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儀式并沒想象中那么復雜,也沒有其他人過來觀禮。
就請麻衣的好友,也就是本觀觀主主持,同時也是當個見證。
麻衣講講自己的師承來歷,讓知小年好好記在心里。
這也是要等他能徹底記事了,才舉辦儀式的原因。
其實說是今天開始習武,實際上就是和他講解了一番武學層次的問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上,都符合。
所以,習武的第一步,便是將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這一步,叫百日筑基。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身體同樣如此。
若是連身體所需都無法滿足,強行習練,遲早不過是氣血兩虧,百病纏身的結局。
這個階段,就是通過一些運動導引之術,均衡身體各個部位、關節,總的來說就是一次體內資源的重新分配。
用一句符合天道的話來說就是: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百日,只是一個大概數字。
有的本身條件好,生活習慣又不差,數日便可。
有些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乃至于可以直接跳過。
當然了,要是一些天生體虛,又不注意保養身子的,就別想了。
練練導引術,說不定還能保養一番,多活幾年。
要是強行習練,什么時候走,以什么姿勢走,那就要看閻王爺的心情了。
百日筑基之后,便是煉精化氣。
這里的“精”有三種,一種是自己本身之“精”,另一種,是他物之“精”。
這里的“他物”,包括但不限于是食物,天材地寶,其他動物等等。
最后一種,則是天地之“精”,根據老道的說法,那就是天地靈氣了。
這其中,重點便是一個“煉”,所謂煉化,就是把用不上的,化作自己用的上的。
人,是有極限的,精氣神大家都有,而修煉的目的,從來都是拔高精氣神。
說到這,知小年有些不懂了。
“師父,既然要拔高精氣神,為什么后來還要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呢?”
對于知小年的這個疑問,麻衣解釋是:
人體是個容器,從小孩,到成年,容器會逐漸擴充,同時也會從外界攝入,補充精氣神。
可成長是有極限的,到達了極限,精氣神便會自然溢出。
他們煉化的本身精氣,便是益出的這一部分,因為剛開始,只能煉化有限的自由,所以前期煉氣進步會比較慢。
除非加大攝入量,例如服用黃精,人參等天材地寶。
有了內力,打通經脈之后,人體攝入能量的效率會大幅度提升。
同時才有更多內力,去打通更多的經脈。
這里說的打通,其實是熟練,拓展的意思。
根據麻衣的說法,絕大多數人天生百脈俱通,要是不通,早就百病纏身了。
所以,打通經脈的過程,也是個馴服內力的過程。
或者說是一個用精神,浸染內力的過程。
當然了,這點麻衣并沒有給知小年說,當年自己師傅也沒說,都是他自己天資聰穎,自悟出來的。
所以他現在打算讓知小年也走一遍,自己得來的經驗,才更加深刻不是。
再說了,這小子記性不太好,現在說了,也沒什么用不是。
“那人們是怎么劃分實力的?”
知小年有些好奇,說了這么多,武學境界是怎么分的?
您老倒是說清楚點啊。
“哪來那么多劃分,見面打一架不就知道誰厲害了。”
這小子,毛還沒長齊呢,怎么腦海里盡想著這些事情?
想了想,難得這小子這么感興趣,還是粗略的說了一點。
“江湖上把內氣不生的,稱之為三流,開十二脈的,為二流,周身經脈打通,內力流轉自如的,稱為一流。”
“周天圓滿,再無精進的,稱之為絕頂,之后便是先天。”
瞥了一眼這聽的津津有味的小子,原本不打算繼續說的麻衣,想了想,還是解釋道:
“這都是他們的說法,我們只分先天后天……”
說到這,麻衣果斷不再說,要說起來,真是三歲沒了娘,說來話就長。
兩百年前的唐天寶三載(742),天降奇物,引出洛水玉龜。
當時兩者相互牽引,引發大范圍天地異象,可是牽動天下風云。
大唐東都留守調動洛陽禁軍,頂著一路襲擊,將兩件寶物押運回西京長安,風波才稍歇。
后來在道佛兩門的不斷請求下,玄宗改驪山行宮七圣殿為長生殿,誠邀道佛兩門高人共同參詳。
奈何剛有所獲,河東三鎮謀反,本以為小打小鬧。
沒想到不僅一路攻陷大唐BJ太原,東都洛陽,乃至連潼關都失守。
按理來說,就算如此也不耽誤道佛兩家高人研究,他們大可攜寶到其他地方繼續研究。
他們也是這么覺得的,可惜,最終寶物落戶地點有爭議。
樓觀道認為,還是觀中靠譜,提議把東西帶到觀星臺,不行也可以退往蜀中,兩全其美。
佛門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少林寺最穩。
天師道認為,龍虎山最穩當……
最終就是,大家相互防備,卻是被一群神秘人鉆了空子。
寶物遺失,他們上報玄宗,可玄宗只想著先逃跑保命,哪還顧得上這遠在天邊的長生,直接連奏章都沒到他手上,人早跑了。
等不到皇帝回復,叛軍就在山下,大家又都懷疑有內鬼。
由佛道兩家高人組成的研究小組,自然就不歡而散。
饒是如此,也不是說沒有成果。
佛門不知道,不過他們道門,卻是得到三份研究報告。
分別是《造化》、《先天》、《長生》三篇。
合稱《造化長生卷》,算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大致都是對先天,乃至先天之上的研究。
這場動亂,在他們圈子里也稱之為“長生劫”,這點略過不談。
研究認為,現在普遍認為的“先天”境界,并非真正的先天。
或者說是不完滿的先天,這點,麻衣自己已經得到證實,接下來的路,他還在摸索,都還沒個底,所以還是不說了。
要是自家徒弟有這個毅力和造化,到時候將《造化長生卷》傳給他,說不定能領悟出更好的。
當然,自己能不能等到這一天,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自家師父是怎么想的,知小年不知道,不過他說的這些,倒是知小年又想起了一些前世的東西。
這個發現讓他很是開心,開心,不是因為這熟悉感。
而是因為,他本以為丟失的東西,原來是可以找回的。
不對,這樣一來,與其說自己的記憶消失了,不如說是被封存了更準確一點。
想來也是,這點用師父說的身體是個容器的理論,也能解釋得通。
一個嬰兒的身體,怎么能承受一個成年人的思維。
這估計也是他那個時候特別嗜睡的原因吧,本來小孩攝入能量就少,睡眠可以有效節約能量,降低能耗。
嗯……不管是不是,反正他是信了。
相信以后他的記憶會恢復的……吧……
放下這些有的沒的,知小年結束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過上了天天訓練的苦日子。
百日筑基,可不是每天坐著不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嚴格遵守作息標準。
早上起床,先打滿半缸水,練習導引術,偶爾還要跟著兩名老道下地干活。
無聊的時候,還要跟著他們念誦道經。
不過這倒是讓知小年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那便是晚上睡覺之時,經常進去的那個,充滿書架的空間。
現在已經空出一半來了,而這空出來的一半,剛好能用來練習導引術。
之前他便覺得,這應該是自己的特殊能力。
可惜,來了這里,什么都做不了,以前只能在這書架之間,直接睡覺。
厲害吧,他早就發現這是夢里了,可無奈不知干嘛,只能睡覺。
這在夢里睡覺的操作,著實不多見,就連他師父他都沒敢說。
而今倒是還有另一個用處了,在夢里練習導引術……
剛開始沒什么感覺,只覺得熟練了不少,可慢慢的,他便發現,自己一但在那個夢里空間中,練習次數過多。
第二天起床之后,精神便會有些萎靡。
剛開始還只是以為是自己白天太累所致。
可要是自己沒有去那個夢境,或者是沒有在里邊練習導引術,只是單純的在里邊睡覺。
第二天精神照樣很旺盛。
這便證明,在里邊很重復練習,不是沒有代價的。
簡單來說就是,耗費精神力。
里邊是沒有什么時間感覺的,不過比外邊至少要慢的多。
這點剛開始之時并不明顯,畢竟那會兒還非常虛幻,他自己對自己的存在都不是不明感。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便發現,里邊越發真實,真實到他能躺在書架之間睡覺的地步。
直到現在,真實到可以在里邊練習導引術的地步,甚至還有些許感覺。
真是,越來越不像是夢境了……
當然了,有時候他不想進這個夢境空間也行,只要睡之前不想進,那就不會進。
原本這是隨機的,后來慢慢發現這個規律。
不過進這個空間睡覺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會做夢了。
要是不進,夢到什么那就隨機了,有時候餓夢也不是沒有,很餓很餓的那種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