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九州,大商現在如日中天,雖有七十二路諸侯叛亂,但依然難以動搖大商根基。”
“洪荒之中,截教目前橫壓諸天,萬仙來朝!雖然只有一尊圣人坐鎮,但聲勢遠超擁有兩尊圣人的闡教。”
“但圣人至尊,歷萬劫而不滅,老臣想不到能讓四圣同時謀算的對象。即便是天庭,也不配闡教、西方教同時出手,除了我截教!”
“我那師祖性子清凈,不喜斗爭,雖得老祖賜下誅戮陷絕四劍,但從未借此逞兇,即便昔年與闡教掌教不合,也未曾動怒,而是離開昆侖,遠走海外。”
“想不到,闡教得了我教師祖在昆侖留下的基業,還不滿足,還敢算計我截教!”
“陛下,且讓老臣去金鰲島一趟!我要向我師尊金靈圣母稟告這一切,我師尊乃是截教大師姐,圣人之下的至強者,麾下有八萬四千群星惡煞!”
“若我師尊知曉闡教與西方教膽敢算計截教,必然能讓師祖警覺!”
太師聞仲何等人物,號稱闡教三代弟子第一人!
修道五十年,便已修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境界,比起十二金仙,也不弱分毫。
更在大商輔助三朝商王,文足以安邦,武更能定國,聽聞帝辛之言之后,便想到了這一切背后暗藏的算計。
帝辛也不攔聞太師,只道:“太師此去,萬萬小心!石磯娘娘在乾元山之上,都差點被闡教金仙害了。”
聞太師撫須笑道:“陛下,莫要擔心,老臣胯下墨麒麟,霎時可至千里,周游天下,闡教金仙也難追上老臣步伐!”
隨后,聞太師便召來麾下大將,讓其在帝辛帳下聽令,而他跨上墨麒麟便向金鰲島而去。
金鰲島雖說地處東海,實則在禹余天之中。
昔日哪吒鬧海,東海震蕩,并未影響到金鰲島。
聞太師到了金鰲島,下了墨麒麟,到處走尋,卻發現,島上各處洞門緊閉,并無一人。
聞太師尋到金靈圣母洞府,依然是洞門緊閉,無法進入。
聞仲對著洞門重重的磕了幾個頭,只能調轉方向,去往他處。
雖說金鰲島碧幽宮才是通天教主道場,大量截教高手都在金鰲島修行。
但截教諸仙太多,海外諸仙山,亦有不少截教門人修行所在。
九龍島便是除金鰲島外最有名之處。
九龍島之上,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四人亦在洞府修行,但并未緊閉。
聞仲見狀,便與童子道:“你且去通報,商都聞太師來訪!”
聽得聞太師來訪,洞中四位道人便齊齊出動,一同迎接聞仲,大笑道:“聞兄,哪來一陣風,能將你吹到此處?”
雖四人之邀,聞仲同他們走入洞府之中,在蒲團上坐了下來。
聞仲道:“四位道兄,吾往金鰲島去,見諸洞府皆緊閉,卻是不知為何?”
王魔笑道:“聞兄在大商享受人間富貴,卻是不知,大劫已至!教主有言: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臺上有名人。”
聞仲訝異,道:“到底是何大劫?居然要我截教門下盡數閉關?”
王魔繼續道:“道祖有言:湯數將近,周室當興,三教共議封神榜,按照根行深淺,更成其道。”
聞仲聽聞此言,哈哈大笑:“湯數將近,周室當興?大道五十,遁去其一,我截教所奉行的便是,截取這一道生機!諸位道兄,可敢同我去大商,截取這道生機?”
四人大笑,道:“有何不敢?宅在洞府苦修,不合我等之意!大劫又如何,聞兄先回,俺們隨后便至!”
而聞仲聽到“湯數將近,周室當興”這句之后,便坐不住了,當即就想回轉大商,提醒帝辛,需早日鏟除周室。
.....
北海城。
聞太師走后,帝辛坐鎮北海。
帝辛收攏了先前征伐北海的大軍,按照所立功勞,提拔了大批底層士卒,并當著大軍之面,賞賜銅貝金銀,讓圍觀的北方諸侯軍隊羨慕不已。
此世諸國,多以血脈傳承來定尊卑。
獨獨大商,會按照功勞大小,進行擢拔。
北方諸侯麾下的士卒平日無論有無功勞,都難以晉升。
而先前,帝辛將北方諸侯軍隊混編,不再受原本諸國貴族統治。
現在,帝辛賞賜拔擢,讓北方諸侯之軍的底層士卒亦生出了野望。
帝辛順手將這些北方諸國的士卒編入剛拔擢的士卒麾下,鄭重的向所有士卒宣布,“北地諸侯士卒同大商士卒一樣,在戰場之上,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聽得帝辛如此言道,士卒們爆發海浪般的歡呼。
待軍卒散去,崇黑虎拖著病軀前來覲見帝辛。
帝辛召崇黑虎入內,崇黑虎開口便是:“陛下!請為末將作主!末將麾下軍隊折損殆盡,法寶已毀,卻不能回轉崇國補充兵力!聞太師,實在是強人所難...”
帝辛安慰道:“崇將軍!能者多勞,聞太師他是看重你,方才讓你領軍,莫要謙虛,崇國后備大軍,朕已經通知他們趕來了!”
“待崇國之軍趕來,朕交給你統領!待你功勞足夠,朕為你加官進爵!”
帝辛如此說道,崇黑虎只能聽令。
不多時,兩道龍影出現在北海城外。
正是北海龍王和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
帝辛令人召二龍入城。
營帳之中,北海龍王化作人形,向帝辛行禮。
帝辛道:“龍王,朕有事相詢!”
北海龍王正襟危坐,道:“陛下有何事?”
帝辛問道:“九州之中,過往天氣一向炎熱,即便是北海,亦不曾聽聞如此寒冷,但朕至此,卻感覺此地冷得厲害,是何道理?”
北海龍王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北海本有一海眼,封印了無盡寒氣,但近來北海之戰,血煞之氣彌漫,卻是將北海海眼封印破壞了,以至于寒氣泄露,北海冰封,天氣轉寒!老龍也是苦悶得很!”
帝辛又問:“那可有封堵海眼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