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姓的傳奇,文藝的夢(序一)
- 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文藝家訪談錄
- 葉彬松主編 王曉斌訪談
- 988字
- 2023-03-15 18:27:36
這些年有兩件小事給我印象極深,盡管這只是我身邊人的普通小事,但是時常會引發我的思考。
有一年暑假,上海親戚把孩子送到杭州,我下班回到家問妻子:“就孩子一個人來的?”妻子回答:“一起來的還有保姆,她剛到家放下行李就到斷橋去了。”這個揚州保姆從斷橋回來之后眉飛色舞地跟我聊西湖、聊斷橋、聊許仙白娘子。
外地一個中學語文老師到了杭州,我對他說:“我陪你到西湖走走。”他說:“謝謝!不用了。杭州和西湖我很熟悉。”我當時心里覺得十分詫異。
這兩件小事的主角都是外地人,令我不解的是為什么他們作為外地人感覺與杭州在情感上沒有任何的隔閡,與我們工作生活在這里的人并無兩樣?后來慢慢想明白了,這或許就是杭州的魅力吧!我發現凡是具有中文教育背景、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對杭州都十分熟悉。甚至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底色的東亞各地,對杭州、對西湖都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普通老百姓從戲曲和傳說中了解杭州,了解西湖;知識分子對杭州和西湖的詩詞非常熟悉,徜徉于湖山之間,觸景生景,詩詞名句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杭州通過中國大運河連接了大江南北,由山中小縣一躍成為“東南第一州”;杭州通過民間故事連接了普通老百姓,通過古典詩詞連接了知識分子,杭州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東方美學圣地。杭州的魅力在于文化,文化的魅力不是在于其擱在殿堂之上供人膜拜,而是在于傳承千年,歷久彌新。文化在杭州從來就不是一種擺設,而是城市的基因和發展的源泉,它像血液一樣流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城市發展中得到延續,獲得新生。
文化是底色,藝術是形式。杭州的文藝工作者不僅是杭州歷史文化的傳播者,而且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薪火傳人,他們在文化與受眾之間搭起溝通交流的橋梁。本書收錄的文藝工作者都長期活躍在文藝第一線,他們了解杭州,了解百姓,他們生活在市井煙火之中,與湖光山色朝夕相伴,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他們把對文化的熱愛、對城市的熱愛轉化為各種藝術語言,自覺地在追求真善美中成就藝術理想、實現藝術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文藝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
《杭州》雜志社社長、總編輯 林乃煉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