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家大小姐的雀舌名茶
- 天下無局
- 花語2000
- 3292字
- 2023-04-01 14:53:18
我沒想求職,在曹門大街看到這家名為“翠濃”的店鋪,只是偶然而來的緣分。
很顯然,關翠濃也沒想到,我進店這么久,是為了“找工作”。
“好啊,小玉,我感覺你跟這位朋友不是太熟,怎么會推薦給我?他跟黑皮之間,又是怎么回事?”
關小玉把發生在小馬路那邊的事說了一遍,原來,她放棄“正將”位置后,沒有離開,而是上了對面的茶館二層,居高臨下看著我跟黑皮對抗。
我贏了,黑皮惱羞成怒,跟蹤我滋事生非,她也一直在后面觀察。
黑皮被孫和尚暴揍一頓,她沒有出面,耐心跟隨,直到現在。
“我想起一個人,打電話給你二姐。”關翠濃笑著吩咐。
關小玉不解:“找我二姐?她也給你推薦了人選嗎?二姐脾氣好,一定給你找一個老綿羊一樣的男人,不頂用的,用不得……”
她笑嘻嘻地打電話,對方一開口,我頓時了然,明白關翠濃的意思。
接電話的人,就是收購我金絲硯的那家店鋪的女老板。
當時,我聽到進門的老者稱呼對方為“小關”。如今,所有細節都對上了。
關翠濃是大姐,那位關老板是二姐,關小玉是老三。
“二姐,我在大姐店里呢。她說,你推薦了一個人給她,幫她坐館掌盤。人呢,在哪兒呢?”
對方說了兩句話,關小玉叫起來:“什么?那個人——也叫葉天?”
她轉過頭來,右手食指指著我,滿臉都是愕然。
我雖然不知道對方怎么說,但也明白了大概。
接收金絲硯款項的時候,對方看到了我的銀行卡上的全名,自然知道我叫葉天。
關翠濃一直求才,那位關老板只跟我打了一次交道,就記住了我,想把我推薦過來。
事情就是如此巧合,我在汴梁城一共出手兩次,就都跟關家三姐妹有關。
關小玉掛了電話,表情有些沮喪,只說了一句:“二姐馬上過來。”
關翠濃笑了:“小玉,貴客駕臨,普通的茶葉怎么行?太怠慢了。你去,到我保險柜里拿茶葉,重新洗壺三遍,泡一壺‘韓家雀舌’。正好明珠也來,我們四個人喝這一壺茶,就不算暴殄天物了。”
關小玉垂著頭站起來,捧著茶壺,去了店鋪深處。
“葉先生,實在是冒昧,此前不知道,你就是二妹、三妹推薦的青年才俊,怠慢了,怠慢了。我這家店,在曹門大街開了三十年,是我爸爸傳下來的。再早一些,中原大戰時,我的七爺爺、九爺爺、十五爺爺就在曹門大街開店。實在慚愧,我們三姐妹雖然傳承家風家業,卻沒有天賦。經營古玩字畫、珠寶玉器這一行,是需要天賦的,對吧?”
關翠濃不急不躁,仍然只敘家常。
中原大戰是天下蒼生度劫的一戰,汴梁城作為古都,首當其沖,生靈涂炭。
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
小富靠奮斗,大富靠機會,巨富靠命格。
中原大戰當然是亂世,在那時經營古玩,一定有機會低價購進絕世珍寶。到了太平盛世,價格千倍、萬倍上漲,那都是命格使然。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真正善于經營的人,必定是反其道而行之。
我能猜到,關家人有膽有識,才有今日的地位,能做動輒百萬、千萬、過億的生意,并且跟京城三司十二官那樣的官場貴胄也搭上關系。
“葉先生,‘韓家雀舌’是古法制茶,所用的茶葉、技法、工具、沖泡,都是從《韓熙載夜宴》里萃取而來,屬于汴梁關家獨有。只有真正的好朋友到了,我們才舍得喝一點。酒逢知己千杯少,飲茶品茗,亦當如此,你說呢?”
關翠濃的說話口吻,雅致而溫柔,跟現代人的談吐完全不同。
只有她這樣的人,才能擔得起《詩經》里的“窈窕淑女”四個字。
“多謝,榮幸。”
我沒有過多回應,在這樣的絕色美人面前,還沒喝一滴酒,我已經快要醉了。
不過,“韓家雀舌”再美,也未必抵得過同樣取法于《韓熙載夜宴圖》的港島名茶“東方之珠”。
天下“雀舌”縱有千種,“東方之珠”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因為它就是韓家嫡系傳人研創出來的,昔日回歸盛宴上,兩國大人物喝的就是“東方之珠”。
我游歷江湖時,在港島品嘗過,一口入喉,一生難忘。
“大姐——”有人在門外叫了一聲,聲音溫柔動聽。
門一開,先出現的是一個穿著白色筆挺西裝的年輕男人,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手里拎著一個紫金色的長方形禮盒。
他推開門之后,瀟灑地轉身,等著后面的美女進來。
那就是我打過一次交道的關老板,她收了我的王羲之殘硯,證明眼光犀利,判斷力準確。
“我妹妹,關明珠。”關翠濃介紹。
我站起來,那個年輕人皺著眉頭,大步走到桌邊,把盒子放在桌上。
“葉天,葉先生,又見面了?這次帶了什么好東西?”
關明珠微笑著,兩道明澈的眼神,悄然地從我臉上落到手上。
我感覺到,她雖然在笑,但眼中帶著警惕。
那個年輕人哼了一聲:“明珠,這就是那個擅長撿漏的朋友?”
“王羲之紫金硯……雖然殘了,但汴梁城第一次出現,五方,值,值,值……”
年輕人的五官棱角分明,雙手十指關節微微凸出來,肯定是練武之人,手掌上有點功夫。
“葉先生,這次撿漏撿到曹門大街了?又看上了什么好東西?”
關明珠第二次這樣說,我明白,來者不善。
我搖搖頭,關翠濃開口:“明珠,這是你和小玉推薦的人,我覺得,葉先生一定是有真本事的人,在我的店鋪里坐館,應該綽綽有余——”
年輕人猛地揚眉,目光如同兩把寶劍,向我臉上直刺過來。
“他?坐館?”
關翠濃輕輕點頭:“是啊,關家求賢若渴,汴梁城是中州大神,南來北往,高人眾多,相信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吧?”
關小玉捧著茶壺回來,放在茶盤上,然后打開了電水壺的開關。
“能在翠濃姐的店鋪里當坐館,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年輕人說著,把盒子的上蓋掀開。
盒子的長度有一尺五,寬度一尺,高度有半尺。
如果里面裝著古玩,就一定是扁平的盤、硯之類。
盒子的顏色是紫金色,普通玩物,只會配上黑色、米色、青色盒子,只有跟皇家、宮廷有關的物品,才刻意配這種盒子。
如我所料,盒子內襯著厚厚的金絲絨,上面放著一只硯臺。
沒有人出聲,年輕男人很明顯是想考量我。
硯臺是長方形的,青黑色,外觀陳舊,中間磨痕很重,散發著非常濃郁的雜味墨香。
這是一只端硯,從四邊的瘦金體小字銘文看,一定是出自于兩宋。
“看清了嗎?說說吧?”
年輕男人很囂張,但我沒有回答,只是搖了搖頭。
在這些人面前分析一只硯臺,沒有什么意義。
汴梁城這么多古玩行家,對于筆墨紙硯的品鑒,冠絕全國,我多說一句少說一句,根本顯露不出高下。
“不懂?不會吧?”年輕男人嗤的一聲冷笑。
我指了指他的手背,沒有多說話。
這一次,關家三姐妹也怔住,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不懂就滾……不懂就趕緊走,別在這里裝深沉!”年輕男人叫起來。
關明珠皺眉:“萬少爺,注意禮貌。”
那位萬少爺又是一聲冷笑:“想在翠濃姐這里當坐館?哼,那么容易嗎?汴梁城多少人想進這個門?只要翠濃姐開口,幾百人排隊呢!”
我嘆了口氣:“你呀,練功過勤,內外兼修,想法是好的,但文武雙通之道,非常復雜,練雜了,人就廢了。”
“什么?”萬少爺瞪起眼來,猛地一擼袖子。
現在,我看得更清楚。
他的雙手手腕向上,各有一團淡淡的紅暈漫延。
“萬少爺,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了?午時害冷,之時燥熱——”
“啊?”
我點中了他的要害,這些就是普通人“文武雙修”的害處。
文,指的是文房四寶、琴棋書畫等思想品質的修養。
武,指的是武功。
我從他指關節突起的特征,判斷他練了剛猛霸道的外家擒拿手之類的功夫。
手腕上兩團紅暈,就代表他體內的瘀血、流毒已經累積很多,陰陽逆轉,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
“正午午時,感覺渾身寒冷,就會飲用熱茶、熱酒之類,用外熱抵抗內寒,強行壓制,大錯特錯……”
萬少爺后退一步,額頭冒汗。
“之時半夜,燥熱不知,你采用了——”
“不要說,不要說!”萬少爺大叫。
我很清楚,他采用了陰陽合歡的采補之道,抵消燥熱,簡直是釜底抽薪,自尋死路。
“我就是隨口說說,說錯了,別見怪。”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字訣,我不評判硯臺如何,一照面就點出他的身體痼疾,這才是他最看重的。
他穿的西裝是愛馬仕品牌,手上戴的是勞力士周年碎鉆滿天星名表,腳下穿的是鱷魚皮鞋,可見是某個超級大亨家族的富二代。
一塊名家端硯,最高不超過五百萬。
在這些人眼中,不過是毛毛雨,但如果他的身體出了大毛病,幾十個億都換不來。
“你懂中醫?你是中醫?”萬少爺愣在那里。
我搖搖頭:“不是中醫,只是看到你手腕上的紅暈,偶然想到的。庸醫殺人,常常用虎狼之藥。閣下是有錢人,城中名媛,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不要說了,不要說了,我叫你不要說了!”萬少爺猛地出手,扣住了我的肩膀。
他真的練過大力鷹爪功,十指搭在我的肩膀上,如同老鷹利爪,摳進我的皮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