說皇上要將三皇子賜婚給你家老三呢!怎么,沒輪到你,吃味了不成?”
孔繡并沒有如崔鴛預料的反駁,而是臉色很鄭重地說:“好像就是因為此事,父親與老太君才有了不自在,母親也是很煩悶的樣子。我實在想不清楚,明明是好事,為什么長輩們卻為何如此?”
崔鴛看了孔繡一眼:“還能有什么,不就是表姨父怕你三妹娶了皇子,動搖你的世女之位。他也太多慮了,三皇子不過是慧卿所出,父族并不顯赫,能夠嫁入你們孔家也算不上屈就。只是皇上也不知怎么想的,就是賜婚也應該先是你才對,怎么就牽扯到老三身上,她人不是在長安嗎?”
*
京城,孔府,遺珠樓。
孔蓮坐在書桌后,用右手支著額頭,滿臉疲憊,兩天前的那幕浮現在眼前。
那天早上散朝后,她正想回府,卻被慶元帝派人傳召,命她御書房晉見。
慶元帝姜瑾與孔蓮同齡,四十三歲,十五年前即位。姜瑾為先皇三公主,生父地位低微,是鳳后梁氏陪嫁的侍兒。姜瑾本無繼承大統的機會,只因養在無出鳳后的膝下,才得到整個梁氏家族的輔佐,擊敗其他幾位公主,在行成人禮后被立為皇太女,并迎娶鳳后的侄子梁明藍為太女君。十三年后,先皇駕崩,姜瑾繼位為帝,改年號為慶元,世人稱之為慶元帝。
慶元帝性格懦弱,朝政由國丈西衛侯梁霞與宰相周祿共同把持,后宮本是梁太后與梁鳳后的天下。兩年前梁太后去世,受慶元帝寵愛卻一直被梁氏叔侄壓制的周貴君終于揚眉吐氣,與鳳后均分后宮權柄。
慶元帝與孔蓮不只是普通的君臣情分,他少年時曾師從孔蓮之母孔真,一起學習的三個世家女兒中就有孔蓮,另外兩人就是如今的宰相周祿與吏部尚書沈迎。
慶元帝即位后,除了立正君梁氏為鳳后、兩位侍君為卿之外,還將孔家、周家、沈家、武氏四世家嫡子收入后宮,孔氏為賢君,周氏為貴君,沈氏為德君,武氏為淑君。除了這六、七位君卿外,慶元帝每五年也會從民間采選秀男充實后宮,只是受出身限制,很少有高級封號,只有一位北寧侯府庶出之子馮氏得了“敏卿”的封號。
雖然后宮充盈,但慶元帝子息始終克乏,即位前三房君侍、數名通房侍兒,僅有兩位公主出世。大公主由慶元帝一侍韓慧卿所出,周歲夭折;二公主由正君梁氏陪嫁過來的庶弟和卿所出,名婕,二十歲,成年后封號為“果”。
慶元帝即位之后的十五年,宮中誕生的公主也只有四位。其中三公主出生在民間,是慶元帝即位前微服出游時寵幸一位良家子所出,一直養在民間,直到八歲時才回到皇宮,此時其生父已經病故,慶元帝就交由韓氏慧卿養育,名姝,此時已經十七歲,成年后封號為“福”。四公主為沈德君所出,百天不到就染了天*折,同年德君也郁郁而終。五公主是梁后嫡出,名娉,今年才元服。六公主是周貴君所出,名婷,今年九歲。
眾所周知,在世的四位公主中最有希望得到太女之位的不是兩位成年公主,而是兩位小的,這都是因梁氏與周氏外戚的緣故。隨著五公主、六公主年歲日長,梁氏與周氏奪嫡的動靜越大。孔蓮就是不想讓家族卷入這種權勢之爭,才打發孔織離開京城,以免被梁家拉下水。
除了在世的四位公主外,慶元帝膝下還有五位皇子,大皇子姜瑞昌為韓慧卿所出,嫁入沈迎家,為沈迎嫡長女沈流正夫;二皇子姜瑞炎為梁后嫡出,一年前行了成人禮,當時正值祖父梁太后孝期,還沒有指婚;三皇子姜瑞林為韓慧卿所出,即將舉行成人禮;四皇子姜瑞羽十三歲,孔賢君所出;五皇子姜瑞朋三歲,馮敏卿所出。
慶元帝在散朝后傳召孔蓮,為的就是即將行成人禮的三皇子姜瑞林。
慶元帝沒有擺出一國之君的架子,反而像個尋常母親一樣,想將自己疼惜的兒子托付給少時好友,非常懇切地說:“阿蓮,你與朕相交多年,對朕與慧卿的事你是最清楚不過的。慧卿母父雙亡,雖認了韓景為姊,但只是在族譜掛個名而已,并不是同胞血親。他跟了朕三十年,生了一女兩子。”說到這里,她有些傷感:“朕是個沒用的,連自己的女兒都保不住。朕已經對不起慧卿一次,不能再讓他傷心。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兩個皇兒,待朕百年后,他們母家沒有姊妹親戚可以依靠,不知會是什么樣的境遇。大皇兒朕以托付給沈家,三皇兒如今就要拜托阿蓮!”
孔蓮聽出是要賜婚的意思,心中一驚,忙躬身婉拒道:“皇上恕罪,不是臣違旨,而是小女繡自小體弱,家父有命,不可早婚。”
“哦!原來是這樣啊!”慶元帝看了孔蓮一眼,笑著說:“既然如此,就指給你家老三吧!這回阿蓮可不能再推托,否則朕就要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