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念掃視下,陳離“看見”一只黝黑鬼手,緊緊攥住那小兒的心臟,讓其無法跳動。
“有這手段,一把捏碎心臟即可,何須如此折磨人?”
陳離搖頭,正要抽出星月劍,借其至陽至剛之劍意,粉碎那鬼爪,但手放到劍柄上,卻遲疑了。
這小孩心臟,明顯被這鬼手攥了不少時間,若是鬼手突然消失,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嗯?”陳離思考時,卻“見”那鬼爪松開了點,讓原本停止的心跳,微微跳動了下,使得本有些凝滯的血液,再次流動起來。
那鬼爪,似乎并不是要殺死男孩,而只是要讓其陷入假死狀態。
“是善意,還是盯上了這具肉身?”
陳離心中想道,不過小孩狀態很不好,他也不過多思考,準備先將人救回來再說。
怕鬼爪察覺到要失敗,到時魚死網破,必須要瞬間將其摧毀,故陳離還是決定動用星月劍,不過在之前,要先封住血脈,讓血液慢慢回流。
想著,陳離從乾坤袋中取出針囊,展開后,各式各樣的銀針,映入眼簾。
他拿起一支銀針,小心翼翼插到小孩心脈上一個重要穴位上。
初次行針的他,很緊張,深恐手一抖,直接將小孩扎死了。
好在李員外不知道,見陳離神色凝重,不敢出聲打擾,不然怕是真要出意外。
花了一分多鐘,陳離才滿頭大汗地用銀針,將小孩身上主要血脈封住。
接下來沒什么好說的,陳離立即拔劍,不過星月劍只出鞘寸許,便已將那鬼手擊潰,同時將房中鬼氣,一掃而空。
“嗆!”陳離還劍歸鞘。
鬼手消散,小孩心臟立即漲大,陳離一根根取下銀針,讓血液慢慢流回心臟。
沒出什么意外,陳離便開始給那小孩做心肺復蘇及人工呼吸,一番搶救,小孩恢復了呼吸和心跳。
“噓……”陳離松了口氣,對一直候在身旁的李員外道:“好了!”
李員外立即上前,檢查了一番后,立即對陳離感激不盡道:“多謝公子,多謝公子……”
陳離擺手道:“人是救回來了,但危險還沒解除,貴公子確實為妖法所傷,肯定是那瞎眼老僧所為,只有將其除掉,方能無憂!”
“這如何是好,要不報官?”李員外道。
陳離聞言,有些奇怪的看了對方一眼,突然表情一怔。
——小孩脫離生命危險,陳離放松下來,有閑暇思考起整件事情來:
沒記錯的話,剛進入后院時,那婦人哭嚎,對小孩的稱呼,似乎是“珠兒”;
而聊齋中,便有一篇故事名為《珠兒》,講的就是一個瞎眼和尚,索要錢財不成,施法害死個叫“珠兒”的,其父不忿,報官將和尚抓起來,縣令搜出些東西后,直接便將和尚打死,然后一個被那和尚奴役的小鬼,跑來找珠兒父親報恩,自愿為子,后來還借珠兒的尸體還魂,奉養珠兒父母……
沒說的,以自己穿越者的特殊性,這遇到的,肯定就是這個故事。
故事中那和尚很容易就被官府收拾了,陳離便同意了李員外的提議,讓其去報官。
李員外和陳離出了那間小臥室,李員外便叫來二夫人,囑咐其照顧好珠兒,又叫來管家,讓他去報官后,引著陳離來到客廳,奉上茶點招呼。
“老朽名叫李化,不知恩公如何稱呼?”李化恭敬問道,連稱呼也由公子,換成了恩公。
陳離擺手道:“陳離,字少游,舉手之勞而已,可不敢當恩公之稱。”
李化依舊恭敬道:“當得,老朽這把年紀,膝下已只剩此兒,恩公將他救活,免我絕后之患,如此大恩,稱恩公毫不為過……”
正說著,一個丫鬟進來,對李員外道:“老爺,小少爺醒了。”
“快讓二夫人帶他過來,給恩公磕頭!”李化吩咐道,陳離說不用,但他的話對那丫鬟沒用,丫鬟領命而去。
不一會,二夫人便領著珠兒來到客廳,拉著他一起跪下,就要磕頭。
“快起來。”陳離連忙道,伸手虛扶,但卻沒用,二夫人按著珠兒便給他磕頭,只能連忙讓開。
好一番拉扯,這段才算揭過,二夫人和珠兒站了起來。
陳離見珠兒神情呆滯,看著有些癡傻,懷疑是不是被嚇得落了魂,便和李化說了下,讓他晚間用土法叫叫魂。
李化神情有些不自然地道:“我這兒子,向來如此,不太愛說話。”
陳離明白了,這就是傳說中地主家的傻兒子,也不再提這茬。
仔細回想了下,《珠兒》這篇故事,開始的珠兒確實憨傻,后來身體換了魂,變聰明以后,他爹娘還很高興來著。
“等等……”
陳離仔細回顧了下《珠兒》這個故事,結合先前察覺那鬼手只是讓珠兒假死,懷疑是要占其肉身這點,只覺那小鬼心機太深。
他之所以覺得那小鬼心機深,乃是這李化雖只是個普通富人,但他女兒卻不是凡人,故事中說其死后,嫁給了地府某個閻羅王的小兒子。
如此那小鬼占了珠兒肉身,并真心讓李化當其是兒子,便與那閻羅兒媳有了姐弟名分。
這樣一來,他不但活時能享受人間富貴,死了在陰間也有靠山,那時無論留在陰間,還是轉世為人,都不會差,妥妥兩世人生贏家。
這不是陳離胡亂猜測,先不說那只只是讓珠兒假死的鬼手,便是故事本身,就記載有不少疑點。
首先,那瞎眼老僧被仗刑而死后,小鬼并未第一時間出現在李化面前,而是在李化回家許久后才追來,開口就喊爹,還說李化走太快,他都跟不上;
那時妖僧雖然伏法,但珠兒剛死,李化是滿心悲痛而回,根本就不可能走得快,便是李化真走得太快,他一個鬼,還走不過一個普通小老頭?
此疑點一也。
其次,便是在珠兒死七天后,小鬼才問起珠兒肉身,還說是看到珠兒母親痛哭,想借珠兒肉身還陽以慰其心;
這就有問題了,兒子死了,其母難道只第七天痛哭,前六天都在笑?
此疑點二也。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