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正在吃宵夜的午高并不知情。
等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回到魔都之后了。
面對自己老公再次被罵上熱搜,楊詩妍也十分的氣氛,當即就要在微博上發言為午高站臺。
但是卻再次被午高給攔住了。
你們不是說我寫不出來嘛,你們不是覺得一人飲酒醉很牛掰嘛。
那我就寫一首更牛掰的,看你們到時候還有什么話說。
雖然,午高也覺得,那首一人飲酒醉確實挺燃的,跟地球上天佑的那首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于喜歡這種風格的人來說,確實算的上是一首神曲了。
但是,在這么多年過去了,地球上早就不知道出現多少好的作品了。
剛好午高就知道那么一首很正能量,很有意義的歌曲。
起碼比那些強行堆砌詞語來押韻,來刺激感官,事實上卻狗屁不通的喊麥歌曲要好太多了。
于是,午高就讓楊詩妍稍安勿躁,自己有辦法應對。
安撫好楊詩妍之后,午高就帶著她來到工作室,進入錄音室開始制作伴奏了。
很快,一首爆燃的伴奏就制作好了。
接下來,就是錄制了。
在午高那超強的唱功,跟完美的嗓音下,一首能讓人聽得血脈膨脹的喊麥歌曲就完成了。
于是,午高二話不說,就把這首剛剛錄好的歌曲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至于發到龍鱗音樂網上賺錢?
還是算了吧。
在午高的心里,喊麥真的不算是歌曲,就不去禍害人家音樂網站了。
哪怕他這首很正能量,也很有意義,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作品。
但是,午高還是不想把它當成音樂來發表。
好吧,其實午高自己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歌曲,或許在別人看來,這也是歌曲吧。
可午高就是覺得把它發到龍鱗音樂網上,用它來賺錢有點不合適。
那么,發到微博上免費給大家聽也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很快,午高的微博動態更新了。
午高:
有人說我寫不出來爆燃的喊麥?
對于那些文字垃圾,我不覺得有什么值得驕傲的。
也不知道我這首能不能入各位的法眼。
歡迎大家品鑒。
下面就是一段音頻,正是午高剛剛錄好的歌曲。
音頻的名字,就叫做《上下五千年》。
本來就以午高的微博作為戰場的人,在見到午高更新微博之后。
頓時就來了興致,想看看午高對此到底有什么要回應的。
很快,大家把午高的微博看了一遍,頓時就愣住了。
果然不出大家的所料,這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午高,還是那么剛。
你不是說我寫不出來嘛?
我不但寫出來了,速度也的快的一批。
現在我發出來了,你們都來鑒賞點評一下吧。
就是這么有底氣。
見到這樣的微博,不管是午高的粉絲,還是那些看熱鬧的路人,都十分期待,午高到底能次餓出來什么樣的歌曲。
而那些來噴午高的主播粉絲們,也在心里憋著一股氣,想要看看午高這家伙到底能寫出來些啥。
于是,一個個紛紛點開了那段接近五分鐘的音頻。
頓時,一段炸裂的前奏響起。
只是,這前奏才響了不到三秒鐘,就進入了正題,午高的聲音也大家的耳邊響起......
從傳說盤古開了天然后女媧造了神仙
而炎黃戰了在黃河邊才逐漸有了人煙
先有倉頡造字寫下了后羿射日
再有精衛展翅說的是古人有志
大禹治水在何處而三過家門不入
因為共工的怒斷了擎天的柱
那顆通天的樹倒下成了條路
我們一步一步在口中記錄
當神話謝幕真正的歷史才開始拉開帷幕
一段快節奏的說唱,好吧,也不知道是說唱,還是喊麥,或者說是歌曲響起,那歡快的節奏跟押韻歌詞,頓時就吸引住了所有的人。
這一段講述的是華夏文明的神話起源。
從盤古開天到女媧造人,再從倉頡造字到后羿射日,后面還有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把華夏的神話傳說做了一個簡單的講述。
雖然短短幾句話,但也讓大家都明白了華夏神話傳說的起承轉合。
對于華夏人來說,自然一聽就懂了。
隨著這一段的結束,下一段午高又用了另一種節奏......
自堯舜時到夏商
從取火又到麻桑
那年的四海八荒
到今日剩了殘光
就像上一段結尾唱的那樣,當神話謝幕,真正的歷史才開始拉開帷幕。
這一段講述的就是華夏最早的歷史,也是從三皇五帝時代到了夏朝。
中間華夏民族不但學會了鉆木取火,還發明用麻桑來織布做衣服。
直到最后一位人皇剩下最后的殘光......
當最后一位人皇
自鹿臺誓死不降
以尸骨鑄的高墻
不過是筆下兩行
這一段講述是最后一會人皇死后,從此,所有的統治者開始以天子自稱,商朝開始......
姜太公愿者上勾
便定了國號為周
此八百年來似無憂
卻分了百個春秋
只為了佳人一回眸
以烽火戲了諸侯
若問我要個理由
我想那必是溫柔
這一段自然說的是在姜太公的幫助下,商朝被滅,周朝的建立。
雖然周朝存在了八百年,看著很不錯,但是分封的太多了,給后面的春秋時期,上百個政權埋下了隱患,直到最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讓周朝覆滅。
春秋戰國五百年
這五百年的戰火連
昔日諸子百家言
今日已成了圣賢
看老子紫氣東來
對孔子以禮相懷
那百家經世之才
不盡被黃土而埋
時間到達春秋時期,上百個政權戰火連天,持續了五百年之久。
雖然昔日百家爭鳴,老子西出函谷關紫氣東來,孔子一生推崇禮法。
只可惜,這些圣人最后雖然流芳百世了,但也經不住時間的摧殘,哪怕是圣人,也最終化為一捧黃土。
臥薪嘗膽越王劍
南門立木金不欠
完璧歸趙回金殿
一曲離騷再難見
這一段就來到了戰國時期,其中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商鞅變法,還璧歸趙,還有屈原的那一曲離騷,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
車同軌書同文
萬里長城尚有痕
那古往今來第一人
可惜了未被封了神
那千古一帝
已自二世難續
問那長生何意啊
用了舉國之力
可王侯將相寧有種
到今日仍有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