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該懂的克隆技術
- (美)亞倫·萊文
- 795字
- 2023-03-20 17:26:39
克隆技術誕生于20世紀,注定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性技術。幾乎每個人都知道1996年出生的克隆羊多利,但是對多利之后克隆技術取得的進展,卻沒有幾個人說得上來。迄今為止,除了綿羊之外,科學家已經成功克隆了馬、貓、狗和牛。與最初的美好愿景相反,這些技術突破反而帶來了諸多問題:克隆牛產的奶和肉是否會被消費者抵觸?是否應該把克隆技術用于使滅絕物種或瀕危物種重生?世界上第一條克隆寵物犬史納比(Snuppy)于2005年4月出生,這是不是意味著寵物克隆的商業化時代已經到來?克隆技術能否用于制造胚胎干細胞,以便實現某些醫療目的?除去這些,更讓人好奇的是:我們離克隆工業制造出第一個克隆人還有多遠?
現今的科學家在克隆技術能否應用于人類生殖的問題上,幾乎都持旗幟鮮明的反對態度,但是克隆技術在非人類生殖領域內的不斷發展和持續實踐,卻讓科學家們的這份決心顯得有一點兒心猿意馬。就目前而言,克隆技術最好的前景莫過于為醫學和健康領域帶來巨大助益,如利用胚胎干細胞為需要接受移植治療的患者定制不被自身排異的組織器官。回望過去,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時,媒體競相報道的盛況還歷歷在目,多利誕生時媒體趨之若鶩的景象依舊,不難料想,如果未來真的有克隆人出生的那一天,功名利祿肯定是其背后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現代生物學技術應用于人體的實踐日益增多,人類社會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育齡夫婦或單身母親是否應當被賦予利用克隆技術生兒育女的權利?更有甚者,如果父母想要的不只是一個孩子,而是對特定基因進行修飾或者強化過的孩子,克隆技術應當施以援手嗎?好在,這已經是后話了。有關克隆技術及其意義的爭論,往往因為支持者和反對者固有的偏見而偏離科學的范疇。雖然克隆技術的操作細節不甚煩瑣,但是大體上的原理卻沒有那么難懂。如果能夠了解克隆的基本技術和這些技術的作用,你就完全可以在上述的爭論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會被故弄玄虛的說辭弄得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