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韓紀一驚一乍,不夠淡定。
實在他從那一頁金書之中得到的信息,太過不得了。
卻原來。
那金書經由元金壺一番異變之后引生變化,卻叫韓紀此時才真正的掌握了這一門傳承。
也從中知悉了幾分劍訣來歷信息。
這劍訣原是一方道脈的傳承之法,分屬玄門正宗之道。
劍訣攏分九重,煉至精深處,能得來一身五金精氣為本的劍道法力。
舉手投足,便可斬盡一切妖邪,無物不破。
這五金精氣不僅威力強橫,還有淬煉肉身之功,正是最為正宗的性命交修之法。
當然也便有那長生可求。
只從劍訣描述看,此訣只消煉得第四重,便能得幾分延壽之果,足見其不凡。
不過五金精氣,并非修士依靠自身吐納便能煉成。
所謂五金精氣,指的是金,銀,銅、鐵,錫等五金之屬純煉而來的物精之氣。
人體先天雖也沾染幾分五金之氣,到底不足修行。
是以煉這元金劍訣,還需得借助外力。
這外力所指,正也是元金壺。
唯有依仗元金壺之力,融銷五金之物,化為五金之英,再以本身真氣運化,才可使得自身煉得五金真力。
事實上。
韓紀早前使用元金壺打出的那青色霧氣,便是五金精英混雜而來的五金之氣。
五金之氣,本就鋒銳非常,一經噴吐,自然也就有那磨滅事物的能為。
韓紀梳理所得信息,心下自然歡喜不已,更慶幸自家將這寶壺留存在身。
不由忖道:‘我早前所料果然不錯,要煉這劍訣當真缺不了元金壺輔助。眼下我元金真氣入門,只消借助元金壺之力,融得五金之英熬煉真氣,這真氣便能蛻變成五金精氣。按照劍訣所述,這五金精氣威力,甚至不亞于修士手中法器靈兵之能。’
‘我雖不知法器有何種分層,各家靈兵法物到底又有何等威能。但這玄門正宗功訣之中所提及的法器,想來也不是冥山派那些邪門法物所能比擬。也就是說,這五金精氣一旦煉就,至少就能與冥山派所出法器爭鋒一二。’
想到此節,韓紀心中更多幾分愉悅。
他不知道這世界法器究竟難不難得,可單憑功法練得的真氣,便比別人多了一種厲害手段,自然值得高興。
當然。
最為重要的是,這法訣確實如他早先猜想那般,乃是玄門正宗之法。
相比這點,什么真氣威能堪比法器,都只是小事了。
畢竟正如王金禪所言。
爭斗之法,再是厲害,左右也不過強橫一時。
不得長生,終究百年歸塵。
真氣威能不俗是好,長生道果可求也妙。
不過對于眼下的韓紀而言,二者都還只是虛幻。
當務之急,還是將元金壺煉化五金之物的妙用掌握,開啟五金精氣錘煉那才是真。
于是韓紀也不多做胡思。
收束念頭之后,便將心思放在了元金壺之上。
這壺兒自得了他那一縷元金真氣之后,便與他神思相連。
只在韓紀如今感應之中,自家只消念頭一動,則可初步催動此寶,了解寶貝信息。
他自然不會耽誤。
直接將寶壺兒從懷中取出,神思一轉,聯系上了自己那點化入元金壺中的真氣。
只是他卻不曾料想,隨著念頭牽引。
手中元金寶壺,便自放出白光,衍生朦朧靈霧。
片刻后。
這靈霧仿佛化作一個漩渦,卻將他一身意念,盡數吞入了其中。
不等韓紀生出驚異。
一陣天旋地轉感覺,便又襲上心頭。
下一刻。
乾坤斗轉,一個偌大洞室,映入眼簾!
‘這寶壺,莫非還是個乾坤洞天之寶?’韓紀回過神來,心下又驚又喜。
他還不曾請教過王金禪此世法器分屬信息,不知這地界是否存在這般乾坤寶貝。
但前世仙神話本也不白讀,不難做出幾分猜測。
他眼顧四周。
但見周遭回環室壁,好似寶塔一般層疊而上,分作九層。
每層分格,有道道符箓云紋刻畫,色彩略顯斑駁,
九層分格當中回環墻壁,又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好似劍鞘一般的方格孔洞,分立八方。
不知原來安置的是什么物件。
韓紀正自猜測,目光也從四周轉至下方。
下方青色霧氣朦朧,隱約能看出是一方八角池子模樣。
雖然依舊不知這池子功用,韓紀看那青色霧氣,卻覺眼熟,琢磨應該就是元金壺中的五金之氣了。
而就在韓紀觀察這空間內部環境之際。
周遭環壁之上,那一層層符箓分格之中,忽然涌起陣陣白光。
白光由弱至強。
隨后竟涌出一個個金白云篆。
云篆飛舞流轉,相合一出,漸成一列列文書,而后更匯聚虛空正宗,演化出一部數百文字的口訣。
韓紀見這口訣,顧不得心驚,忙將神思收束,仔細看去。
很快便生欣喜。
卻原來,這一部金白篆書,竟是這配合元金真氣,催動這寶壺兒的禁法。
其上不僅詳述了祭煉此寶的訣門,還道明了這寶貝的層次以及具體功用。
按照文書所述。
他身下那一方八角小池,便是寶壺核心,也是寶壺煉化五金之物的根本。
只消將五金之物放入池中,催動壺兒禁制,便能解化精煉得來五金之氣,化為池水。
而四周環壁格洞,則是安置飛劍的藏劍之格。
執掌此壺之人,若是身有飛劍,便可將飛劍插在格洞之中,借助五金之氣溫養。
不僅能維持飛劍靈性,還能增持飛劍本質。
好比劍修中人的養劍寶匣。
這讓韓紀心中暗生驚奇,他縱使沒得王金禪指點此世法器相關。
也不難知道飛劍當是法器之屬。
他數了數一番環壁上的洞格,仔細一算,約有七十二數。
若真能尋來如此眾多的飛劍藏入其中,一經催發,豈非能叫這寶壺吐出一股飛劍洪流?
光是元金壺生化的五金之氣,都能粉碎大石巨木。
如此眾多的法器飛劍一股腦吐出,此中威力,單怕就是一座小山,也得轟塌了。
不過他很快也反應過來。
法器之流,就算修士祭煉不難,要想掌握數十口法器飛劍,恐怕也不是常人能夠做到。
何況在他看來。
單是冥山派弟子祭煉一些個生魂血肉鑄來的邪門法器,都足以逞兇一時,只怕正常飛劍法器,也不是那么容易煉成。
于是也只嘖嘖奇嘆一番,終究沒有為此生出什么妄念。
而也正當他收束雜念,想要仔細掌握這寶壺禁法之際。
卻又注意到了那法器層次的解釋來,登時忍不住仔細又作一番鉆研。
早在幾日前,他便有心詢問王金禪法器信息相關,只是被王金禪以他暫時消化不得,影響修行為由,推托了去。
如今看到相關信息,難免上心。
不過他只看了幾眼,卻又因其上所載,生出了許多疑惑。
‘七十二重地煞禁制?這又是個什么說法?’
‘禁制又是何物?難道此世法器層次,便是以這禁制多寡來分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