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吳越之爭: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本篇主要內(nèi)容參考《史記·吳太伯世家》《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我們來講講春秋時期的吳國越國。

之所以把這倆包郵區(qū)攏在一起講,主要是因為他們雙方約架特別積極。

尤其是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一“組合”,更是撕了個天崩地裂、石破天驚,真正詮釋了什么叫——

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在看他們互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對冤家是什么來路。

(一)吳國打哪里來

《史記》上說,吳國和周王室是親戚。還記得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嗎?忘了的趕緊去翻一下書。

當年是他帶著族人,跑到岐山安家落戶,后來這兒成了周朝最初的大本營。

古公亶父不僅事業(yè)搞得好,家庭也照顧得很好,還抽空生了三個孩子:

老三家的故事我們已經(jīng)講過,不管他,這篇的重點是老大和老二。

他們兩人離家出走,一路跋山涉水走到了吳地,大致位于今天的江蘇一帶。

他們甚至還學當?shù)厝颂炅祟^,文了身,表示自己徹底和王位斷絕關(guān)系。

太伯后來以吳為姓,被稱為吳太伯。

上面這個放著王位不要,留給弟弟,自己卻選擇闖出一番事業(yè)的勵志故事,叫吳太伯讓國。

當?shù)厝酥懒藚翘寚氖论E后,被他的孝順和賢德感動,紛紛追隨他,推舉吳太伯當老大。

《史記·吳太伯世家》是這么寫的:

【譯文】太伯逃到荊蠻后,自稱句(gōu)吳。荊蠻百姓認為他很講道義,因此歸順他的有千余家,擁立他為吳太伯。

等到周朝成立的時候,周武王大封諸侯,由于吳太伯沒有后代,就將吳地封給了吳太伯弟弟的后代,這便是吳國的由來。

在這些子孫中,有一個人比較另類:

不愛江山愛自由。

這個人就是季札(zhá)

他跟孔子、晏子等人屬于同時期的文化名人。

季札不僅博學多才,懂音樂、懂劍術(shù),而且交友廣泛,信守諾言,對待每個人都很真誠。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下面。

季札有三個哥哥,但是老爹很疼愛他,想把王位直接傳給季札,而不是按長幼順序指定接班人。

可季札是個講究人,明明是哥哥們的王位,自己怎么能搶呢?他堅決不答應(yīng),寧愿跑去種地。

可他三個哥哥一心想完成老爹的愿望,于是作出這樣的決定:兄終弟及。

于是,公子光每天琢磨如何弄死吳王僚。

這時,一個從楚國逃難來的小哥找到了他,還帶了一套嚴密周全的殺人計劃。

這個小哥叫伍子胥。

伍子胥的家人都被楚王砍了,他逃到吳國,搭上了公子光這條船,等待復(fù)仇的機會。

伍子胥是腦力型人才,不親自動手,而是給公子光推薦了一個叫專諸的斜杠青年,他的本職工作是廚師,兼職刺客。

有了計劃,有了刺客,公子光找機會請吳王僚來家里吃飯,然后讓專諸在上菜的時候刺殺了他。

這就是專諸刺王僚的故事,我們在后面講《史記·刺客列傳》時再細說。

吳王僚死了,公子光如愿以償?shù)氐巧狭送跷弧?/p>

這就是吳王闔(hé)閭(lǘ)。

當了吳王之后,闔閭干了啥事呢?

打仗,瘋狂地對外開戰(zhàn)。

他瞄準了旁邊的楚國。

楚國雖然很強大,但闔閭根本不怕,因為他除了有伍子胥,還有兵圣孫武。在他倆的指揮下,吳軍連戰(zhàn)連捷,痛扁楚國,甚至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yǐng)。

這就是吳破楚入郢之戰(zhàn)。

這是闔閭的人生巔峰,也是吳國稱霸的起點。對了,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也發(fā)生在這一時期。

吳國如此強大的軍力,讓處在一旁的越國瑟瑟發(fā)抖。

(二)越國是什么來路

越國的起源很簡單。在前面講夏朝時提過,大禹死后,被葬在會稽山。

大禹的后代中有一支族人,被封在會稽山給大禹守墓。

會稽山在哪兒?在今天的浙江紹興。

這支族人開墾荒地,建造城池,逐漸發(fā)展成一個國家,叫越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對此事的記載比較簡單:

【譯文】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是夏朝帝王少康庶子,封在會稽,以供奉、看守夏禹的陵墓并祭祀。他們在身上刺上花紋,剪斷長發(fā),除草開荒,修筑城邑。

中原地區(qū)各國爭霸,打得火熱,越國是個“小透明”,它只能遠遠地蹲在東南邊上看熱鬧。

但這不影響它對吳國的吸引力,于是吳越之間戰(zhàn)爭不斷。

這個時候的越王叫勾踐。據(jù)說他做事狠辣,有仇必報,是個春秋時期的狠角色。

吳王闔閭不信:越王能有多狠啊?他偏要試一試,結(jié)果搭進去兩代人。

(三)吳越之爭

吳越之爭可分為三個回合。

第一回合:

闔閭死,勾踐贏。

第二回合:

夫差贏,勾踐大敗。

第三回合:

夫差死,勾踐滅吳。

我們來具體看一看。

1. 第一回合

闔閭本來跟勾踐的老爹就不對付,后來勾踐的老爹一死,闔閭以為勾踐年輕好欺負,帶上吳國大軍就往越國沖。

結(jié)果吳軍一來就看到了震碎三觀的一幕:勾踐派出敢死隊,直接跑到吳軍陣地前自盡。

吳軍沒見過這么玩命的,紛紛嚇呆了。勾踐趁機帶人殺過來,吳軍大敗。

闔閭也中箭受傷,治不好了。老頭兒臨死拉來兒子夫差,交代后事:

2. 第二回合

夫差為了給老爹報仇,精心準備,吃睡都在軍中,日夜操練軍隊。

旁邊的勾踐一看,嚇壞了,決定先下手為強,想去攻打吳國,結(jié)果遭到了手下范蠡的反對。

有一說一,越國的實力比吳國弱很多,上次取勝,純粹是運氣好。

可惜勾踐沒聽進去,繼續(xù)攻打吳國,結(jié)果被范蠡說中了,越軍大敗。

勾踐帶著五千人敗退到會稽山。

眼看越國就要亡國,范蠡又出主意:硬撐沒用,服軟求和吧。

于是,勾踐派了大臣文種去吳國求和。

對于要不要接受越國的議和,吳國內(nèi)部產(chǎn)生了分歧。

伍子胥知道勾踐這人不簡單,勸說吳王夫差趕緊趁機砍了他。

平常夫差都聽伍子胥的,但這一次他非要聽另一個人的。

這個人就是吳國的太宰伯嚭(pǐ)

伯嚭不僅是伍子胥的專業(yè)對頭,還收了文種的賄賂,自然幫著越國說話。

夫差在內(nèi)奸伯嚭的忽悠下,和越國簽了和平盟約,說好以后越國拜吳國當大哥。

夫差心滿意足地撤軍了。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為了不忘屈辱,勾踐吃過這些苦:

【譯文】越王勾踐回國后,深思熟慮,苦心經(jīng)營,把苦膽懸掛到座位上方,坐臥都能時時抬頭嘗嘗苦膽,吃飯喝水的時候也會嘗嘗苦膽,說:“你忘記會稽所受的恥辱了嗎?”

這便有了成語臥薪嘗膽。

3. 第三回合

在這次議和中,數(shù)范蠡和文種功勞最大,又有才華,于是勾踐重用他們來富國強兵。

勾踐自己節(jié)衣縮食,卻砸大錢招賢納士,安撫士兵,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

勾踐同學在默默地發(fā)展時,對面的吳王夫差在干嗎呢?

沉迷在自己強大的武力中。

于是,夫差想用小小的身體去對抗大大的齊國。

伍子胥再三反對,勸諫說越國才是心腹大患。但夫差沒理他,繼續(xù)伐齊,結(jié)果大勝。

夫差認為伍子胥已經(jīng)沒啥用了,再加上伯嚭的挑撥離間,賜給伍子胥一把劍,讓他自盡。

夫差感覺自己可以稱霸了,于是約了幾位國君,在一個叫黃池的地方吃飯。

這就是黃池會盟。

《史記》上說,這次會盟,吳國雖然稱霸,但美中不足的是,盟主的頭銜讓晉國給拿去了。

就在夫差在外耀武揚威時,家里出事了。

這些年夫差長期征戰(zhàn),吳國上下早已疲憊不堪,充滿了厭戰(zhàn)情緒。

而勾踐帶領(lǐng)越軍,忍辱負重多年,這一戰(zhàn)發(fā)泄出積攢許久的怨氣,打得吳軍抬不起頭來。

夫差心想:完了,我怎么成了勾踐?

他幻想著兩國還能像當年那樣議和,于是派人去找勾踐,結(jié)果遭到了拒絕。

夫差知道一切都結(jié)束了,后悔沒聽伍子胥的忠告,捂住臉自盡了,覺得沒臉見伍子胥。

這就是勾踐滅吳的故事。

越國雖小,但勾踐憑著超凡的勇氣和毅力,臥薪嘗膽,最后一舉滅掉比自身強大的吳國,留下典故:

三千越甲可吞吳。

意思是,即使面對再困難的事,也不要氣餒,只要堅持,終會勝利。

滅掉吳國之后,勾踐膨脹了,也想爭霸,就搞了個會盟,還向周王室敬獻了貢品。

周天子一高興,給他送來祭祀的肉,這就相當于承認了勾踐的霸主地位。

但是越國的好日子也沒持續(xù)多久。勾踐死后,王位又傳了幾代,到了戰(zhàn)國初期,有位越王名叫無彊(qiáng)。

無彊目光短淺,毫無遠見。

他一直沉浸在勾踐滅吳的輝煌中,以為祖宗厲害就是自己厲害,后來更是去招惹強大的楚國。

結(jié)果無彊戰(zhàn)死,越國從此分崩離析。

為什么是分崩離析,而不是滅亡?據(jù)說無彊死后,他的子孫四散而逃,跑到一些小地方繼續(xù)稱王。

這些零散分布的子孫讓越國超長待機,連秦始皇都沒能將他們完全消滅。后來他們參與了反秦起義,劉邦還給他們封了王。

好了,吳越之爭的故事我們就講到這兒,其中出現(xiàn)的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如孫武、伍子胥、范蠡……還沒展開來講。

請看下一篇——《孫武、伍子胥、范蠡:吳越之爭的男配們》。

經(jīng)典名句摘抄

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譯文】

況且上天賜予的機會,如果不及時利用,反而受到懲罰的。

吳越之爭的第三個回合,勾踐打敗夫差,夫差想議和,勾踐感念舊情,準備放過夫差,于是范蠡就用這句話勸說勾踐抓住機會,徹底打倒夫差。

且鷙(zhì)鳥之擊也,必匿其形。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譯文】

況且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隱藏它的形體。

勾踐兵敗回家后,臥薪嘗膽了七年就急著報仇。這時勾踐身邊有個叫逢(páng)同的人,就用這句話勸說他要先耐心等待。

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譯文】

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實屬僥幸啊!我不敬重你們的智謀,因為你們用智謀就好像用眼睛一樣,雖然能看清細微的毫毛卻看不清自己的睫毛。”

這是齊國的使者吐槽越國國君無彊的一句話,意思是無彊目光短淺,沒有自知之明。

太史公曰

混子哥讀后感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的矢志不渝換來了最終的勝利,他用忍耐洗刷了曾經(jīng)戰(zhàn)敗的屈辱。

勾踐與夫差的戰(zhàn)爭是一場人性的較量,也是隱忍與囂張、謙卑與驕傲、腳踏實地與好高騖遠的對抗。當隱忍、謙卑、腳踏實地這些品格凝聚于一身時,即便面對的對手再強大,這個人也能所向披靡。

盡管吳、越兩國在今天屬于令人羨慕的包郵區(qū),但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們都只是邊陲小國。在本應(yīng)該富民強國的時候,雙方不顧天下大勢,只顧著為私仇而互斗,最終兩敗俱傷。顯然,這是不理智的。可見,和鄰居搞好關(guān)系很重要,不被個人恩怨蒙蔽雙眼更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苏尼特左旗| 青铜峡市| 四会市| 宜川县| 城步| 礼泉县| 剑川县| 峨眉山市| 东明县| 鸡东县| 黄骅市| 黔江区| 尚义县| 昌宁县| 许昌市| 尉犁县| 辉南县| 济源市| 乌什县| 墨玉县| 来安县| 云龙县| 台中市| 苗栗市| 静乐县| 迁西县| 伊通| 张掖市| 福贡县| 庐江县| 尉犁县| 崇义县| 夏邑县| 错那县| 阿尔山市| 东阳市| 吴桥县| 许昌县| 江门市|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