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平凡的生活
- 午夜兇貓
- 幼游樂
- 2165字
- 2024-07-07 10:15:09
即使唥美生活在烏蒙山寨里,也不免會為了生計去奔波。唥美她們這一群土匪,生活在大山深處,外界的交通馬路建設一旦抵達此處,破壞了寨子里的安寧,寨子里的幾百口人都是舉寨遷徙,全家搬遷,剩下一個空寨子留給官兵。
總之,絕不讓外界的人打擾他們簡陋粗鄙的生活。
天下太平的時候,她們這群山賊不會隨隨便便的下山搶劫。畢竟山下司法廳和警署廳擺在那里,除非寨子里有吃了豹子膽的蠢賊,才會光天化日之下去搶銀行。
天下大亂的時候,他們才會血脈覺醒,暴露賊寇的本性,四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是唥美是例外,她心慈手軟,從不肯燒殺搶掠。所以只適合呆在山寨里。
……
新來的趙國棟屬于唐河一流的人才,他帶著官兵進入森山老林,想著剿匪立功。
于是,唥美這一群人去了山下,留了個空寨子給趙國棟以后開發為旅游景區。山下的民居很多,高德早就舍棄了山賊的身份,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房地產開發商。
其他山賊也偽裝成各行各業的人隱藏在人群中,悄無聲息的觀察著趙國棟的一舉一動。
“剿匪,剿了個寂寞。”酒桌上,趙國棟和賓客們抱怨道:“你說他們這群山賊……如果殺個人,我還知道他是一個賊。這群山賊也沒殺人,就藏在人群里,我怎么知道他是賊還是百姓?難道把老百姓全部抓起來么?”
高德冷笑,他心想道:“不是藏在民間,而是藏在你的身邊。”
高德一邊笑,一邊奉上烏蒙山寨里的百年佳釀,香飄萬里。高德道:“竟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今晚汀渦夜總會里有人競拍你最喜歡的翠湖蓖貅,很有意思。我們大家一起去看看吧。還有網紅美女丁香和網絡著名歌手南瓜,南瓜說她想進娛樂圈呢……”
“這兩個妞我都知道,”張國棟喝高了,面紅耳赤,興奮道:“你小子真是懂我……”
故事朝著血腥的方向發展,此處省略一萬字。
來到民間,唥美改頭換面,以鄉野村姑的模樣出現在街道上。白天她隱藏在流民群里打工,討飯,發揮小蟊賊的本性。夜里回到山寨在山下購買的舊房子里。
不過,唥美還是更喜歡山上幽森、原始的野人生活,不被世俗打擾,自由自在、自給自足。那種感覺,就像桃花源記里寫的:“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這山下到底是別人的地盤。雖然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但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于她而言,都是無情。甚至帶著一種壓抑的恐怖氣氛。
梨衫兒和唥美住在一起,她對這些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屋有一種親切感,所以不時和唥美說起她過去的故事。說的最多的就是杜雋永,因為承受不了趙府里豢養姬妾們的食宿費用,又送不出手去,只好破罐子破摔,將這些姬妾們全部趕跑,讓其自生自滅。
一個字,窮。
梨衫兒問道:“那么你呢,唥美。你多久沒住過這種房子了?”
“十多年了。17歲高中畢業后,就一直留在山寨里,再也沒下山。”唥美淡淡道:“如今我都32歲了,算一算,15年了。”
“但你還是這么漂亮美麗,”梨衫兒道:“好像一點兒也沒變老。”
唥美回答道:“山寨建在原始森林里,樹木青蔥,山高林密,空氣新鮮,特別養人。”
梨衫兒又問道:“唥美,你們住在深山里,難道不怕蛇、或者老虎吃了你們么?”
“有什么好怕的,”唥美淡淡道:“與野獸為伍,也比與人為伍自在!而且我們山寨,從唐朝開始,就留傳了一種驅蛇避虎的法陣。唐朝那時候,我們烏蒙山寨向苗家山寨里的高人學來了的一種術,這種術很靈,幾百年來,我們寨子沒有一個人被老虎吃掉。”
梨衫兒不可置信的問道:“苗寨的人,真的這么厲害嗎?!”
“我聽我爹說,”唥美小聲道:“苗家山寨比我們烏蒙山寨厲害多了。傳說苗寨里住的都不是人,是妖怪。”
梨衫兒笑了,諷刺道:“呵呵,唥美,你就編吧。哪里來什么神啊鬼啊的東西,還驅虎避蛇,我才不信呢。”
“算了,不信拉倒。”唥美掀開被子,躺下身子溫和道:“反正我們現在都在山下,都在城市里。既然來了山下,想想明天怎么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和唥美想的不同。
趙國棟在大山深處發現了烏蒙山寨后,他并沒說將寨子開發為旅游景區,而是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將這些違章建筑拆除干凈。”
很快,烏蒙山寨被卡車夷為了平地。好像從來不曾出現。
……
時間一晃,八十年過去了。
唥美變成了老婆婆,她拄著拐杖,在家門口,滿臉皺紋的唥美坐在椅子上,給孫子們講著自己年輕時的故事。
一個小孩兒問道:“那么后來,那個趙國棟落馬了沒有啊?”
“并沒有,仍然當著大官。有些故事情節虛假,是我加入了我自己的想法,現實生活中,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唥美道:“好了,睡覺去吧。”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