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啟蒙辯證法的先聲:早期浪漫派的啟蒙批判

一、緣起

歐美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釋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有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從純粹的理性主義模式轉(zhuǎn)變?yōu)槔硇灾髁x與浪漫主義的統(tǒng)一。先前被忽視的浪漫主義維度,已日益奠定了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模式中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在中國,此前浪漫主義留下的惡名阻礙了我們接受、吸納這種解釋學進步的積極成果,導致我們至今還沒有真正接受浪漫主義的積極成果。其中的原因我們會在本文第一部分談到。這里我們要說明的是浪漫主義解釋模式進入馬克思哲學解釋系統(tǒng)的事實。亞歷山大曾說:“直到20世紀中期,無論是馬克思主義者還是非馬克思主義者,都廣泛接受馬克思是一個經(jīng)濟學家的觀點;人們一般認為,馬克思屬于西方思想史中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隨著他的早期著作漸為人知,以及更為一般的思想和政治的背景之變化,這種觀點又逐漸被修正甚至被相反的觀點所取代……其結(jié)果是,馬克思思想被視為黑格爾主義傳統(tǒng)的激進主義變種。他被看作如果不是浪漫主義的,也是深受浪漫主義影響的——他強調(diào)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感情上和文化上的基礎。”[1]同時,查爾斯·泰勒也談到,很多馬克思主義者反對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浪漫主義、表現(xiàn)主義的解釋,是有道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遠遠地超出了這個傳統(tǒng)。但是我仍然認為,如果我們試圖抽離這個維度,那么我們便無法理解馬克思主義及其影響”[2]。查爾斯·泰勒進行了深度分析,以證明馬克思不僅是激進啟蒙運動的傳人,也繼承和吸取了德國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成分。在黑格爾已經(jīng)以很大的氣魄和體系完成了那一代人的渴望——把啟蒙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統(tǒng)一起來的基礎上,馬克思以更大的氣魄繼續(xù)前進,因為他對黑格爾的綜合分析并不滿意,認為這種綜合分析仍需要繼續(xù)探索前行。

馬克思主義從德國早期浪漫派那里汲取了諸多靈感。德國早期浪漫派對歷史唯物主義諸多論題的形成有著內(nèi)在影響,對此,我已經(jīng)在《從浪漫派的“存在先于意識”到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載《哲學動態(tài)》2007[9])、《從“史詩”與“浪漫詩”的對接看馬克思對浪漫主義的繼承與改造》(載《江海學刊》2008[3])等文章中做了初步探討,這里不做重復。雖然這里沒有必要細述德國早期浪漫派對馬克思思想的具體影響,但芬伯格對批判理論的如下解釋很切中我們的問題,且值得引述。在他看來,批判理論的根本發(fā)現(xiàn)是特殊性優(yōu)于普遍性。“實在、生命和個人在內(nèi)容上比試圖把握它們,并且在社會秩序中有效地把握了它們的形式更豐富。統(tǒng)治存在于用‘普遍性’和‘概念’對個人的壓制中。”[3]這恰恰就是德國早期浪漫派針對德國唯心主義所發(fā)出的、切中時弊的批評的核心所在。這意味著,社會批判理論與浪漫主義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它繼承了德國早期浪漫派對德國唯心主義、啟蒙理性主義的質(zhì)疑與批評。從馬克思到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都無法回避這一邏輯,這一點到了批判理論后期似乎更明顯。A.施萊格爾曾在談到推崇理智的啟蒙運動與推崇想象的浪漫主義的關系時說:“它們仿佛永遠對立,因為理智絕對強求統(tǒng)一,而幻想則在無限的多樣性中開展活動,但它們都是我們本質(zhì)的、共同的基本力量。”[4]這些話肯定會得到阿多諾的贊許,因為他都可以接受更為極端的后期浪漫派詩人艾興多夫的評價,更何況如此溫和的、對啟蒙運動的評價呢——我們知道,阿多諾力主的“星叢”理論就來自艾興多夫。

由此,本文試圖從浪漫主義批判的角度探討馬克思在波恩大學尊崇的老師A.施萊格爾的一篇代表性文章,以避開“浪漫主義對唯物史觀的意義”之類太大的題目,從而避免泛泛而論。根據(jù)一個文本,我們將立足于馬克思在波恩大學的老師A.施萊格爾的《啟蒙運動批判》一文,著眼于這一文本與霍克海默、阿多諾的《啟蒙辯證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浪漫主義的啟蒙批判對唯物史觀的重要影響這一角度做出一些概況性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新闻| 巴青县| 青铜峡市| 乌鲁木齐市| 定边县| 大悟县| 商南县| 老河口市| 公主岭市| 邻水| 石林| 龙游县| 德阳市| 台北市| 榆树市| 高密市| 仲巴县| 沧源| 新龙县| 丰顺县| 银川市| 扎囊县| 紫金县| 海门市| 吴桥县| 六枝特区| 崇信县| 叙永县| 磐石市| 延川县| 望城县| 英吉沙县| 揭东县| 磴口县| 中西区| 惠东县| 铁岭市| 吴川市| 大连市|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