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古代史(第四卷):波斯、希臘與西地中海地區(約公元前525年—前479年)
- (英)J.博德曼等
- 29字
- 2023-03-30 23:10:30
第一部分 波斯帝國
第一章 米底人、波斯人的早期歷史與岡比西斯卒前的阿契美尼帝國
第一節 主題的各個維度
米底和阿契美尼時期是為歷史上的重要斷裂點。有人也許會認為,當居魯士大帝征服巴比倫時,古代近東的歷史便告結束;另有人主張,波斯帝國本身就是古代近東歷史的最后一幕,僅僅在亞歷山大大帝火燒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時才落下。不論采信哪種觀點,有一點是確定的,近東、歐洲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持續變革和伊朗勢力的早期興起有關。
首先,一個全新民族已登上歷史舞臺,其顯著影響有二。伊朗高原首次在政治上實現了統一,打破了近東地區原有的均勢;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曾一直是這一均勢中的重要兩極,鮮有例外。政治上的現實在文化方面也有所體現,這一新的語言和民族集團,以其新創的統治形式、社會形式和藝術形式在近東地區文明的形成過程中留下了印記。[1]
其次,比之先前的任何多民族政治體,阿契美尼帝國實現了近東很大程度和范圍的統一。奧克蘇斯(Oxus)河以東的中亞民族與利比亞人首次同時效忠于一個政府;在兩百多年的時間里,許多不同民族感受到了中央集權統治的優與劣。阿契美尼波斯人在地中海地區創建了第一個真正的帝國,或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觀點。

地圖1 阿契美尼帝國
(書中插圖所系原文插圖,下同)
最后,阿契美尼時期近東與歐洲的文化聯系密切,各方面的往來前所未見。希臘人雖然強烈地感到自己與歐洲有親緣性,但在伊奧尼亞(Ionia)的希臘人卻受到波斯的直接控制,且歐洲本身也有一小部分在一段時期內受波斯的統治。公元前6世紀與前5世紀之交的斷續數十年間,亞洲參與歐洲戰事,波斯在政治上卷入歐洲事務足足延續至公元前4世紀后半葉。使節、政治家、科學家、醫師、商賈、學者、探險者、游客及成千上萬的軍人(雇傭兵等)經常往來于歐亞大陸。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第一波斯帝國時期就孕育著阿契美尼時期之后的世界,而這一世界的文化因素最終催生了近東與歐洲的近現代表現形式。亞歷山大大帝或許是希臘化的助產士,但卻不是其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