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國朝堂有變,邊地龍蛇四起。
黑山匪便是這無名山村附近最大一伙山匪,昆國動蕩,對他們而言,正是招兵買馬的好時機。
為了擴張,黑山匪搜山抓人。
林云所在的這個山村,便不幸的被黑山匪發現了。
村長將村中多余的錢糧獻上,黑山匪收了,卻不離開。
數百持刃壯卒在一個獨眼大漢的率領下,硬生生的將山村的籬笆圍欄掀了。
即便村中山民家家都有精壯,還有幾個獵戶箭術了得,但在山匪的威逼下,只能束手就擒。
十二歲以上的男子被編入新卒之中,家眷則被統一安置于黑山匪控制的一處山谷中。
黑山匪以滾雪球的模式,數月間便拉起了數千人的隊伍。
一年后。
林父憑借一手精湛的箭術,成了山匪小頭目。
林母和林云也在山谷中有了一個單獨小木屋。
但好景不長,黑山匪攻破縣城之際,林父不幸受了重傷。
雖然林父在戰場上射殺了數名將士,本該論功行賞。
但黑山匪只是匪徒,若非攻破城池,否則林父勢必被遺棄于戰場之上。
最終,林父只能回歸山谷養傷,但半分撫恤都沒有。
林家的重擔只能壓在林母頭上。
平民百姓,所求不過飽腹。
但眼下,一家老小,飽腹都不能夠。
六年期間,林母其實又生下了一子一女,但都夭折了。
雖然林云乖巧,但林母已然元氣大傷。
一個人,決計撐不到林父痊愈。
得益于伙食良好,六歲的林云天賦異稟,已有六尺身高,并不矮于尋常成丁。
雖然倒拽九龍托梁換柱的天賦部分封印,但已經解封的力量,已有數牛之力。
若非帝辛想多體驗下平民生活,早就按捺不住,展露鋒芒了。
夜里,帝辛臉上蒙布,拿著林父的弓刀,一人偷偷溜出了山谷。
黑山匪營地離山谷不遠,雖然攻破縣城,但黑山匪頭目卻未曾親自坐鎮縣城,為了安穩起見,依然回轉山中。
卻方便了帝辛復仇。
山匪不過借著火把照明,夜色朦朧下,哪能防的住帝辛。
帝辛的蛟龍之瞳雖然被封印,但目力依然遠勝常人,夜里依然明察秋毫。
輕巧的避開守衛,帝辛突襲至黑山匪大頭目老巢。
十丈之外,便能聽到淫笑聲。
不過攻破一城,便如此放縱,這黑山匪果然毫無前途。
帝辛一腳踹翻大門,一箭便將匪首肩膀射穿。
數個女郎衣衫不整的逃竄走了。
但帝辛不緊不慢,喊住了一個女子,讓其幫他披甲。
見帝辛不過是孩童模樣,那女子便放下戒心,將匪首的甲胄掛在帝辛身上。
只是如今帝辛身高不夠,甲胄未免有些大,好在不妨礙行動。
帝辛提刀,橫在匪首脖子上,對其命令道:“將其余頭領一同叫至此處,如若不然,要你狗命!”
中箭的匪首倒是狠人,都不曾哭喊,聽帝辛之言,置若罔聞,不置可否。
但逃竄出去的數女早已驚動匪寨,山匪們早就將匪首巢穴圍了起來。
匪首淡定道:“小娃,即便殺了我,也決計逃不出我這黑龍山!不如拜我為義父,黑山匪少主之位便是你的!”
帝辛卻絲毫不懼,甲胄在身,憑他的本事,尋常弓箭已經傷不到他了。
留匪首還能活命到此時,便是要借匪首頭顱,收服山匪之心。
在山谷一年,帝辛早已摸清山匪內部情況。
匪首傳言背景深厚,且武藝出眾,但麾下核心匪首卻大多都是所謂的江湖好漢,多畏威而不懷德。
黑山匪近一年來,繳獲不少,但匪眾所得卻極為有限,怨聲載道。
帝辛雖在大商、大隋,兩界為王,但卻還不曾做過草頭王。
現在,正好借人生模擬體驗一遭。
先前在大隋世界,他可以借巨柱橫掃千軍,收服軍卒。
但如今,這招卻行不通了。
山匪之中,他根本就沒有根基。
昔日山村之人,除去林父晉升為小頭目,其他人都是最底層的小卒子。
將這些匪首悉數打死,如何接管黑山匪?
眼下,他必須將山匪之中的強硬派找出,擊殺。
然后再提拔一批,作為心腹。
而在匪首言語之際,三個悍卒悄悄逼近帝辛。
但帝辛耳目何等聰明,順手便是一弓三箭,射殺人三人,箭箭穿心。
眾匪驚駭,匪軍之中,并非沒有神箭手。
但能在幽暗室內,一弓三箭,箭箭奪命的,他們卻聞所未聞。
匪首見狀,知帝辛是真的動了殺心。
便求饒道:“好漢,手下留情!我乃仙門家族趙家之仆,你若殺我,勢必得罪趙家!”
聽得匪首威脅之言,帝辛哪會留他性命。
在場匪眾,被他一一以弓箭點名,若要活命,便需以匕首在匪首身上捅一刀。
第一個被帝辛以箭指著的人,聽聞趙家之名,不愿捅刀,猶豫了數秒,便被帝辛毫不留情的一箭射殺。
第二個便果斷的捅了一刀。
得罪趙家,和現在就死,傻子都知道怎么選。
......
匪首最終被捅成了篩子,帝辛方才放心。
匪軍終于初步掌控。
依照近來功勞大小,帝辛又提拔了一批匪徒,用巨石砸死了數個不服的頭領。
賞罰分明,武力超群,匪眾不得不服。
成為了黑山匪首,帝辛卻終日以面具掩面,并未暴露身份。
并以救治功臣之名,請了名醫醫治黑山匪中受傷士卒,包括了林父......
乾元山。
石磯方才布好兩陣,尚未來得及休息,便被趕來的燃燈等闡教強者驚動。
燃燈道人作為闡教副教主,縱橫洪荒,兇名極盛乾元山。
燃燈道人并未動手,而是傳音到:“截教道友,吾乃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且放出太乙真人,此事便算揭過!如若不然,等吾出手,必讓你魂飛魄散!”
石磯娘娘聽聞此言,不敢回答,只能操縱陣法迎敵,希望他們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