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訪賢(下)
- 孔織
- 晏九
- 2023字
- 2009-01-23 09:50:15
孔織與姜嬛還未出公府大門,崔鴛匆匆趕了過來,也是得了燕萊回京的消息,前來送信的。見姜嬛只帶了幾名貼身護衛輕車簡從而來,她頗為無奈地搖搖頭。
三人上了姜嬛的馬車,乘興而去,到了燕萊在京城的寓所。應門的只是一青衣女童,言道她家夫人剛剛出門,被友人請去白馬寺聽禪。
既然已經知道去處,自然沒有這樣回去的道理,三人又登上馬車,前往城東二十里外的白馬寺。過了大半個時辰,馬車行駛開始緩慢,護衛隔簾稟告,前面就是寺院山門。
佛門圣地,再乘車而行顯得不敬,三人下了馬車,吩咐護衛們就此等候,徒步上山。
山門前,左右分立著兩對石馬,大小和真馬差不多。山門是并排的三座拱門,佛家稱之為涅之門,寓意著三重解脫。
進了山門,正對著的是第一層大殿天山殿,門口的知客僧迎上前來。三人之中,姜嬛走在前面,氣度又最是雍容華貴,知客僧自然能夠辯出這位才是主客,念著佛號,雙手合十,問詢各位施主來意。待看到姜嬛身后的孔織時,不禁有些愕然,隱隱覺得這位施主竟有寶相莊嚴的感覺。那僧人以為是錯覺,側低下頭,揉了揉眼睛,再次望去,仍是覺得眉心長著朱砂痣的這位少年施主滿眼慈悲。
切不說那知客僧如何震驚,這邊孔織也是心潮澎湃,初進山門,便覺得心口抑郁難擋,滿腹辛酸幽怨自然而生,竟生出幾分出家棄世之心。起先還以為是因沈小公子之事才會觸景傷情,隨后孔織卻察覺出有些不對頭,自己向來不是悲觀厭世之人,即便無辜落到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也沒有起過半點棄世的念頭。
遠處香煙繚繞,鐘聲入耳,分外親切熟悉的感覺,孔織心中暗驚,這應是佛衣的緣故。閉上眼睛,腦里閃過任氏、姜嬛、姜瑞炎、小綾兒等人的面孔,再睜開時,心底一片清明。佛門雖好,終不是織棲身之地,她在無語默念。
等到孔織心潮平復,姜嬛已經向知客僧稟明來意,是尋訪名士燕萊而來。
知客僧對燕萊并不陌生,應聲道明燕萊所在,并且親自帶幾人前往。燕萊在白馬寺五層大殿最里面清涼殿的廂房,正與友人一處,聽高僧慧方大師講禪。
剛入清涼殿,就聽廂房里面傳出爽朗的聲音:“既然佛祖都云眾生平等,燕師妹又何必拘泥于國土疆域之分。北元也好,大華也好,都是眾生百姓,需要賢者教化。”
另外有一女子悠然答道:“蕭師姊既然有如此這般的見識,正好可出仕大華,一展濟世之才,惠顧四方百姓。”
前面那人似乎無語,沒有立即應聲,隨著一聲“阿彌陀佛”,一個年老的聲音道:“兩位施主都過于拘泥于紅塵俗務,反而亂了本心。“野鶴念山水,戰馬思疆場”,各人有各人的際遇,不可強求!”
孔織聽著里面傳出的對話,似乎燕萊的友人并非是大華人士,旁邊姜嬛已經訝聲道:“怎么是她!”
見崔鴛與孔織帶略帶疑問的眼神望著自己,姜嬛低聲回答:“那位聽聲音應該是北元這次的使臣,右相蕭敏。沒想到與燕先生姊妹相稱,不知是何緣故!”
孔織幾個心中各自納罕,那邊知客僧人已經在廂房門外高聲道:“弟子智林啟稟師叔祖,有三位施主前來探訪燕施主,此時正在門外等候!”
“佛門福地,焉能有久候之客,請三位施主進來吧!”
“諾!”知客僧智林應著,側身請姜嬛等人進入。
“是哪幾位朋友屈尊而來?萊不勝榮幸!”仍是悠然自得的聲音,一個白衣女子站起身來,望向門口這邊。
說話那人正是燕萊,二十八九的模樣,高挑略顯幾分單薄的身材,白皙的面容,兩道彎彎柳眉,一雙沉靜如水的黑瞳,嘴角似笑非笑,渾身上下透著幾分儒雅。孔織心生頓時萌生出幾分親近之心,多了幾分感慨,“是真名士自風liu”,見了眼前這人就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燕萊算是孟夫子的半個弟子,自然是見過承公主姜嬛的,見她微服而來,不知所謂何事。旁邊另外一個女子已經起身,滿面笑容地見禮:“原來是承公主大駕,有失遠迎,罪過罪過,敏見過承公主!”
蕭敏在北元地位雖然尊貴,但終究是臣子。北元與大華自慶元初年的戰爭后結為姊妹盟邦,因此她這位北元右相見到大華公主,仍要行臣子之禮。
姜嬛亦是滿臉誠摯,快步上前兩步,虛扶道:“右相過于客套了,何必行這樣的虛禮。若是從三姐姐那里論起,您還是嬛的長輩!”說完,又轉向自從幾人進房后仍不動如山坐在那里的老尼,恭聲道:“嬛見過大師,自從去年大師閉關,經年未見,大師一向可好?”
那老尼的視線卻并不望向姜嬛,而是看向她身后的孔織,正色道:“小施主佛根深種,因何深陷紅塵俗世,累身累心,悟了吧,悟了吧!”
孔織先是一愣,隨后知道又是額上的朱砂痣帶給人的錯覺,見房內眾人都看著自己,尤其是姜嬛眼中已經帶了幾分擔憂與怒意,定是惱那老尼這般度化自己的妹妹,也擔心妹妹萌生棄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