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降雨
- 修道長生:我有功法面板
- 一睹雪
- 2035字
- 2023-04-05 20:36:41
魏漁像瘋了一樣的縱馬長奔。
想要快點離開這里,可是一望無際的干旱,讓他辯不明方向。
一直在這干旱的土地徘徊,馬也累的夠嗆。
等到最后辛辛苦苦又找到人影,想要詢問方向的時候,魏漁卻詭異的發(fā)現(xiàn)自己又回到原地了。
魏漁心里有些彷徨,心神不定。
他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剛剛明明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
可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他想不通問題所在。
收了自己干糧的農(nóng)夫,見魏漁又回到了這里,便想主動從人群中站起身。
可最初呆在田野的那些農(nóng)夫,一個個比他更快來到魏漁面前。
他們都想從魏漁手上得到點干糧。
“你們村莊在哪。”魏漁跳下馬,向眾人詢問。
他們都一致指向不遠處的一個方向,魏漁見地方也沒多遠,就十來分鐘的路程,便選擇拿著韁繩,走過去。
在路上魏漁也沒閑的,一直詢問關于這些干旱的事情。
在這些農(nóng)夫的記憶中。這里的干旱已經(jīng)兩年了,別的干旱情況他們不太清楚,只是記得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很多逃難者來到這里,不過在發(fā)現(xiàn)這里夜出現(xiàn)干旱,便又跑去其他地方。
讓魏漁猜錯的是,饑荒早就發(fā)生了,早些時候就出現(xiàn)易子而食的情況,餓死了無數(shù)人。副郡郡守在設計將那些地主和商賈全部一波端了,發(fā)放糧食才稍有好轉(zhuǎn)。
不過,這個好轉(zhuǎn)并沒有持續(xù)太久,逃來這里的人太多,導致發(fā)放糧食的事情便沒有后續(xù)了。
估計是那些流民在郡都那里鬧了起來。
魏漁猜測,這件事的并不復雜,糧食有限,郡守既然選擇了開倉放糧,那么就是不想拋棄任何人。
不過,估計郡守卻嚴重誤判了干旱,以為都是小問題。
魏漁嘆口氣,想起前段時間宅邸被襲,郡守還給他寫信安慰他的。
接著,魏漁本來還想問些別的。
可是見這些農(nóng)夫話都不想多說,只是給他慢慢帶路。
他也是識趣的沒在吭聲,走在他們身后,一直仔細觀望著孝壽村。
簡陋的土培房,早已土崩瓦解,看不出有人居住。這里的大部分人,都早已被迫放棄耕作,聚在一起等候著雨水的降臨。
魏漁這一路看見很多人。他們都默默等待著,焦慮的等待著,祈禱著神靈能夠眷顧他們的苦難。
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每個人的面孔上都洋溢著無助和擔憂,仿佛生命的的希望也在這種滿目瘡痍的環(huán)境中逐漸消散。
不過這里也不乏努力生存的人。
有很多農(nóng)民在周圍附近的干涸河床上,拿著鐵鍬挖掘著,不過只能挖出一點泉水,連日常使用都不夠,即使是這樣也是非常幸運的事。
這一路上的場景。魏漁心態(tài)并無太大的變化,反而還莫名慶幸自己犧牲青縣,拿到奪基之法,有望修道長生。
不然,自己一輩子都是凡人,會被凡間俗事困住一生。
魏漁看著這一切,搖著頭。
他不打算使用‘降雨符’給孝壽村來場久違的雨水。
太浪費了,一共就幾張‘降雨符’用完就沒了,他不是修道者沒法造這‘降雨符’。
而且,這場干旱范圍之廣,自己能救一百,可無法救這一千、一萬,乃至更多。
得不償失。
首要關頭還是要先離開這里,回到商縣。魏漁暗自思忖著。
緊接著,走到一處擺放著雕像,看像是祠堂的地方。
魏漁見里面有不少孩童和老人,祭拜著那雕像。他便走了進去。
祠堂不大,祭拜的人卻足足占據(jù)大部分空間。
聽其中的一位農(nóng)夫說。他們祭拜的是雨神,朝廷指定的神靈,只要祭拜了他就可以風調(diào)雨順,已經(jīng)有不少干旱的鄉(xiāng)村,都因為祭拜他開始刮風下雨。
魏漁笑著沒有說什么,反倒是蠻有興致的看向那祭拜的雨神。
雨神的雕像,是長身蛇尾、魚鱗覆蓋、鬃毛豎立的龍型神獸。
和魏漁想象的差不多,他好奇的問那農(nóng)夫:“你相信這雨神會什么時候降雨?”
那農(nóng)夫先是一愣,接著想說什么,但看見那一直跪拜雨神的孩童和老人,就默默退到最后。
魏漁本來想要轉(zhuǎn)身離開祠堂,可一道深邃的嗓音出現(xiàn),仿佛是在回答他的問題。
“明日。”
空間泛起漣漣水波,一道模糊的身影隱隱出現(xiàn),白衣俊男,手持一盞皎潔明月,明月下牽著星河瀑布。
他看向魏漁笑著回應:“就在明日降雨。”
男人的出現(xiàn)讓魏漁有點驚訝,可見祠堂周圍的人都沒有動靜以后,那驚訝神色便瞬間消散。
魏漁在祠堂內(nèi)站了好久一會,便出走祠堂,將身上剩下的全部干糧分給了他們,便和這些農(nóng)夫道別。
而男人一直跟在魏漁身后,見對方久久沒有搭理自己以后,他率先問道:
“你不好奇,他們?yōu)楹味紱]看見我嗎?”
面對男人的疑問,魏漁搖了搖頭。他一眼就看出這家伙也是個修道者,所以自然而然沒感覺太驚奇。
倒是他手里拿著的一盞明月,卻讓他很驚奇。
哪怕是神通魏氏也很少有這樣亮眼的東西,都是族中珍藏的寶物。
可這家伙,魏漁從氣息判斷出大概只是一層‘道基’的修道者。
那為何會有這樣的寶物?魏漁此刻的好奇心已經(jīng)到達了巔峰。
要不然搶了,然后拿出‘凈業(yè)云劍符’給這家伙嚇退?
他已經(jīng)有了強取豪奪的心思。
但對方卻沒有注意到這點,并且再次問道:“你怎么不問我,為何明天下雨?”
“你要降雨?”魏漁第一時間給出答案。
男人笑著點了點頭。
魏漁再次詢問道:“你能做到這么大規(guī)模的降雨?”
一層‘修道者’的降雨,大概只有幾百米罷了,‘道基’強大的才能達到幾里。
孝壽村很大,比三河村大得多。
而且,干旱了這么久,絕對不是一場普通簡單的雨能解決的。
魏漁所知道降雨的例子也就只有漁陽居士降雨那一例。
很久以前,孝壽村干旱,漁陽居士圍著孝壽村設法壇,才降了一場七天七夜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