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過后的好幾天,建康城里公卿百姓都在傳元宵夜發生在秦淮河岸的趣事。
有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戴方勇擒盜賊“草上飛”的俠義壯舉。
也有變成茶余飯后笑談的王坦之怒罵王國寶攜寶招搖、丟人現眼的閭巷秘聞。
而持續時間最久,影響最為廣泛的,還是謝文那幾十首驚才絕艷的詩文。
不過一兩日的時間,他的名聲就已經傳出了建康城,開始在整個江左大地散播。
也許用不了多久,就連淪落在苻秦治下的中原大地,也將為他的斐然文采而驚嘆。
但不論是怎樣轟動的大事,在不停流逝的時間面前,總是會被逐漸抹去痕跡,只留下一個事件名字,被有心人所銘記。
而對那些本就只當做笑談的看客來說,就算是改天換地的大事,也只會被當成過眼云煙,轉瞬即忘。
更何況那不過是在一個稍稍不平凡的夜里,發生的幾件稍稍不平凡的小事。
當二月春風吹拂江南水岸,剪出一片片嫩綠的柳葉,人們早已被“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景所吸引,哪里還記得元宵之夜發生的趣事。
等人們再一次注意到謝文這個名字的時候,已經是陽春三月,花紅柳綠,百花盛開了。
那是三月初八,風和日麗,喜鵲喳喳。
烏衣巷內,熙熙攘攘,謝、張府前,門庭若市。
只見謝文身穿紅袍,頭戴一梁進賢冠,跨坐高頭大馬,右手攬著韁繩,引領一隊鼓吹人眾,抬著花轎,從謝安府門前輕驅馬蹄,順著烏衣巷,吹吹打打地往張府而去。
也不知是不是太久沒看到如此盛大的高門士族成婚大禮,不僅烏衣巷內擠滿了人,就連與烏衣巷連通的街道和小巷之中,都湊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
看到一路上人群涌動,絡繹不絕,一個個比肩繼踵,全都伸頭探腦觀望著迎親的隊伍,謝文的內心無疑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要是換做以前在山野之中,這樣盛大的婚禮,他簡直連想都不敢想。
盡管現在置身其中,成為了婚禮的主角,但他依然感覺有些恍惚,感覺這是一場夢。
謝安給他的禮遇,實在是太到位,讓他簡直挑不出半點毛病。
到這一刻,他才真正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決定,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真真切切的謝家人,當成謝安至親的子侄。
他將不遺余力,為了謝氏家族更加綿長的繁榮昌盛而奉獻一生。
而今天,將是他奉獻的起點。
張府離謝府其實并不遠,走了沒多久,他們就來到了張府之外。
謝文快速下了馬,恭敬地候在府門前,準備接親。
只見張府門前也是張燈結彩,到處貼著喜字,就連地上都鋪上了紅毯,一派喜慶氣氛。
在府門前等了沒多久,就看到張彤云在張彭祖的牽引下,由張玄之、張羽相送,出現在了門框之內。
只見張彤云頭戴鳳冠,臉遮紅紗,身穿繡花紅袍,頸套項圈天官鎖,肩披霞帛,手臂纏著“定手銀”,下身穿著紅裙、紅褲、紅緞繡花鞋,緩移蓮步,五步一回眸,十步一回頭,緩緩地走出門來。
雖然隔著紅紗,看不到張彤云的神情,但謝文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張彤云的依依不舍,難舍難分。
雖然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十幾年養育之恩,怎能一旦割舍,十幾年生活之地,怎會沒有半分留戀。
也不知等了多久,張彤云終于跨出了門檻,來到了謝文的面前。
謝文不敢有半點怠慢,連忙躬身拜道:“拜見岳父大人。”
“賢婿請起,今日老夫將彤云交到你手,望你二人桃李同心,舉案齊眉,白首不相離?!睆埮碜嫖⑿Φ馈?
“小婿定不負所托,給娘子一個美滿的未來?!敝x文再次拱手為禮道。
“好,你牽彤云入轎吧?!?
張彭祖微微點頭,不再多言,將張彤云的手遞給謝文。
謝文連忙接過,只覺入手有一絲溫涼之感,肌膚相觸,柔若無骨,滑軟細膩,讓他的心不禁都酥了。
從認識到現在,他還是第一次牽到張彤云那膚如凝脂般的柔荑。
他本以為,已經有了三個美婢,他在美色面前會有足夠的定力。
但這一刻,他才發現他錯了。
至少張彤云現在便讓他心底泛起了一股原始的沖動。
而對于張彤云來說,她雖然不是第一次碰男人的手,但父親、兄長之手,和愛侶之手,又有著根本的區別。
她只覺一股熱氣從謝文的手心傳來,順著她的手臂,直擊她的心靈。
讓她感到心頭被小鹿亂撞,害羞不已,幾乎有失力癱軟之憂,她不禁想要即刻將手抽出來,卻又怕傷了情郎的心,不敢亂動。
好在轎子停放的地方距離府門前并不遠,她勉強可以忍耐得住。
走過這一段距離短卻歷時漫長的階梯,跨過壓低的轎前橫木,從謝文掀起的轎簾跨入轎中,然后穩穩坐下,她那顆懸著的心才堪堪放下。
她不禁輕撫著胸口,暗驚道:“這就是成婚的感覺嗎?真是不可思議!”
謝文卻不知道轎內發生了什么,連忙跨上馬背,準備出發。
“起轎!”
只聽一人高聲一喝,謝文便輕拍馬屁,領著隊伍朝謝府而去。
相對于來張府之前,回去的隊伍又長了一大截。
多出來的不僅有挑著十來箱嫁妝的挑夫,還有兩個老媽子,四個小丫鬟,以及本來隨身伺候張彤云的蓮兒。
浩浩蕩蕩的隊伍,緩慢地穿過烏衣巷,引得無數路人露出艷羨不已的神色駐足眺望,謝文在馬背上將這一場景盡收眼底,一種無比的自豪感,瞬間油然而生。
這種感覺,比他來時更加強烈。
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孟郊”內心深處的憧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他雖未“登科”,卻已經體會到了勝過“登科”的喜悅。
時光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他們就回到了謝府門前。
只見此刻的謝府門外,早已是賓客盈門,一個個翹首望著花轎,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謝家新婦出轎時的綽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