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漢風云(上)
- 渤海小吏
- 19字
- 2023-03-21 11:11:49
第一戰(zhàn)
白登之圍:疑霧重重的漢初頂級大案
一、皇帝和七個小地主
天下太平了,至少眼下看起來是這樣的。
在幾乎耽誤所有人升官發(fā)財、享受創(chuàng)業(yè)成果的項羽死后,所有人都陷入了狂歡。但是只有一個人現(xiàn)在仍然歡喜不起來,因為他面臨著一個天大的抉擇。這個人就是全國最大的地主——劉邦。
項羽作為劉邦的一生之敵,在死后依然惡心著劉邦。因為項羽太牛了,劉邦的這份家業(yè),是多方力量豁出老命才幫著打下來的。劉邦面臨的現(xiàn)狀是,合伙人太多,他只不過占有著一份大股份而已。
來看一下,除了劉大地主之外,還有幾個小地主: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前三位都是我們熟悉的面孔,也是滅項羽項目中,股份占得較多的。后四位很有必要交代一下。
趙王張敖,新面孔,但他爹我們都很熟悉——張耳。這位張敖后來娶了劉邦的閨女魯元公主,成了劉邦的女婿。
燕王臧荼,原本是燕王韓廣手下的大將,當初帶著燕國子弟兵在巨鹿城外作壁上觀(看密室逃脫真人秀),結(jié)果驚人地發(fā)現(xiàn)了“天王巨星”項羽。隨后,換大腿抱了。
項羽分封后,將燕國一分為二,令臧荼當燕王,而老燕王韓廣則被扔到了極北苦寒的遼東,做遼東王。這就好比自家的伙計,出去跟別人溜達了一趟,回來后伙計就帶著人要把東家的鋪子給分了。人家東家當然不干了,于是,伙計臧荼和東家韓廣干了起來。
結(jié)果是伙計臧荼砸碎了東家的鎖鏈,得到了整個燕國??蓱z的東家被伙計殺掉了。
不過,韓廣的底子也不干凈,他最早是武臣(陳勝派去略趙地)的手下,武臣派韓廣去攻略燕地,攻占下來之后,韓廣就脫離武臣的統(tǒng)領(lǐng)了。冥冥之中,也算是報應(yīng),而且是現(xiàn)世報。
當然,這位臧荼,最終也得到了他的現(xiàn)世報。在殺掉韓廣后,燕國和遼東國一股腦地歸到了伙計臧荼的手里。沒有項羽,臧荼這個伙計也就永遠談不上翻身,所以對于項羽,臧荼是很感恩的。不過這份感恩,在另一個中國北方頭號“兵仙”韓信的威懾下,也沒太好使。臧荼很明智地選擇了背叛。
史上最家喻戶曉的叛徒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其實大家不知道,呂布的三叛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僅僅是小兒科。三叛算什么?比他牛的有很多,比如這位臧荼就能跟他平起平坐。先叛韓廣,再叛項羽,這就兩叛了,而且這并不是他的最后一次叛變。
臧荼反楚歸漢,隨后在自己的地盤兩耳不聞窗外事,用“不作為”為自己的前程投了一票。
長沙王吳芮,這個人我們之前提過,他作為秦朝的南疆基層官員,在天下大亂后馬上變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并迅速造反。他還有位好女婿,就是淮南王英布。在滅秦后,項羽分封吳芮為衡山王。在楚漢戰(zhàn)爭中,他和臧荼,一個最南頭,一個最北頭,由于兩個人遠離中心糾紛地帶,所以也沒人找他們的麻煩。
這哥兒倆也樂得不表態(tài)、不參與,直到打出了結(jié)果后,吳芮才上表,肯定劉邦的領(lǐng)導(dǎo)地位,被劉邦封為長沙王。他和女婿英布,也都被劉邦改了名字,由原來項羽封的衡山王和九江王變成了長沙王和淮南王。
給孩子起名字,可以看作是每一個當?shù)?,對自己的孩子宣稱從屬權(quán)的巨大權(quán)利。
看到這里,你還認為讓算命先生幫著起名字是好事嗎?要知道,古往今來,無數(shù)英雄好漢打來打去的重要目的,其實就是爭一個冠名權(quán)而已。
最后一個,韓王信。
韓信應(yīng)該是個好名字,因為秦朝失鹿,群雄逐之,在天下打成了一鍋粥后,最終產(chǎn)生的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王里面,居然有兩個韓信。但也應(yīng)該不算個好名字,因為這倆韓信的下場都挺可悲。
這個韓王信,一直被另一個韓信的巨大光芒所掩蓋,而且他也一直沒干出什么能在歷史舞臺上閃光的事情,所以,整個楚漢戰(zhàn)爭中就一直沒怎么提過他。
這位韓王信,是韓國王族,在劉邦西進時就跟著劉邦混了,后來還跟著劉邦去了漢中。
真是站隊要趁早啊!
韓王信在跟隨劉邦平定項羽所封的韓王鄭昌時有功,后來也一直跟在劉邦身邊。項羽攻破滎陽后,他降了項羽,后來又逃了出來,再度歸順劉邦。要感謝那個時代,“忠”并非最被人看中的元素。這個“忠”字,沒有多長時間,就該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了。在當時,無論你境遇如何,哪怕投降別人了,只要沒干出特混蛋的事,只要還能回來,當權(quán)者往往就不會太在意。
韓王信的識時務(wù),幫助他獲得了漢初的最后一個異姓王位。
看著這七個小地主,大地主劉邦心中很不是滋味,因為他雖然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但這七位爺中卻有幾個很不好惹。
“大力娃、鐵皮娃、噴火娃”三合一的項羽雖然被干掉了,但還是有“水娃”韓信、“隱身娃”彭越,以及低配版的“大力娃”英布。
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后裔,之前我們說過,他對于秦帝國的那一整套制度,極度不認同并產(chǎn)生了過激反應(yīng)。但就像當初的勝利者項羽認為失敗者秦帝國的那一套不行一樣,今天的勝利者劉邦,同樣認為項羽搞的那一套分封制也是不行的。
封建制,是已經(jīng)回不去的從前了。誰說地方大了管不了?誰說就一定得分封出去才能消停?我打項羽時靠著半個中國當“奶?!?,人家溫順著呢!從劉邦攛掇所有人幫他當皇帝時,就可以看出來,他在骨子里是非常認同秦帝國的那一套制度的。不過他認同,不代表和他一同創(chuàng)業(yè)的那七個小地主也認同。
這七個地主還是認為,劉邦和項羽是一個意思,劉邦的這個皇帝,不過就是另一個霸王而已。只不過這個“霸王”,本事沒項羽那么大,出手卻比項羽大方。在七個小地主眼里,“霸王”可以是村長,但絕不是爹。我自己在家怎么玩,隨便,只要在我自家的院子里,無論是什么派對,只要我沒禍害到別人家,別的地主和村長就不能拿我怎么樣。
可劉邦不光想當?shù)?,他還想當爺。但現(xiàn)實卻是,由于大量功臣宿將的制衡,他在自己家都只能當?shù)?。村里還有七個小地主,別說在這七家當?shù)耍B腿都伸不進去。而且,如果他非得強勢地要求當所有人的爹,這幫人就會合起伙來坑他這個爹。
所以,看似面臨巨大抉擇的劉邦,其實選擇并不多。他是個明白人,所以他選擇了眼下最合適的半封建半郡縣制度。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開始了。
雖然眼下劉邦選擇了妥協(xié),但他卻始終沒忘了自己的目標——當所有人的爹。當所有人都山呼萬歲時,他們不知道,劉邦之所以封他們?yōu)橹T侯王,只是因為沒有辦法一下子掌控全國而已。
在劉邦當皇帝之后,他選擇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地方作為都城——洛陽。選擇周朝的都城作為自己的新都,劉邦也在宣示著自己的政治意圖:都把眼擦亮了,我是天下共主。
在劉邦剛剛定都洛陽之后,晚年的他遇到了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位謀士。這個人對三件極其重要的大事,都提出了正確的策略。劉邦聽了其中兩個,都澤被后世了很多年,而沒聽的那個策略,差點兒害他死在了外面。
這個人叫婁敬,是齊國人。他到隴西戍守邊塞,路過洛陽,聽說漢家皇帝在這里,就對自己的老鄉(xiāng),同樣是齊人的虞將軍說:“我想見皇帝談?wù)剣掖笫??!?/p>
對于這種身份的人提出這種要求,一般將軍的做法基本上就是上去給一鞭子,然后吼一通。但婁敬很幸運,他所托付的這位虞將軍并沒有輕視他,而是吩咐手下人給婁敬找一件干凈的衣服再去。
不過,這位婁敬卻說:“我穿著絲綢衣服來,就穿著絲綢衣服去拜見;穿著粗布短衣來,就穿著粗布短衣去拜見,我是決不會換衣服的?!?/p>
虞將軍進宮把婁敬的請求報告給劉邦,劉邦從婁敬的氣概和造型中,看到了當年高陽酒徒酈食其的影子。這位故人死在了齊地,眼下又一位齊人以這個套路前來覲見,劉邦觸景生情,似是故人來啊。
劉邦召婁敬進宮來見,還賜了飯給他吃。
見也見了,飯也吃了,劉邦該驗貨了。
婁敬的第一句話就讓劉邦覺得很像知己:“陛下建都洛陽,難道是要跟周朝比試一下誰更持久嗎?”
劉邦說:“沒錯!就是拼拼咱爺們兒能不能比他的時間長!”
婁敬說:“甭拼了,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
“周朝的先祖從后稷開始,積累了德政善事十幾代,做了很多眾望所歸的事后才能成為秉受天命統(tǒng)治天下的人,賢能之士呂望、伯夷自海邊回來歸附于他。
“周武王討伐殷紂時,八百諸侯不約而同地到孟津會盟,大家都說殷紂可以討伐了,于是就滅掉了殷。
“周成王繼位,周公等人輔佐他,就在洛邑營造成周城。之所以把洛陽作為天下的中心,是因為四方各地的諸侯來交納貢物、賦稅時的道路都是均等的。
“那個時代,還是靠德行號召天下的。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樣,務(wù)必用德政來感召百姓。
“在周朝鼎盛時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歸附周朝,仰慕周天子的道義,感念他的恩德,依附并一起侍奉周天子。
“周天子不駐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戰(zhàn),八方大國的百姓沒有不歸順臣服的,都來進獻貢物和賦稅。但到了周朝衰敗的時候,天下沒誰再來朝拜,周室已經(jīng)不能控制天下。這不是他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勢太弱了。
“如今陛下從豐邑、沛縣起事,招三千士卒,經(jīng)數(shù)十戰(zhàn),席卷蜀、漢,平定‘三秦’,與項羽在滎陽交戰(zhàn),爭奪成皋之險,大戰(zhàn)七十次,小戰(zhàn)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荒郊之中,橫尸遍野不可勝數(shù),悲慘哭聲不絕于耳,傷病殘疾欲動不能。
“這種情況卻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興盛時期相比,我個人認為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秦地有高山被覆,黃河環(huán)繞,四塞之固,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況,百萬之眾的雄兵還是可備一戰(zhàn)的。
“借著秦國原來經(jīng)營的底子,又有肥沃的土地為依托,陛下進入函谷關(guān)把都城建在那里,山東地區(qū)(崤山以東)即使有禍亂,秦國原有的地方也是可以保全占有的。
“與別人搏斗,得掐住他的咽喉,打他的后背。
“如果陛下進入函谷關(guān)內(nèi)建都,掌控秦國原有的地區(qū),這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擊打它的后背啊!”
婁敬一口氣跟劉邦說了一大段話,核心思想就是:建都洛陽,要靠德行。您沒什么德行,打天下也沒靠德行?,F(xiàn)在世道不一樣了,還是要務(wù)實一點,選塊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面對婁敬指出的那塊好地方,劉邦是很有感情的,畢竟自己就是從那個地方混出來的,所以他把婁敬的這個想法當作正式預(yù)案提上了朝堂。結(jié)果這成了扔進茅坑里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