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契丹崛起
-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
- 朝聞先生
- 3543字
- 2023-03-28 09:47:08
李存勖帶兵東征西討,整個河北,現在基本上已經歸了晉國了。
中原地區以北,一向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歷代沿襲。不過其中也常常會有一些變革,唐初的時候突厥最為強大,后來突厥分裂了,回鶻、奚族、契丹相繼稱雄,到了唐朝末年,契丹最為強盛。
契丹本來是鮮卑部落的一個別支,散居于黃河兩岸,趁著唐朝衰弱,逐漸地開始開疆拓土,成為了北方的強國。契丹國內分為8個部落,每部都有各自的酋長,稱為大人。八個部落曾經公推一人擔任領袖,統轄所有部落,任期是三年,三年到了再改選。到了唐末,正好是阿保機擔任這八部的領袖。
阿保機這個人善騎射,有智謀,曾經帶兵入塞,攻陷城池,擄走了很多中原的人民百姓。然后讓他們開荒土地,進行農業生產。農業種植比畜牧業要穩定,沒過幾年,糧食大豐收,契丹的人丁更加興旺。阿保機又興建城池集市,大搞基本建設,仿照中原幽州的制度設置官吏。他新建的這個城池稱為漢城,這些漢人就居住在這里,慢慢地安定下來,也就不再想回歸中原了。
阿保機聽這些漢人說,中原的君主一向是世襲的,阿保機覺得這個好,所以他也不愿意再遵行三年一任的慣例了,到時候還要改選,太麻煩了,競選還得花錢。就這樣稀里糊涂地過了9年,其他部落的大人對此都很不滿意,本來是輪流坐莊嘛,你怎么坐在上面不下來了。于是阿保機就通告各部落說:“我在任9年,所得到的漢人不下好幾萬,目前他們都住在漢城。我現在想自己獨立出去,做漢城的首領,不再管你們各部的事了,你們覺得怎么樣?”各部的大人當然都同意,于是阿保機就遷居到了漢城,開始制造兵器,演練士卒,四面出擊,攻城略地。
黨項人居住在漢城的西邊,阿保機就帶兵前去攻打,想要占領黨項人的土地,不料東方的室韋部竟然趁機來偷襲漢城,城里的老百姓聽到消息后都非常驚慌,偏偏這時候出了個女英雄,她披掛上馬,號召大家跟隨她開城迎戰,結果居然打敗了室韋部的軍隊,一直追了20多里地,斬獲無數,這才收兵回城。這位女英雄,就是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
述律平本來是回鶻人,回鶻就是現在維吾爾族的祖先。述律平長得身高面白,有勇有謀。阿保機統兵御眾常常是述律平私下里給他出主意,居然屢建奇功,這次阿保機西攻黨項,留下她在漢城看家,她日夜戒備,最終從容破敵,等到阿保機得到消息趕回來,敵人已經被打敗逃走了,漢城安然無恙。
漢城在炭山的西南部,盛產鹽和鐵,所出產的食鹽往往會分給其他各部,述律平為阿保機出謀劃策,讓他以此為借口,召集各部落的大人,把他們聚在一起,然后一網打盡,全部消滅掉。
阿保機覺得她老婆這個主意很好,于是就派遣使者,去見各部的大人,跟他們說:“我有鹽池,你們各部落得了我的鹽,難道不知道有我這個主人嗎?怎么也不來感謝我?”各部落的大人們一聽,都覺得人家說的對,是應該好好謝謝阿保機。于是大伙都牽著牛載著酒,親自來到漢城,和阿保機在鹽池邊相會。阿保機設宴款待,等酒喝的差不多了,他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兩邊伏兵四起,拿著刀一陣亂砍,把這幾位大人全給殺了。阿保機立刻分兵前往八部,八部都沒了首領,群龍無首,不敢抵抗,只好俯首聽令。愿意擁戴阿保機為國主。于是阿保機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迅速崛起。
當時晉王李克用聽說朱溫要篡位,就打算對他進行一番聲討,因此想要聯絡契丹作自己的幫手,他就派了人去約阿保機,想要跟他結盟,阿保機率兵30萬來跟李克用匯合,到了云州東城,就是現在的山西大同那一帶,李克用把他迎接進去,設宴款待,兩個人一起開懷暢飲,還結為兄弟,約好了一起舉兵去打朱溫,臨別的時候李克用贈送了豐厚的禮物給阿保機,阿保機也以駿馬千匹作為回禮。沒想到朱溫篡位以后,阿保機竟然背信棄義,自食其言,立刻就派了手下的官員去見朱溫,獻上名馬貂皮,還請求朱溫冊封自己。朱溫也派了使者回訪,還說讓他去消滅晉陽的李克用,然后才能給他冊封,并且還答應他,雙方可以結為甥舅之國,就是外甥跟舅舅的關系。你想李克用得到這些消息能不生氣嗎?能不痛恨這個阿保機嗎?所以李克用臨死之前交給兒子李存勖的三支箭當中,其中有一支就是囑咐他要剿滅契丹。
李存勖接了他老爸的班以后,因為要先對付河北,所以不便和契丹立刻撕破臉,因此就給契丹人寫了封信,信里仍然稱阿保機為叔父,稱述律平為叔母。等到李存勖攻打幽州的時候,燕王劉守光派自己的參軍韓延徽去契丹求救兵,阿保機直接給拒絕了。而且還留住韓延徽,讓他做自己的臣子。韓延徽拒不下拜,惹到阿保機非常生氣,就罰他去喂牛養馬。
韓延徽雖然犟的要死,但是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慧眼識人,她認為韓延徽這個人不一般,了不起,就勸阿保機說:“韓延徽很有氣節,不肯屈服,正是當今的賢士,如果能好好待他,他應該能夠為我所用,你怎么能讓他去做這些下賤的差役呢?”我們古人把一個人的德行看的是非常重的,你有沒有才能先放到一邊,你德行好,有氣節,我就覺得你值得被尊重,我就想用你。
于是阿保機又重新把韓彥徽請進來,讓他坐在自己身邊,跟他談論軍國大事。韓延徽對答如流,阿保機大喜:我老婆果然沒看錯人,將韓延徽奉為上賓,任命他做自己的謀主。韓延徽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它也很感激阿保機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于是就竭盡全力幫他謀劃,教他排兵布陣,甚至幫他發動侵略戰爭,收服了黨項和室韋等各部落,又幫著契丹人制定文字和禮儀。當時漢人整體文化水平要高于周邊的少數民族,阿保機本身也想學習漢人的統治辦法,改變契丹的面貌。
韓延徽還給契丹設置了一套行政官僚體制,一切法度都是番漢參半,也就是說,有些是學習借鑒了中原王朝的體制,也有一些是自創的,并且尊阿保機為契丹皇帝。阿保機自稱天皇王,讓自己的妻子述律平稱天王皇后,然后改元天贊,就用自己所居之處的地名為姓,叫做世里,漢語翻譯過來就是耶律。另外呢,他還在漢城的北方修造了王宮城郭,稱為上京,四周修筑高樓,作為登高眺望休息觀景的休閑區。這個上京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它的遺址在現在的內蒙古境內。風俗方面,契丹崇拜太陽和鬼神,每個月朔望之日,就是初一和十五十六月圓之日,契丹人必定要向東禮拜太陽,所以,阿保機臨朝視事的時候,也曾經面向東方稱尊,這是公元916年的事兒。
................
知識卡片:
本集中提到一個神秘的少數民族:室韋,這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很多朋友估計都沒聽說過,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在秦漢時期,遼寧省的遼陽境內有一座“室偽山”,據說這個民族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也有人認為室韋是鮮卑的別稱,出自鮮卑的宇文部,是東胡的后裔,這和契丹是一個祖宗,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分析,室韋很可能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共同體,而是一個多源的民族綜合體。
室韋和契丹以興安嶺為界,南部是契丹,北部就是室韋,他們的居住地就在今天的黑龍江中上游兩岸,以及嫩江流域。各部的首領叫做“莫賀咄”,互相之間不相統屬。
“室韋”的內部又分為南、北室韋、深末怛室韋、缽室韋、大室韋。南、北室韋比較闊,日常就是狩獵、捕魚、種地,用獸皮和中原交換東西。深末怛室韋、缽室韋和大室韋生活的地方在俄羅斯境內,基本上屬于野人狀態,話都不怎么會說。
南室韋漸漸地分成了25個部落,游牧民族所有的家當都在大車上,一輛車經常需要四、五頭牛拉。室韋的女子喜歡在頭上戴“赤珠”,這是一種紅色的玉石,“赤珠”戴得多,大家就認為這家人富有而且尊貴,有點像漢人帶了一手的金戒指。
室韋人結婚以后,男人要先住在丈母娘家。等到妻子懷孕以后,夫婦雙方才能一起搬到男子家。他們的喪葬習俗也比較奇葩,死者的尸體不是埋到土里,而是先放在樹上,生前騎的馬要被殺掉,再挑一兩件重要的衣物燒了。三年以后,才能火化遺體。
室韋人因為人口少,假如父兄叔伯死了,后媽、嬸子、嫂子都能娶回家去,一方面讓這些寡婦們不至于沒人管,餓死凍死,另一方面也能繼續給家族生小孩,繁衍后代。這種情況稱為收繼婚制,也叫轉房婚,西方稱為利未婚,歐洲、亞洲等地古代都有這種情況,漢族在儒家興起之后,基本上就拒絕接受這種婚姻方式了,不過在少數民族地區,這種情況還一直持續著。
從公元5世紀,北魏的時候,室韋部開始和中原有了交集,北魏的史籍中也開始有了關于室韋部的記載。室韋部曾經派使者向隋朝上貢,跟唐朝的關系就更為密切了,不時地派使者給唐朝送禮,接受唐朝授予的官職。唐朝還專門建立了室韋都督府,任命室韋部的首領為大都督或者都督。唐玄宗在位的時候,室韋歸平盧節度使統轄。室韋都督府轄區包括今天的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往北到外興安嶺一帶,轄區內有二十幾個部落,人口在十五萬以上。
五代時期,室韋部逐漸被契丹人吞并融合,室韋都督府也跟著解體了,前后存在了大約一百多年。進入11世紀后,史書上就沒有關于室韋的記載了。
室韋被認為是蒙古族的發祥源頭之一,如今在中國的最北邊,內蒙古的額爾古納河畔還有個室韋小鎮,現在已經成了著名的網紅旅游打卡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