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些有問題的角色,如鐘曉愛、林華華等。
畢竟都不是主角。
解決起來,還相對容易。
侯良平,作為幾乎算是貫穿整部劇的主角,可就有些麻煩了。
不僅需要改原來的劇本。
還有,誰適合演侯良平?
說起來,紀希心中最為中意的“侯良平”飾演者是陳道名。
“高曉琴”最中意的第一人選是許情。
許情之前在電視劇《沙家浜》里,還飾演過阿慶嫂。
陳道名也在那部劇里出演過叼德一。
這真是絕了!
跟《人.義》劇里唱沙家浜的劇情,真是太吻合了。
如果真由他們兩人來飾演。
那在電視開播的時候,也可以因此買個熱搜,更能為這部劇增加一些熱度。
可惜,這兩位都是因為生錯年代而錯過了。
他們現(xiàn)在的歲數(shù)都太大了。
許情在15年上映的《老炮》中所飾演的角色,就已經(jīng)有些美麗容顏不在了。
說起來,如果在許情年輕的時候拍這部劇,那高曉琴這個角色,絕對像是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懂得都懂。
陳道名已經(jīng)排除。
說起來,國內(nèi)既有商業(yè)價值,又大致貼合“侯良平”角色的男演員,也就那一小批人。
陳昆,倒是不錯。
在出演電影《尋龍訣》的時候,達到了個人輝煌巔峰。
如今身價可是很高。
電影路人緣也不錯。
但是電視機的收視率……
貌似因為如今是電影大咖,已經(jīng)不太接地氣,有些不行了。
雖然如今那部《黃泉》還沒撲到姥姥家。
鄧潮。
飾演過《烈日灼心》,演技無需質(zhì)疑。
因為跑男路人緣,在《美人魚》之后處于巔峰,如今身價也很高。
不過,上年底那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惡棍天使》一出,也算是敗了一部分路人緣。
而且,最主要的是,鄧超如今熱衷于綜藝,不一定會再愿意演電視劇。
劉燁……
算了吧,除非是他飾演鐘躍民那個時候,不然不考慮他。
胡哥。
如果胡哥來飾演侯良平,其實也不錯。
但他之前因為出過車禍。
能察覺出,他的臉有些不靈動了。
演技也受到一些影響。
不過胡哥在后世出演過那部科幻大院,感覺也能湊合著演“侯良平”這個角色。
但也很難演出侯良平的魅力。
其實,用張頌紋演侯良平也可以。
他在后世飾演的那位賣魚的“強哥”,可是大火……
讀者們都留言評論吧。
誰來演侯良平。
誰演高曉琴。
還有其他一些劇中角色。
說出自己心目中最滿意的人選。
在包間內(nèi),高亞林和李陸,這一個制片人和一個導演,頭皮都發(fā)麻了。
他們都想收回剛才對紀希這位二代的夸贊。
眼前這位,也太能折騰了。
比那位黃毛強不了多少呀。
在這一刻,他們倆都想念起了那位只想加戲的黃毛。
他們這群搞藝術的,最怕投資人指手畫腳。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影視圈里的人會懷念煤老板。
不過,高亞林和導演李陸也只能在心中無奈苦笑。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本劇的最大投資方呢。
投資方就是大爺!
而且本劇的情況,又是那么的特殊。
各方投資都并不看好,覺得這部劇賺不了錢,很有可能都過不了審。
這想再拉來投資,得有多難呀。
所以,在繼續(xù)拉投資未果的情況下,他們兩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紀希這位最大投資方溜走的。
“高制片,李導,其實我和你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這部劇更加的展現(xiàn)給觀眾。你們放心,我們不會無腦的去請一些流量明星來飾演。還有演員的演技問題也一定會過關,肯定不會用那些摳圖加念數(shù)字的,還有就是一部戲下來替身比原身戲份還多的主……”
紀希沒有繼續(xù)以投資方的身份強勢壓人,而是軟硬兼施,向在場的兩位講起了道理,以此勸說。
作為倒霉催的制片人高亞林,雖然苦不堪言,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開口,“紀少,我們這個劇組如今難得湊齊了一眾演員,再大費周章的更改飾演名單,這……”
“而且,其他人還好辦,就是那陸亦珂的角色可是早就定下了,如今再更改,這不好辦吧?”
那位可是一個麻煩。
此刻在場的高亞林和導演李陸都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白白得罪人。
而且,高亞林話里話外已經(jīng)委婉的表明不太贊同紀希的想法,只是不好明面反駁。
紀希倒是顯得很淡定,回答:“藍姐的工作我來做,給她換一個角色,她飾演鐘曉艾吧,很合適。”
高亞林和導演李陸也沒有再說什么,心想,反正這位爺人脈那么強,有實力擺平,讓他折騰吧。
不過紀希又說了一句:“其他人員的安撫后續(xù),就交給你們了。”
紀希的意思已經(jīng)很明確了,我這個投資方已經(jīng)搞定了這么一個大麻煩,那么其他的小麻煩,就需要你們?nèi)プ隽恕?
高亞林和導演李陸一聽,立馬苦笑相望,這位紀少還真不簡單呀。
看著有些不情愿的高亞林和導演李陸,紀希直接亮出了底牌:“過幾天,就會到賬三千萬進來,后期我還會視情況來追加投資。資金方面我會提供充足,你們無需擔心。”
前世因為沒有紀希的存在,劇組窮困潦倒也就算了。
這一世紀希作為穿越者加上系統(tǒng)掛在手,怎么也得讓劇中人物能多吃上幾道菜,讓我們的育良sj多有幾件衣服可穿。
導演李陸一聽,就知道紀希拿錢壓人了。
他表示,這是藝術,懂不懂?
不能用錢來玷污。
這是對他的侮辱。
作為一名藝術上的創(chuàng)作者,首先要考慮的不是金錢,而是作品的質(zhì)量。
他始終堅持,要找最合適的演員,而不能因為一些人情關系,讓不合適的演員上場。
……
但是,紀希給的太多了。
高亞林和導演李陸也都知道,這是典型的先一個大棒再一個甜棗。
但就是這般有效。
“人家畢竟拿出了這么多的真金白銀,還很可能有打水漂的風險。算了,只要這位爺不是太過分,都忍忍吧。”
高亞林和導演李陸的目光,都還特意瞄了一眼紀希,同時在心中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
為了《人.義》這千載難逢的好劇本,不被埋沒。
他們這般,不磕磣!
畢竟在前世,他們連不斷加戲的黃毛都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