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手書內容,解決修行問題的方法,一句話概括,尋古圣遺門。
上古之時,有九大正家,各有數代圣人,稱九圣時代,他們當時的根基之地,為古圣遺門。手書之意,在九圣遺門中,有為人開竅的寶物。
這個信息自古便傳下來,沒有辦法確認真實性,各代李家人只能選擇相信。
讓李悠驚訝的是,手書上講,通過無數先輩持續努力,已找到第一個古圣遺門地址,道家鳴鹿山抱拙城。羊皮卷上記錄了山門位置,以及開竅寶物具體位置。
獲取開竅寶物的關鍵,正是螭紋玉玦!
而且,李悠的曾祖父時代,確認了三塊螭紋玉玦殘片能重新聚合。當時兩塊殘片聚在一起后之所以指引力混亂,是因為第三塊就在李悠面前的小盒子中!
李悠甚至可以猜到,完整螭紋玉玦能窺探人心的傳言,說不得也是自己先祖胡編亂造,用以探明情況。
這九層箱子也不是為了套娃,而是為了從各方面隔絕其他人探查到螭紋玉玦殘片。
考慮得非常仔細,由此可見,李悠的先祖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如此,事情便簡單起來,三塊殘片,一塊在小盒子中,只要把太保莊云虛手上那塊騙...借過來,就能通過指引力找到第三塊。
這些都不是可以立馬做到的,李悠了解清楚后,暫時放到一旁,查看起直接提升實力的君相煅陰決。
“君火,心火也,降之火,采天陽以壯之。相火,腎火,升之火,納地灼以壯之。君火以明于上,相火以位于下,各當其位,各安其宅,升降出入,中氣斡旋,煅陰為體,神機不息......”
簡單講,是一個采天陽壯大君火,納地灼壯大相火,以兩火煅陰氣增強體魄的法門。
除了增強體魄,這個法門只有一個作用,以陰氣將自身包裹起來,達到隱藏本來氣機,偽作詭修的效果。
…………
雨停了一夜,天高云淡,夏日未升,碧空未洗,此時尚早。
太尉府門口,李悠站在景立身側,候在門外,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昨天接收的信息量太大,又練君相煅陰決到丑時末,只睡了一個多時辰。加上最近幾天奔波殺伐,饒是李悠先天武師的體魄也有些疲憊。
“昨天很晚睡嗎?”
“是,父親留的東西很多,對了叔父,父親是托您什么時候把東西交給我的?”
“你表現出對妖魔詭毒感興趣的時候,就安排你進鎮脈司,再把東西給你”,景立低聲道:“今天還要托方卓在天劍宗照拂雁兒,你打起點精神。”
李悠點頭,關于物品交接時間的疑惑解開。如果他有心境蠱惑的問題,想必也會急切的想了解相關信息。只是父親應該沒想到李家出了他這么個穿越人士,硬是到了快二十三才接觸到妖修。
用了部分本源生力后,李悠瞬間精神起來。
又等了一刻鐘,一身紫袍的方卓御劍而來。
方卓中年人模樣,濃眉大眼,五官板正,臉稍長些,但棱角分明,時常蹙起的眉頭和撇起的嘴角,讓他頗具威儀感。
和大多數劍修一樣,方卓的劍平時并不收起來,不過他沒有劍匣,七柄劍皆在他紫色外袍下,斗法之時,外袍一展,飛劍齊出。
景立為方卓引見李悠后,方卓微微點頭,“鎮脈司都是英雄,但你們郢都李家是烈士世家,令人生敬。”
沒想到李家這一脈,連方卓這樣的人物都會稱贊,哪怕只是客套,也足以說明份量。李悠越發好奇起來,暗想明日要去英雄碑林,瞻仰瞻仰先祖風范才行。
當下卻謙遜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巍山,或輕于鴻毛,我想祖輩們應該是如此想吧。”
“嗯”,方卓淡淡回了句,轉而和景立說起話來。
看出來了,方才只是客套,方卓對郢都李家的確有敬意,但不多,更不是對李悠。
兩個七竅靈王大修士寒暄了幾句,景立引方卓入府,對李悠交代道:“你在這里候一下昭璋昭中郎將,我先和方劍圣入府。”
“他也來?好,那我在此等候”,李悠一怔,從中嗅到了一絲危險信號。
今天不會是要清算上娛快報,關于孔期一案相關報道一事吧?
未久,昭璋御旗而至,李悠一面帶昭璋入府,一面打探虛實,順便打聽了下昭璋和昭珣的關系。
按昭璋說法,方卓到楚國是為了配合軍部執行一項計劃,今天確實有解開誤會,精誠合作之意。
另外,昭珣并非郢都昭家人,算是三大家族之一昭家的旁支,昭璋父親為一些家族內部原因安排進的沉梟臺。
四人齊聚后,果然提起了孔期一案相關報道,景立甚至直接將李悠創辦上娛快報的事情告訴了方卓。
情勢如此,李悠也只好立正挨打,順便把鍋繼續往下傳,扔給齊瑾,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方卓沒和李悠這小輩太計較,事情也就這么揭了過去,開始閑談。
“李賢侄現在練的什么劍法?”方卓問起李悠。
“小侄并未練劍,習的槍法。”
不想方卓眉頭一皺,道:“那不行,你得練劍啊。”
“啊?”李悠被方卓嚴肅的語氣搞得有些懵,“小侄覺得習槍挺好。”
“不行”,方卓搖頭,“你不習劍,以后怎么來天劍宗?既是道侶,總不能一直分居兩地吧?難道你要賢侄女離開宗門?”
李悠頓時不樂意了,劍修眼中劍乃眾兵之首,這可以理解。那也不能安排別人的人生吧?怎么他還非得去天劍宗不可了?
于是李悠搬出叔父打算結束話題,“小侄所習雁聲十二槍,乃叔父耗費心力所創,想必現階段鮮有劍法能更精妙,短期內不轉修劍了。”
“誰說的?我在參悟劍意時,曾看過不少劍典,有一門‘水寒劍訣’,就很適合賢侄,你轉修它便是。”
這是什么情商盆地發言?李悠忍不住看向景立。
“你是該練劍了”,景立肅然點頭,“雁聲十二槍是為雁兒創的,你一個男子練這么多年,早該換了。”
...李悠無語住了,眼看反抗不了,索性享受起便利,“但小侄沒有合適的劍器,要不方世叔把你的劍分我一把?”
方卓警惕的按住自己的紫袍,“我的劍為什么要給你?”
“劍圣不是常說,我的劍就是你的劍嗎?既然如此,分小侄一把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