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麟湖陳生
- 我的鄰居聶小倩
- 蘇新山
- 2387字
- 2023-05-15 23:58:19
清晨的西湖有水氣彌漫,遠遠望去煙波浩渺,和平時相比,別有一番美妙景象。
邊上的萬文書院,也縈繞著淡淡薄霧...
陳墨虛打眼望去,只見這山中亭臺樓閣,清雅出塵,又有歷經歲月,而沉淀下來的厚重韻味。
兩人并肩走著,王七忍不住出聲贊嘆道:“阿墨,這書院不愧是江州第一學府!”
陳墨虛點頭稱是,畢竟他們要在這里待上兩三年,書院環境賞心悅目,那么人自然也會舒服一些。
“陳兄!王兄!”就在這時,身后有人喊道。
回頭望去,原來是祝文遠。
這人就是前幾天,一同參觀書院時的微胖士子,也喜愛看話本的那位。
當時結束后,已經互通過姓名。
“祝兄!”陳墨虛和王七都拱手見禮。
隨即三人一同走著,祝文遠和王七則不時熱烈討論著。
聊得是城內現在最火的話本《蛇姬報恩錄》《書生與花妖》《秀才和龍女》之類的。
在幾年前,沒有修行的時候,陳墨虛還是有和王七翻閱過不少神仙志怪話本。
但之后專注學業功課和修煉,就不怎么看了。
此時他在兩人身旁,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陳墨虛心里想著,要不晚上找王七拿幾本來瞅瞅?
他看向路上,只見那學生士子漸漸多了起來,都往書院山門匯聚而去,有童生也有秀才。
這很好辨認,童生主要身著灰衫,頭巾鞋靴無所謂。
而秀才則規制嚴謹,需頭戴玄色方巾,穿藍衫儒服,系腰帶,腳穿云履靴等等。
平時身著常服沒關系,但是進學上課,則必須穿戴齊整。
書院里甚至有專人負責記錄士子儀容衣著,畢竟這也是關乎禮數。
秀才們都是穿著同樣衣服,那么,身高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站在山門處的幾位助教,一眼就先看到了人群中那高大書生。
他們不禁稱贊,真是玉樹臨風,氣度斐然!
“魏兄,這就是那位十六歲的一等秀才,臨湖陳墨虛?”有助教開口問道。
魏剛當日帶領眾人參觀書院,對這陳秀才也印象深刻,他笑著點點頭:
“光憑這份英姿,將來進京殿試,探花郎是跑不了的...”
眾人紛紛笑著應和。
“說說笑笑,成何體統!”
就在這時,一聲嚴厲呵斥傳來。
是監院大人,魏剛等人頓時縮著脖子,噤若寒蟬!
沒辦法,這監院楊正苛向來不茍言笑,嚴厲示人,平日里最是講規矩禮數。
他懲罰起來,可是半點情面都不講。
可以說整個書院,除了山主和幾位教習,就沒有幾個不怕他的。
這時士子們陸續到達山門,加上監院在旁邊,助教們自然不敢再閑談。
一一查驗童生身份木牌,隨后放行通過。
這木牌是書院登記制作,方便管理。
似陳墨虛等秀才學生則是不用。
畢竟秀才自有朝廷頒下的鐵牌,而且本朝冒充秀才以上亦是抄家流放的重罪。
“嗯?”楊正苛也看到了人群里的高大書生,他前幾日聽聞書院來了個十六歲的一等秀才。
據說俊朗不凡,見到了就會認出來。
如今一看,果然是人中翹楚,出類拔萃!
監院暗自點頭,看來今年四大書院的茶會,他們萬文書院已經穩贏其中一局!
陳墨虛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被監院楊正苛記下,被選為之后某項比試的不二人選...
……
大家進了書院之后,童生們被幾個助教帶著,前往問學堂甲乙丙丁四院。
而本年新入的秀才,則是在敬圣橋下駐足,等候山主訓誡一番,以示勉勵。
山主即是書院院長,山長。
姓陸,名文楷,乃是兩朝元老,曾官拜一品太師、內殿大學士,兼領兵部尚書,御史臺中丞等等。
幾年前告老還鄉,后來受好友所托,于是出任萬文書院山主。
陳墨虛望向橋上,只見中間那位老爺子須發皆白,但卻身形挺直,看上去精神矍鑠,笑呵呵的模樣倒是很親切。
“肅靜!”
這時,山長身邊的一位中年儒士高聲喝道,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他眼神凌厲,環視著一眾秀才學子,竟令大家不敢直視,都紛紛避開目光。
楊正苛看向那高大書生時,卻發現這士子并無退卻,反而朝他欠身微禮,頓時心中暗贊。
君子行之以方,處之泰然,諸生都應該像這陳墨虛一樣坦坦蕩蕩。
老夫又不是什么吃人老虎,這別的學生怎么都那么怕我?
楊正苛不禁打量著高大書生,思忖著:
“這麟湖陳生,確實與諸人不同,幾年前訓誡新生時,即便是那鄭峻琦也不敢直視老夫。”
卻見這原本有些喧鬧的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老夫乃是監院楊正苛。”中年儒士自我介紹著,又繼續道:
“接下來眾生聽山主訓誡!不得喧嘩!”
楊正苛身為監院,平日里向來都是嚴厲示人,不茍言笑。
以至于私底下學生士子,甚至助教書辦們,都稱呼他為楊老虎...
“正苛,你就是太嚴肅。”須發皆白的老頭擺擺手,笑呵呵道:
“你看大家都不敢吱聲了。”
山主則是臉帶笑意,言語溫和,讓人如沐春風,心生親近。
“老夫陸文楷...”他看向一眾年輕學子,笑道:“老頭子我年紀大了,說久了累,你們聽著也煩...”
士子們見山主和善近人,言談風趣,頓時都放松下來。
陸文楷樂呵呵繼續說著:“多得也不講,只幾句...”
他笑道:“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學業功課,終究也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是蹉跎歲月還是奮進努力,結果如何也都是你們自己的選擇,
等以后老了之后,莫要懊惱后悔就好...”
陸文楷語氣平淡娓娓說著,就像鄰家老丈,他講得也不是什么高深道理。
什么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加官進爵,為了黎民百姓之類。
他只是簡單說著,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不要以后等老了想起來,才后悔當初沒有努力用功。
眾人肅然無聲,都感受到山主話里的殷殷之情,心中頓生敬仰。
陳墨虛也點頭,很是認可山主這個說法。
他雖然修真學道,可是功課學業,也從來沒落下過。
因為他自問不比別人聰明,唯有以勤補拙。
陸文楷說完朝眾人擺擺手,徑自先行離去。
陳墨虛等秀才學子紛紛作揖行禮,以表尊敬。
“好了!”楊正苛手里拿著書冊道:“接下來諸生分院!”
萬文書院中,童生在問學堂,秀才則是明文殿上課,各分甲乙丙丁四院。
今年共有兩百余位秀才進學,自然要看年齡成績,初步劃分。
以二十歲為分界線,如二十歲到二十五歲,大多分到甲乙院,二十五至三十,乙丙。
三十歲之上,基本都是在末等丁院了...
楊正苛點點頭,這書冊上,第一頁第一位就是這人,不出所料。
“麟湖陳墨虛!十六歲一等秀才,分往明文殿甲等院!”
“嘶!”
“什么!”
“真的有十六歲一等?我以為是謠傳!”
在場眾秀才學子,大部分不是和陳墨虛同一天報道的,自然都未曾知曉。
此時聽到監院點名,頓時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