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歌迷,都不會為周董的歌曲質量擔心。
雖然,哪怕是周董的歌曲,也有很多歌曲并沒有那么神,也沒有歌迷們想像的那么好聽。
再加上周董的歌曲,也不是所有人都欣賞得來的。
反正午高自己就是這樣,雖然他覺得周董的歌曲是有一些很好聽。
但是也就那么十幾二十首而已。
至于周董其他的歌曲,別看他的歌迷吹得神乎其神,但在午高看來也就那樣。
反正午高是欣賞不來的。
所以,直到穿越的時候,午高只是心里佩服周董的實力跟才華,但也不是周董的粉絲。
在午高的眼里,周董的歌曲,最好聽的,也就是那十幾二十首比較出名的歌曲,至于其他的歌曲,不提也罷。
就算周董的粉絲再怎么吹,午高也是欣賞不來。
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正常人還是比較多的。
不然的話,為什么剛好午高覺得好聽的那十幾二十首歌就是最出名的呢?
這不就是代表著,絕大多數人都覺得,也就這十幾二十首歌好聽么。
其他的歌曲,為什么沒有那么出名?
不就是在絕大多數人的眼里,這些歌曲他們欣賞不來么?
(各位周董是歌迷不要噴,雖然作者也承認周董在華語樂壇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他的歌曲也是獲獎無數,很多都很好聽,但是真正好聽的,能讓絕大多數人喜歡的歌曲,還真不多。當然了,這個所謂的不多,是相比較于是周董那龐大的歌曲數量來說。誰讓周董發表的歌曲太多了呢,這樣一來就讓他好聽的歌曲比例下降了不少。但是相比較其他歌手來說,周董是足以封神了,有哪個歌手能拿出那么多好聽的歌曲來?這也是周董在華語樂壇地位超然是原因。)
而午高現在也差不多是這情況,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所有創作出來的歌曲,幾乎都是一致的好評,也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喜歡。
但是,也有不少的歌迷,覺得午高的歌曲也就那樣,反正他們是欣賞不來。
這就像是古話說的那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娛文娛,歌曲也是文化方面的一部分。
在這方面,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或許這首歌在有些人眼里,是不可多得的神曲,但是在其他人眼里,卻是難聽得要死。
這就是欣賞的角度不一樣,不可能一首歌曲,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
畢竟這不像是武功,實力強就是強,不服就打一架,誰打不過,誰打得過,一目了然。
所以,在文化方面,只要能獲得絕大數人的認可,那就算成功了。
現在午高的所寫出來,不...是抄過來的歌曲,能獲得這么多人的認可,認為只要是午高寫出來的歌曲,那就絕對是經典。
這都是午高以前所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才華所導致的,讓所有人都覺得午高無所不能。
才會產生這樣的盲目自信。
好在,這一期的午高自然也不會讓大家失望。
因為這一期,午高所帶來的歌曲,就是一首周董的經典歌曲。
經典到只要是聽過的人,就沒有說不好聽的。
也是周董所有歌曲里面,為數不多的沒有爭議的歌曲。
隨著前面五位歌手全部表演完畢,上一期獲得第二名的午高,也緩緩地走上了舞臺。
伴隨著那動人的前奏響起,午高帶來的歌曲信息,也出現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
青花瓷
演唱:午高
作詞:午高
作曲:午高
編曲:午高
沒錯,這次午高拿出來的就是這首王炸。
可以說這首青花瓷是周董中國風歌曲中的神作,能與之媲美的歌曲,寥寥無幾。
可見午高為了能一舉建立中國風歌曲的標桿,下了多大的本錢。
不然的話,午高絕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在這個舞臺上拿出來這首經典的歌曲的。
這青花瓷是一首充滿書生飄逸氣息的周式中國風歌曲,延續了周董的《東風破》、《發如雪》、《千里之外》等中國風歌曲的“離恨”主題。
但它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仿佛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仿佛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
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匯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再加上使用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佳作。
這首歌實在是太經典了,不管是從曲調,還是歌詞上,都無可挑剔。
而這其中最大的功臣,自然要屬給好首歌填詞的方老師了。
方老師寫的歌有很多種風格,其中,中國風最為出眾,是少有的可以把中國的愛情風描繪的這么有詩意的人,給人一種很有意境的感覺,結合大自然、人、物,一起寫,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他的“三惹”“三怨”“三等”了。
“三惹”,就是出自這首《青花瓷》中“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雨打芭蕉葉,門環經過雨水長出了銅綠,就像我是因你而起,為你而終。
境唯美,把江南煙雨寫的如詩如畫,最后一句人稱代名詞,表達歌詞的主旨。
但是所有的光芒好像都被那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給覆蓋了,很少有小伙伴注意到。
“三怨”出自于周董的《蘭亭序》中,也是一首中國風歌曲。
“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若花怨蝶,你會怨著誰”相比于上一首不同這首歌主要表達的是不甘心,愛情中難免會有矛盾的產生,花跟蝴蝶本就相慰相依,花怨蝴蝶,而你怨的那個人,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