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王魯湘序

跟徐龍先生只見過一面,是在一次朋友聚餐上,人很少,就四個,因此有機會聽他講香料的故事,以及他如何關注香料的相關知識并開始寫作有關香料的文章和專著。

這讓我很驚訝,因為,香料的知識是很偏門的。雖然徐龍先生是人民大會堂西餐廚師長,也就是民間所稱的“國廚”或“御廚”,他因為工作和職業的關系當然要經常接觸香料,但是,我們都知道,中國菜有些菜系是不怎么使用香料的,凡是吃過法國菜、意大利菜或者印度菜、泰國菜的人,都能通過比較而清楚地了解這一點,因此,在有關烹飪的書籍中,中國人寫的香料書很少,因為缺少實踐,需求又不足,自然興趣也寡淡。

從文化和歷史的大維度來說香料,當然是篇大文章。豈止是大文章,直謂之史詩可矣!人類使用香料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幾萬年。由于發現某些植物的味道令人愉悅甚至興奮,于是乎就拿它們來敬奉神,以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馨香去取悅同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神,這就是信仰的起源,儀式的起源,精神的起源,文明的起源。當然,敬奉神之后是獻祭者們大快朵頤,愈發覺得味道香香是一件神人皆歡的事情,于是愈加琢磨,認真料理,葷素搭配,五味配伍,飲食從果腹這樣的基本需求進化成了一種享樂的文化,如何調制烹煮出五味雜陳的菜肴,既日用自食,又宴飲賓客,就成了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的大事。所以我們看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藝術品,主題竟然都是大大小小的宴席以及庖廚!

可惜寒、溫帶的香料植物并不繁盛,而這些地帶的文明程度往往又較高,人相對富裕,對香料的需求和追求更盛,于是就產生了跨越半個地球的香料貿易。這是最古老的貿易之一,或者說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全球化或許就是發軔于歐洲人到亞洲獲取香料的貿易行為,葡萄牙國王讓達·伽馬遠航印度的主要動機就是要帶回那里的香料。我們中國人熟知的“海上絲綢之路”,或者日本學者稱呼的“海上陶瓷之路”,歐洲人更習慣稱之為“香料之路”。因為,在15世紀到19世紀的幾百年里,通過海上貿易從亞洲運往歐美的大宗商品,除了茶葉、瓷器、棉布,就是香料。

對于烹飪我是外行,但一道好菜需要好的香料來佐味提味發味的道理我還是懂的。古人云“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個烹,有沒有包括配佐香料呢?我想一定是有的。如果沒有,那又如何理解商周幾位賢相都出身廚師這件事情呢?

徐龍先生又一本論香料的圖書出版,囑我為序。燈下漫筆,東拉西扯,勉為其難,還請海涵。

王魯湘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著名文化學者)

辛丑仲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南开区| 峨边| 榕江县| 莎车县| 奉化市| 荥经县| 龙岩市| 彭泽县| 锡林浩特市| 汶上县| 上思县| 巴里| 郁南县| 宾阳县| 平潭县| 公主岭市| 茶陵县| 凉山| 巴南区| 庄浪县| 华坪县| 洞口县| 和硕县| 门头沟区| 花莲市| 东方市| 松溪县| 普安县| 邯郸县| 隆回县| 台中市| 弋阳县| 鲜城| 威海市| 贡嘎县| 漠河县| 改则县| 青海省| 香港|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