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桶金
- 傳說從九十年代開始
- 青銅釣師
- 2608字
- 2023-03-10 08:51:45
第二天一早,李凡就領著十來個小屁孩浩浩蕩蕩的朝老閆頭說的兩個水坑行去。
那水坑邊是一大片核桃林,邊上荒草遍地,水坑面積不到三百平,平時也沒人到這里捕魚,主要是沒大魚,水草多,還都是泥鰍。
泥鰍這東西在農村一點都不受歡迎,因為土腥味太重,雞鴨不吃,大人不要,很少有人去捉。
這兩個坑里泥鰍泛濫,就是拿個空罐頭瓶扔水里都能鉆進去幾條,還有就是個頭不太大,一兩個手指長就到頭,除了好這口的人,基本沒人捕捉。
“凡哥,咱們到這捉泥鰍啊,這東西你確定有人要?”
“就是就是,送人都沒人要吧,李凡,你要說捉這玩意,我一個人一天就能抓個四五斤?!?
“對啊,說好給錢的話,我們就真的捉啦,可不許反悔?!?
李凡小手一揮,“別廢話,一斤八毛,什么小魚小蝦泥鰍王八,什么都要,看到沒,彈簧秤我都帶了,明天我給我家親戚送去,回來就給你們發錢?!?
這群小屁孩聽到明天就能拿錢,一個個干勁十足,也不管水臟不臟,光著屁股就開始用各種自制工具開始捕魚。
一個個邊捉魚邊玩水,小水坑邊上笑聲震天,偶爾捉到一條稍微大點的都能引起一陣驚呼。
九十年代的時候,農村人絕大多數都沒什么經濟頭腦,基本沒人倒騰做小買賣,一個是怕被人說閑話,打漁摸蝦耽誤莊家,說成沒正事的二流子。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怕丟人,熟人看到在集市擺攤都不敢抬頭見人,在他們絕大多數人眼里,練攤賣貨的都不是什么好人,祖祖輩輩都是靠種地為生,再加上以前的習俗,都不愿意做生意。
也就兩個多小時,李凡準備的兩個水桶都裝的滿滿的,其中一大半都是泥鰍,還有些小河蝦。
李凡趁著大伙不注意,偷偷收進空間一桶,昨天跟老閆頭吃飯的時候李凡就已經試驗過,活魚也能收進密室,而且里面的時間類似靜止,東西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門別類,早上取出來收進去的兩條小魚還是活蹦亂跳的。
忙活到中午的時候,小伙伴們都沒了摸魚的興趣,主要是太枯燥,肚子也餓,都不想干活。
李凡也知道今天能讓這幫小子幫著捉魚,還沒有看見甜頭,干勁都不高,等明天見到錢之后那就不一樣了。
“好了,今天差不多了,就先這樣,把你們手里的魚給我過稱,咱們先散伙回家吃飯?!?
“先稱我的,我的多?!?
“我的也多,先來我的。”
“都別急啊,一個也剩不下,有多少我要多少?!?
“劉波,一共四斤六兩。”
“小二,五斤整?!?
“狗剩子,三斤七兩。”
“孫宇,五斤八兩?!?
……
“大伙看看,賬都記上啦,明天就按照這個給你們發錢?!?
孩子們都表示沒問題,帶著對明天的憧憬開始去河邊洗腳換衣服,三三兩兩的開始往家走。
李凡也餓的前胸貼后背,早上又是大碴粥,實在咽不下去。
打發走要幫著抬桶的孫宇,看著他們都見不到身影,李凡揮手把兩桶魚收進密室。
滿滿三桶魚,少說也有七八十斤,李凡清楚的記得,上輩子家里領著他到縣城看病,路過菜市場的時候魚販賣的泥鰍是八塊錢一斤,小河蝦六塊,雜魚兩塊,那時候就引得他爸爸這一陣驚呼,說真賺錢,回家也想趁著農閑去賣魚,可是回家后叨咕挺長時間也沒有付出行動去賣魚。
李凡心底的估算一下,這三桶魚都賣掉,少說也能賺個幾百。
這個年代的幾百塊,無疑是一筆巨款,他們全家一年的收成剩下來,不過也就是幾百罷了。
李凡心里美滋滋,有了先知先覺的條件,賺錢貌似也不難。
回到家里的時候,身上造的跟個泥猴一樣,挨了一頓臭罵之后,吃了兩個玉米餅,往炕上一躺,開始規劃這個暑假應該做什么。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買一輛小摩托,如果這年代能騎上一輛小摩托上學,那不知道會引起什么樣的轟動,無論走到哪都絕對是焦點。
第二天一大早,李凡就爬起來,到菜園摘了兩根黃瓜當早餐就出門往鎮子里趕。
他們村到鎮子里有十幾里路,步行大約得一個小時,李凡清楚的記得鎮子里有個小早市,一早會有小販收購魚蝦等農副產品。
家里沒有自行車,一個小孩子也不好張嘴借車子,只能步行,李凡到鎮子里的時候已經五點多。
早市早就開始,說是早市,實際上也就是一條不到百米的街道,兩邊有些賣魚賣菜的大爺大媽。
在早市中部就有兩個收魚的。
“大叔,泥鰍還有河蝦多錢一斤”
“小河蝦兩塊五一斤,泥鰍三塊,要賣的趕緊,有少要多少啦?!?
李凡連著問了兩個收水產的都是這價,心里大概有底。
找一個沒人注意的地方從空間中拿出三斤河蝦找魚販賣掉。
沒辦法,這東西鎮里根本賣不上價,也沒多少人買,只能到縣城才能賣上價去。
到縣城最早的客車是五點半,不賣點魚蝦兜里一個鋼镚都沒有,更別提坐車,賣魚之后馬上去趕車,李凡買了張票,找個位置就開始假寐。
鎮里到縣城的路坑坑洼洼,這一路差點沒把早上吃的黃瓜給顛出來,李凡到縣城趕緊就往早市趕去。
縣城的早市是七點半散市,鎮里到縣城小客車要走五十多分鐘,現在早市的人已經不太多。
早市的好位置都是有主的,根本沾不上,李凡也不介意,找了一個靠邊的位置就蹲下來。隨后用家里的破麻袋弄一個類似小帳篷的東西,然后趁人不注意拿出兩桶泥鰍開始販賣。
“走過路過莫錯過啦,賣魚啦,賣魚啦,新鮮的小泥鰍,只要七塊五一斤啦……”
李凡賣力的吆喝起來。
早上買菜的基本都是上點年紀的,或者家庭主婦,聽到這邊賣魚比早市攤位便宜,頓時就有不少來問價看看。
再加上李凡看著也就是十多歲的小孩,也都瞧個熱鬧,沒見過這么小的攤主。
“小朋友,你一個人來賣魚么?你家大人呢?沒在一起么?”一個六十多的大爺笑呵呵的問道。
“哦,不是我自己,我爸在別的地方送貨呢,這是放在這里,讓我照看一下,說是鍛煉鍛煉我?!崩罘惨桓毙〈笕说臉幼诱f道。
“行,小伙子,有出息,給大爺來兩斤泥鰍,會看稱么?”
“放心,我這不是第一次幫家里賣魚稱東西,保證給您老只多不少?!?
李凡拿出從家里順來的老式盤秤,抓過來一個皺巴巴的朔料袋就開始熟練的稱起來。
“二斤一兩,算您老二斤,我這來得晚,也算是剛開張,您老給十五就行?!?
老頭夸獎幾句李凡,看沒有缺斤少兩就爽快的掏錢。
做生意就是這么邪性,要么就無人問津,要么就忙的不可開交。
也就半個多小時,李凡三桶魚基本見底,一直到快散市手里還剩下三斤小雜魚和四五斤小河蝦沒處理掉。
早市里基本沒幾個人,估計是賣不掉。
李凡也不在意,收進密室空間,一樣不會死,下次來賣也肯定新鮮。
正巧這時來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姐,“哎哎小兄弟,別著急收攤,你這小魚小蝦怎么賣的?”
“蝦米五塊五,雜魚兩塊,包圓還能便宜點?!?
“行,我都要了,你秤下多少。”
李凡挺意外的,這一早上買東西的不是一兩斤,就是挑挑揀揀的,還真沒見到這么大方的主。
不禁抬頭看看是誰這么,要知道小三十塊錢的東西,可不是誰都能掏出來的。
當他抬頭的一瞬間,忽然愣住,居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