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模擬面試過程中的抓馬事故,整場社團活動在校友花旗CEO潘偉迪演講致辭后,圓滿結束收官。
學生們熱熱鬧鬧合影留念,李西安蹭到個中心位置,挨著潘偉迪。
“兩位學長可以靠近點,不擺個帥氣的姿勢嗎?”
一位身材高大站在后面的黑人同學,張開胳膊分別搭在兩人肩上,從兩人中的縫隙探出腦袋呲著大牙笑容憨厚。
與站在金融行業頂峰的大佬談笑風生,他已經想好鏡頭記錄下這一刻,洗出照片放進簡歷里。
再配上一句,花旗CEO潘偉迪先生曾在社團活動中稱贊我是花旗最想要的一種員工。
簡直完美。
李西安和潘偉迪沒防備之下,都不由自主被他帶的身體傾斜,肩膀撞到一起。
“活力四射的年輕人。”潘偉迪偏頭說著場面話緩解尷尬。
李西安挑了下眉:“我曾經也是這樣。”
“很巧,我也是。”
潘偉迪輕聲道,:“雖然總是用力過猛,但目標明確。”
說完兩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大家都是這樣高強度競爭中摸爬滾打的過來人。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交流,今天是我這段時間最愉快的時光。”
潘偉迪大學便遠赴美國留學,屬于典型受美式文化熏陶的有色種族精英,演講旁征博引風趣幽默,行為處事滴水不漏。
“謝謝,我同樣如此。”李西安跟他握手。
“咔嚓。”
鏡頭定格,記錄下這一瞬間。
拍完合影活動散場,學生們紛紛退出禮堂。
李西安看著潘偉迪匆匆離去的背影,意味不清笑了笑,今天可能真是這位校友近段時間最愉快的時光。
去年剛剛接任花旗CEO職務,金融危機隨之而來,面對如今棘手局勢左右為難搞得一團糟。
貝蘭克梵(高盛CEO)私下里吐槽他是“穿著紙尿褲的嬰兒”,在花旗內部毫無威信可言,結合金融危機結束,其火速下臺失去CEO職位。
很難不讓人陰謀論想他是專門為‘金融危機’背鍋,而被抬上CEO職位。
“處境不太妙啊。”李西安自言自語道。
“我當眾丑態畢露,你和陳明如愿以償了嗎?”
劉菲不知什么時候湊了過來,語氣生硬說道。
李西安打量她一眼:“陳明說賈馬爾報名參加了今天的活動,你只是有可能會來。”
“這樣說是我一廂情愿了。”劉菲自嘲地扯動嘴角。
原來她真的那么不堪,都不用針對,就被打擊的心態崩潰像個小丑。
“你……能幫我寫封推薦信嗎,幫,幫我和陳明留在紐約。”她臉色漲紅。
拿感情當做籌碼,跟一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討價還價,讓她心生從未有過的“下賤”感覺。
李西安雙手抱懷,看著不遠處朝這邊走來的陳明:“你搞錯邏輯了,你在我這兒一分不值。”
說完不給劉菲反應的機會,邁動腳步迎上前,和陳明并肩走出禮堂。
既然不指望靠這次金融危機一波實現財富自由,那就得提前為后續做打算,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以后無論回國、創業,投資互聯網之類的人生規劃如何,金融肯定不可或缺。
陳明哥大基礎數學專業碩士學歷,這樣的教育背景足以證明智商和能力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金融行業喜歡這樣的教育背景,尤其是金融危機后隨著量化交易發展壯大。以普林斯頓等名校數學系的簡歷,隨隨便便都能在華爾街拿到一份豐厚薪資合同。
最關鍵的是,陳明有信任基礎。
所以如果有可能,李西安想收編陳明,組建私人小團伙,哦不,是創業班底。
“……我現在給你不了更多實質的東西,不過我保證至少在薪資方面,不會讓你失望。”
步行前往停車場的路上,李西安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陳明默默聽了一路,最終猶豫片刻說道:“學長,我需要點時間考慮。”
“不急,現在創業還只是一個想法。”李西安抬手點了點太陽穴,:“你也可以先正常面試找份工作,到時候我去挖你。”
他得找個會計咨詢一下投資納稅的問題,再決定什么時候成立公司。以及未來的規劃,要等到金融危機結束,獲利了解后才能確定。
今天只是碰巧順手為之。
陳明笑了起來:“好,學長,今天真的謝謝你……其實,我有點想回國了。”
李西安不置可否,聳聳肩:“我最近學了個新詞語很適合形容你。”
“什么?”
“純愛戰神。”
白色保時捷瀟灑的消失在視野里,陳明怔怔出身,他聽不懂這個詞的意思,但好像不是什么好話。
耳邊響起熟悉的招呼聲,他回過神望向那位談了四年的女朋友。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李西安興致頗高哼唱著歌,手指輕彈剛剛拍的大合照,若有所思發了會呆,將照片夾進一本書里。
今天這場活動收獲不少,招攬學弟只是旁枝末節,重點是讓他聯想起了曾經上過的一節政治學公開課。
來自英國的社會學大佬邁克爾·曼,在公開課上將社會權利來源分定義為四種:經濟、軍事、政治以及意識形態。
那么私人權利的來源是什么呢?
大佬沒說,大佬只想推銷他寫的書《社會權利的來源》。
語焉不詳將私人權利的來源按照主流觀點劃分為三種:政治、聲望、知識。
不深究這個觀點有幾分對錯。
起碼李西安已經擁有了其中一種——知識,他腦子里關于未來的記憶,或許可以稱為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
事實上他沒多大權力欲,但賺錢的欲望還是有的,而且很足。
身為一個華人在美利堅廝混,光賺錢是不行的,不想被當成肥羊,就得掌握足夠捍衛自身財富的權利。
知識和權利關聯起來太抽象了,不夠直觀;政治不用想,他暫時還沒資格觸碰;倒是聲望,可以琢磨一下。
黑人同學知道蹭大佬合照疊面試buff,潘偉迪專門回母校參加活動刷公眾形象,大家訴求不同各有各的玩法。
本質卻都是對“聲望”的運用。
所以李西安在想,他是否要搞一點聲望當做防身武器。
同時聲望也可以變現成錢。
他要是有比肩巴菲特的名聲,陳明對他拋出的橄欖枝絕對不會有絲毫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