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斷崖下的抉擇
- 醫術無雙
- 水紅西三
- 2119字
- 2025-08-16 07:30:00
“洪水”的咆哮聲如同悶雷,在暴雨聲中由遠及近,狠狠撞擊著每個人的神經。
轉移!必須立刻轉移!
“快!帶上急救包、夾板、繃帶、止痛藥!水!其他能丟就丟!”何承俊嘶吼著,聲音在風雨中有些變形,“張敏、李峰,抬傷員!從術、浩然,跟我探路!找高地!”
帳篷瞬間被狂暴的風雨撕扯得搖搖欲墜。
五人如同驚濤駭浪中的小舟,在泥濘和混亂中掙扎求生。
張敏和李峰咬牙抬起固定在擔架上的傷員,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后面。
周從術和秦浩然則像兩把尖刀,沖在前面,用頭燈在傾盆大雨和濃密雨幕中艱難地搜尋著生的路徑。
【緊急預案模擬推演(潰壩洪水避險)啟動!】
【環境掃描:河谷地形,北側山體陡峭,南側有緩坡但可能已被模擬洪水覆蓋。】
【風險評估:】
*洪水路徑:主要沿河道中心及低洼地帶,流速快,沖擊力強。
*安全高地:北側陡峭山體存在滑坡風險,但部分突出巖壁或高階平臺可能是唯一選擇。
*傷員狀態:脊柱損傷!任何劇烈顛簸或不當搬運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后果!
【最優路徑推演:】
*立即放棄沿河道路!垂直向北,攀爬最近、最穩固的巖壁!
*目標:前方約50米處,有一處離地約5米、向內凹陷的小型巖臺!
*風險:攀爬困難(尤其攜帶傷員)、巖壁濕滑、時間緊迫!
“那邊!巖壁!有個凹進去的平臺!爬上去!”周從術幾乎是吼出來的,頭燈光束死死鎖定雨幕中一處模糊的黑影。
沒有時間猶豫!何承俊立刻認同:“目標巖臺!快!”
五人拼盡全力沖向巖壁。
巖壁陡峭濕滑,布滿了青苔和雨水。徒手攀爬都極其困難,何況還要抬著一個固定在擔架上的傷員!
“傷員給我!浩然,你力氣大,托住擔架底部!張敏、李峰,你們先爬上去,在上面接應!”何承俊展現出老急診的決斷力,和周從術一前一后扛起了沉重的擔架。
秦浩然則半跪在泥水里,用肩膀和雙手死死頂住擔架下方,防止滑落。
“一!二!三!起!”
三人同時發力,將擔架連同傷員艱難地向上抬起。
泥水順著他們的臉頰、脖子往下淌,混合著汗水,視線一片模糊。
沉重的擔架壓在肩上,如同山岳,每向上挪動一寸,都消耗著巨大的體力,肌肉在哀嚎,關節在顫抖。更要命的是,擔架上的傷員必須保持絕對平穩,任何晃動都可能造成二次損傷!
張敏和李峰已經爬上巖臺,趴在上面,伸出手,試圖抓住擔架的邊緣往上拉。
但力量有限,杯水車薪。
“穩住!重心壓低!腳踩實!”周從術嘶吼著,牙齒咬得咯咯響。
他感覺自己的肩膀快要被壓碎了,小腿在泥濘中不斷打滑。
系統的掃描死死鎖定著傷員的脊柱狀態,任何一絲異常的角度偏移都會在意識中發出尖銳警報!這比任何物理上的重量都更讓人窒息!
【脊柱角度偏移預警:L1椎體受力臨界!】
“停!停一下!”周從術立刻喊道。
三人如同被釘在原地,在狂風中、暴雨中、陡峭濕滑的巖壁上,維持著一個極其吃力且危險的平衡!
周從術小心翼翼地調整了一下自己肩膀的位置,分擔更多重量,讓擔架恢復水平。
“洪水”的模擬聲響越來越大,仿佛就在腳下奔騰!
冰冷刺骨的雨水無情地沖刷著他們,帶走寶貴的體溫和力氣。
“繼續!慢一點!穩一點!”何承俊的聲音帶著粗重的喘息,卻依舊沉穩。
一步,又一步…短短幾米的垂直距離,如同天塹。
每一次發力,都是對意志和協作的極限考驗。
秦浩然的膝蓋深陷在泥里,臉色憋得通紅,但他死死頂住,沒有一絲松動。
張敏和李峰在上面急得大喊,用盡全身力氣拉扯。
終于!擔架的前緣觸碰到了巖臺的邊緣!
“拉!往上拉!”何承俊和周從術同時向上猛推!張敏和李峰使出吃奶的勁兒拽!秦浩然在下面奮力一頂!
擔架連同傷員,終于被拖上了相對安全的巖臺!
“快上來!”張敏和李峰立刻伸手去拉下面的三人。
周從術、何承俊、秦浩然手腳并用地向上攀爬。
就在秦浩然最后一個爬上巖臺,腳離開地面的瞬間,一股渾濁的、夾雜著斷木碎石的“洪水”轟然沖過他們剛才站立的位置!泥水濺起老高,幾乎撲到巖臺下方!
好險!生死一線!
五人癱倒在狹窄、濕冷的巖臺上,背靠著冰冷的巖石,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胸膛劇烈起伏,如同破舊的風箱。
雨水依舊無情地澆在身上,但劫后余生的慶幸感和極度的疲憊交織在一起,讓他們暫時忽略了寒冷。
“傷員…怎么樣?”何承俊喘息稍定,立刻問道。
周從術掙扎著爬起來,迅速檢查傷員狀態。
系統掃描顯示:【脊柱狀態穩定,未發生二次移位!生命體征平穩(模擬)!】
“穩定!固定有效!”周從術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是后怕,也是如釋重負。
“好…好樣的!都…都干得漂亮!”何承俊看著身邊幾個渾身泥漿、狼狽不堪卻眼神明亮的年輕人,尤其是周從術在極限壓力下展現出的驚人冷靜和對脊柱保護的極致關注,由衷地感到欣慰。
風雨依舊狂暴,但小小的巖臺成了他們臨時的諾亞方舟。
五人擠在一起,用體溫相互取暖,輪流警戒,等待著“洪水”退去和后續的救援。
這場在暴雨與“洪流”中的斷崖攀爬與傷員轉運,將成為他們應急醫療生涯中,永不磨滅的烙印。
“礪刃”演練的“洪水”漸漸退去(模擬結束),肆虐的暴雨也終于在天亮前停歇。
灰蒙蒙的天光下,一片狼藉的“災區”顯露出來。
當救援指揮部的車輛艱難抵達,找到蜷縮在巖臺上的“先遣一組”時,看到的是五個如同泥塑般、疲憊不堪卻依然保持著警戒的身影,以及被保護得完好無損的“脊柱損傷傷員”。
沒有歡呼,只有沉默的致敬和迅速展開的后續轉運工作。
五人被接回基地,熱水澡、熱食、干凈的衣物,以及…長達十個小時的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