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創性的傳動系統
- 我的黑科技會自己動
- 云流君
- 2149字
- 2023-03-13 00:00:00
“測試有結果了嗎?”
吉利老總,李有福直接視頻到集團的實驗室里面。
林云交過來的方案,他也有所耳聞,但仍有些荒謬的感覺。
如果說,是其他新技術,或者材料方面的突破,那李有福還不會如此失態。
可單純對機械傳導和電路設計動手腳,也能達到高性能的程度……那就有些天方夜譚了。
行駛在大街小巷的汽車,也不是那些玩具能相提并論的。
顯然,李有福也知道林云這個人,明白他在工程控制領域的成就,盡管這還沒有得到驗證。
不過更顯然的是,這有效驗證,很快就會出來。
委實天方夜譚。
正因為知道些現在的技術發展趨勢,所以李有福才會對這開歷史倒車,又偏偏還達到另類成就的杰出成果,而震撼無比。
更深層次的東西,李有福不懂,可是性能推進百分之十,這個數字讓他心馳搖曳。
吉利總部的核心實驗室。
主管技術的副總,還有首席專家工程師都已經到位。
“老楊,你看還要多久出結果,可行性怎么樣?”
于總神采奕奕地問道。
“單從設計角度,是足以開宗立派的,現在只是給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而已。于總你鉆研鉆研這些項目數據,就知道做得有多完善?!?
他們這些主管不懂技術,但首席專家楊工還能不明白嗎!
只是從傳動系統入手……在其它技術領域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完善綜合設計,確實是技術突破的有效方法。
就是這點,楊工做不到,哪怕集合集團所有的技術骨干。
創造,不是那么簡單的。
但從實行角度,楊工拿到手就看明白了。
傳動系統,核心功用是將發動機燒出來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各種驅動力。
不過一般傳動系統的概念,都會專注在減速變速、中斷傳動、差速作用上面。
另辟蹊徑,基于此讓燃油能量,獲得更高效的使用……不是說不可能,就是道理上行得通,實際上很難做到。
的確是天才般的設計。
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甚至連半軸都沒有大動,沿襲已有的器件。
就著這些垃圾器件提供的性能,竟然單純依靠不同齒輪和軸的變換組合,生生降低了原本能量傳導的大半損耗。
著實了不得。
優越的工程控制設計成果。
“楊工,于總,測試結果已經出來,各項參數均符合預計?!?
實驗室里面的工作人員,灰頭土臉地拿著一打資料,汗流浹背地跑了出來。
“好,全程保密,做好實物保存。結束這個案子,實驗室里每人年終獎都再翻三倍?!?
于總沒顧得上和楊工再討論技術細節,連忙跑去匯報。只要這汽車性能改善項目是可行的,那吉利的未來,絕不局限于世界五百強。
壟斷都不再是夢想!
“師傅,這項目是誰主導的?。俊?
實驗室里跑驗證,可不是那些搬磚苦力。
而是高學歷的,搬磚苦力!
問話的這個還是從江大出來的機械博士,不要看機械領域都很土,能到這里來的江大機械博士張陽,年薪有一百多萬。
可就算這個水平,張陽對這種程度的改善設計,也自認菜鳥一個。
那不是能供以學習的標桿。
而是真正天才的領域,讀書哪能讀出來創造力,娘胎里面沒帶出來……那怕是真的就很難后天養成了。
“誰主導的?”
楊工笑了笑,高深莫測。
“你之前不還給給我看了網上那兩個,飛行器的機械傳導設計嗎!”
其實吉利集團,也給林云發過offer,就是從打聽出來的本科背景來看,楊工并沒有給出多高的價碼。
本科學歷,多少有些拉低了薪資范圍,而且代表作的飛行器設計,也沒有太超群的亮點。
不過現在的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林云要真是愿意點頭過來的話,董事長不給點技術入股,都算是對人才的蔑視。
不,這種已經不能局限在人才的寬泛概念里面了。
那是有潛力跟愛迪生,瓦特,西門子談笑風生的發明家。
等到林云逝世以后,那都是有資格跟上面幾位大佬,寫在一行里面的。
……
“這還問我?”
李有福在浙江老家別墅里,暴跳如雷。
“趕緊進入洽談階段??!該申請專利就申請,該買斷就買斷。有可能的話,高薪把他聘請過來,待遇……我來談吧!”
過年這幾天,李有福也忙得很,不過在這種程度的技術突破面前。
那些交際,讓他們去死吧!
吉利發展到今天,雖然銷售策略上是薄利多銷,可若是能進入新勢力范疇,李有福也不介意來個完美轉型。
眼下,就是最好走的路子。
都已經被送到嘴邊了,李有福腦子不傻。
有福有福,當真是有福??!
“馬上安排私人飛機,遼省那邊是吧?再讓人準備林云的資料給我?!崩钣懈T趧e墅里走來走去,然后又道。
“那些接觸過項目的職員,立刻控制好,出個五倍的保密待遇,讓他們別亂說話?!?
“走!”
當機立斷,這才是從紅海里殺出來的知名企業家作風。
李有福平常是不顯山不漏水,甚至名聲也沒見得有多知名。
可實際上身為世界五百強集團的掌舵人,甚至在退休后還能做到對集團的遠程遙控,李有福的手腕心計,絕對是頂尖層次。
飛機上。
浙江這帶,是吉利集團的大本營,李有福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大開綠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有福研究了下林云的資料,皺起了眉頭。
“集團早就有紅頭文件,要大力挖掘具有潛力的年輕新星,這林云一開始就符合條件,他在機械領域的成就,對吉利未來都是有幫助的,為什么沒有及時接觸?”
面沉似水。
之前一段時間,李有福也很忙,沒有關注到網絡上的事情,否則見獵心喜之下,拋出橄欖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本來也是東北那邊的理工出身,有后輩人才涌出,能扶肯定會扶一把。
“董事長,這……”跟隨在側的青年秘書,冷汗馬上打濕后背,“有部分原因是集團人力工作沒到位?!?
“另外一部分,估計林云同學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相關影響,他出成果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秘書對此也叫苦不迭。
正常研發,哪有這樣一天一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