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被褐懷玉
- 水滸:李世民一統(tǒng)江山
- 社會和諧
- 2013字
- 2023-04-16 13:39:23
李世民將目光投了過去,見一中年男子坐在那里等待著上茶,也不左右看,也不與什么人交談。
懷里排出來幾枚銅錢放在桌上,少見的未喝茶便已經(jīng)奉上了錢財。
一身布衣,上面似乎沾滿了塵土,整個人的色調(diào)都是灰蒙蒙的。
胡須黝黑,卻似朱武一般略帶些飄逸,但這樣清秀的胡須長在他那兒如同老農(nóng)一般的臉上,實在有些違和。
脖子、臉龐以及手全都是黑黝黝的,正是這西北地區(qū)普通農(nóng)家常見的面貌,感覺上年紀(jì)應(yīng)該不大,但臉上卻都是爬滿了皺紋,皺紋中夾雜的是風(fēng)霜。
應(yīng)該是個文人,但卻有些落魄。絕對不是什么大客戶,然而那茶博士卻遠(yuǎn)比對待李世民他們熱情。
提著茶壺小跑了過來,路過李世民他們的位置,還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一看那桌邊上排著的幾枚大錢,彎著的腰半直了起來,雙手一甩。
“哎呀,趙先生,你怎么又來了?快把錢收起來,這個錢我們絕對是不能要的。”
那茶博士走上前,將那幾枚銅錢又疊到一起,用手一搓重新放在了這人的面前。
又殷勤的擦了擦那張方桌。
那文士笑了一下。
“討個生活都不容易,你們比我還難。”
然而那錢茶博士是始終不肯收的。
“這倒是奇了,莫非這先生是你家掌柜,什么親戚,喝茶給錢都不要的嗎?”
史進(jìn)在一旁看著,也覺得有趣,便開口問道。
那文人這才將目光投了過來,史進(jìn)等人并沒有引起他的意外,只是目光在李世民的臉上停了幾停。
略帶些訝異,不過又笑了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那茶博士轉(zhuǎn)過身去,準(zhǔn)備茶湯,一邊笑著回應(yīng)。
“客官,您是不知道啊。趙先生可對我們有大恩呢。這煮茶用的水,都是趙先生修的渠引過來的,他老人家來喝碗茶,我們怎么能收錢呢?那豈不是太沒良心了?”
李世民聞言眼前一亮。
兩眼掃視著那趙先生,愈發(fā)覺得這是個人才。
觀其相貌與氣質(zhì),便隱隱覺得這是個被褐懷玉之輩,經(jīng)著茶博士一說,果然不假。
李世民主動站起身來,在眾兄弟詫異的目光中,走到了那先生的桌子前。
客氣的拱了拱手,笑著問道。
“先生有功于民,實在令人欽佩。不知在下可能與先生同桌共飲?”
這黑臉文人略顯得有些糾結(jié)。
他是有真才實學(xué)之輩,也是因為卷入了上層人的爭斗,才落到今天這么潦倒的程度。
甚至都不是他主動的要去卷入的,僅僅只是一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小蝦米。
如今還能留的一命在,安穩(wěn)的生活于此地,他也不敢奢望太多。
這個李世民一看就氣宇不凡,這趙先生心里認(rèn)定了這是個麻煩。
有心想要拒絕,但想了想,又落入了這大人物的眼中,并不是自己拒絕就能擺脫這漩渦,恐怕自己又一次的身不由己了。
只好沉默的一伸手,讓李世民自便了。
李世民雙手一拱。
“在下李濟(jì)安,不知先生怎么稱呼?”
那趙先生又多打量了李世民兩眼,不知道你父親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居然起了這個名字。
“在下趙佺。”
平平無奇的一個名字,卻引來了朱武的一陣驚呼。
“居然是趙先生!”
朱武蹭的一下,一邊驚喊著,一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茶博士這時候也將泡茶端了過來。
“客人也認(rèn)得趙先生?”
朱武一臉的嘆服。
“怎能不知?”
朱武又面對著李世民解釋,向李世民用著眼色。
“趙先生于大觀二年帶人開渠,凡溉涇陽、禮泉、高陵、櫟陽、云陽、三原、富平七縣田三萬五千九十三頃,這其中不知多少百姓受益,是大大的好官啊。”
李世民也是意識到了這事的重要性。
眼前這其貌不揚(yáng)的文人,是個能為百姓真做事的好官啊。
朱武累被官司所累,對官府可沒有什么好感,即便如此,面對這個趙佺也是贊不絕口。
即便是山賊也明白興修水利是多么的重要,當(dāng)然得是朱武這樣的山賊,陳達(dá)那樣的是完全不懂的。
“仁宗年間,華陰本地有位無可先生,修這豐利渠耗時九年,不過只完成了三成。前些年趙先生接手,也不靡費(fèi)百姓,僅用二年便完成了剩下的七成。”
朱武雖然富有韜略,精通兵法,但其實對這些官場上和文人圈的事情并不十分了解。
只是他在這華陰縣落草,自然也知道一些華陰本地的名人。
豐利渠經(jīng)過的地方離少華山也不算遠(yuǎn),像這樣胸懷韜略,富有大志的人,自然也能關(guān)注的到。
史進(jìn)似乎也想起來了什么,他隱約也聽父親談及過這個名字。
一副若有所思的在那里點(diǎn)著頭。
趙佺只是一個小角色,在這官場上根本聲名不顯。
但他做的事,在這周圍的百姓里,卻是屬于頭等大事。
興修水利有多大功勞暫且不說,單說他不靡費(fèi)百姓錢糧,就足以讓這周邊許多人家高呼青天了。
百姓們都有官府的徭役需要承擔(dān),那日子過得可真是苦。
干的活重,沒地位,生活條件也差,但還不能不干。
興修水利這樣的好事,仍然也會讓許多百姓苦不堪言。
但偏偏就是趙佺,不僅是工程用的時間短,手頭也沒什么朝廷的支持,沒錢沒人,但又偏偏的不壓榨百姓。
僅僅兩年時間,用了千把人,修成了這能灌溉三萬五千多頃的水渠,不僅修的快,而且修的好。
李世民在史家村時也關(guān)注過附近的水利,他此刻已經(jīng)徹底明白了眼前這個其貌不揚(yáng)的文人是一個多大的人才。
當(dāng)年他當(dāng)皇帝的時候,也注重過長安附近的渠道。
這個豐利渠修建難度遠(yuǎn)勝于鄭白渠。
這就說明這個趙佺不僅是難得的水利技術(shù)人才,還有極高的政務(wù)處理水平,統(tǒng)籌管理的水平也是非常的高超。
這樣的人才可真是天下少有的,若按李世民來說,給他個工部尚書都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