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拒絕以鹽代錢
- 鹽販狂飆:野性崛起,皇帝慌了!
- 泉釋一切
- 2809字
- 2023-03-08 22:31:12
說實話,伏湶也沒把握能夠讓那四艘船的漁家,能夠同意他以鹽代錢的要求。
畢竟,鹽雖然是生活必須品,但比起錢財來說,在物品價值屬性上面,還是差了一些。
特別是對漁民這一特殊群體而言,價值更差。
終究,大宋朝的漁民,不是后世的漁民,為了子孫上學結婚這些需求,需要上岸。
大宋朝的漁民,真的是一年四季,都住在船上的,把船當家的。
他們由于常年住在船上,不經常上岸,靠水生活,因此對于像鹽、鐵、布匹這些在古代時,能夠以物換物的生活必需品,其實需求不多。
就比如,漁民經常吃河鮮海鮮,這就導致他們對于鹽的需求少。
而他們在船上捕魚,要忍受風吹雨淋,河水、海水還經常打濕他們的衣服鞋子,這就導致他們的衣服鞋子被腐蝕磨損,比正常人更加嚴重。
可漁民基本不富裕,畢竟古代捕撈技術有限,這就導致他們衣服壞了,不可能一直換新衣服,因此很多漁民平時都是穿著打了各種補丁的衣服,只保留幾件好的衣服,壓在箱底,等到在重要的場合,需要的時候再穿。
很多漁民家的小孩子,可能到成年時候,穿的都是家里滿是補丁的舊衣服,并且,由于不經常上岸,可能一雙鞋子都沒穿過。
這就導致漁民們對于布匹的需求也低,至于鐵和其它東西,那就更低了,畢竟他們又不種地,家里買個魚叉、漁網之類的,就能夠幾代人使用。
因此,想要讓他們同意以物換物,那是非常困難的,終究,他們本身對鹽鐵布匹這些東西的需求就少,而且也很少上岸去采買東西。
再加上他們在船上,經常容易碰到水,而鹽鐵布匹這些東西,遇水之后,更容易損壞,他們因此自然不會輕易同意以物換物的。
諸般原因,導致那四戶漁家的漁民們,可以不吃鹽生活,但他們的手里面,絕對不能沒有錢。
故而,孫鶴在把那四戶漁家的漁民們召集起來,并把伏湶的提議告訴他們之后,卻是并沒有直接就得到他們的同意。
雙方連運鹽的報酬價格都沒有談好,就被那四戶漁家的漁民們,給拒絕了。
“孫二,要不是看在你是咱們楚州漁家人的份上,我們也不會來幫你運鹽,做這可能會被殺頭的事情的。可你現在要我們答應拿鹽來抵錢,這不明顯是在坑我們嗎?”
“就是!孫二,你做事可不能沒有良心!剛才你找了那么多戶的漁家人,就只有我們四戶愿意駕船幫你運這些私鹽!現在,你答應我們的銀錢不給我們,還要讓我們拿鹽抵賬,你這是在不守信用!你別忘了你自己本身也是漁民,咱們漁家人可不能坑漁家人啊!”
“是啊!孫二,你可不能壞了規矩!你們要是不給我們銀錢,那我們現在就走,不提著腦袋,冒著危險,幫你們運這些私鹽了!”
……
四戶漁家的漁民們,你一言他一語的責怪孫二不守規矩信用,坑他們,言辭激烈。
同是楚州漁家出身,即使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之前并沒見過孫鶴,但也聽過孫鶴家的名聲,知道孫鶴在家里排行老二,因此稱呼他為“孫二”。
面對眾人的責怪,孫鶴自知他自己確實理虧,有些招架不住。
“諸位哥哥,不是我不守信用,壞了規矩。”
“我家伏湶哥哥不是說了,他愿意拿鹽出來,給你們抵錢了嗎?而且他還愿意多給你們一些鹽,這年頭,官鹽賣得那么貴,你們拿了這些鹽,隨便找自己親戚朋友,以低于官鹽的價格賣出去,相信很快就能賺回你們需要的銀錢的,甚至于,你們賺到的銀錢,還可能更多!”
“況且,就算你們沒賣出去,我家伏湶哥哥不也是說了,等風頭過了后,他會再和你們聯絡,來回購你們手里的鹽的。這么看來,你們其實根本就沒有被坑的,好不好?”
為了說服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幫忙,孫鶴不得不努力勸說著。
然而,這依舊沒有效果。
“你說得好聽!我們又不是你們,敢提著腦袋販賣私鹽!朝廷明令禁止私人販鹽,我們可不敢跟朝廷對著干。要是我們販私鹽被朝廷查到的話,那我們說不得要掉腦袋的,就算運氣好,大難不死,我們至不濟也要被刺字發配的!”
“是啊!你當我們是你們這些私鹽販子,敢賣鹽給別人嗎?你真的給我們那么多鹽的話,那我們也只能在自家吃而已,可不敢往外賣!可我們家里面,哪里有那么多張嘴,要吃那么多鹽啊?”
“趕緊的吧!孫二,給我們一句痛快話!你們給不了銀錢的話,那我們就走了!”
……
任憑孫鶴如何勸說,他也說服不了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
其實,別看伏湶的提議里面,給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運鹽的條件,提得很誘人,甚至連回購他們賣不出去的鹽,都考慮好了。
但這其中,也是也陷阱的。
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盡管膽大,能夠為了銀錢,就敢過來幫伏湶運私鹽,但他們也不是傻子,會被伏湶許諾的利益蒙住雙眼,看不到伏湶給他們的提議里面,對他們不利的東西。
首先,如果他們拿了伏湶多給的鹽,然后賣給親戚朋友的話,那他們也就犯了大宋禁止私人販鹽的法律,和伏湶這伙人一樣,成了私鹽販子了。
到時候,他們可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由于販賣私鹽,惹上什么禍事來。
另外一點,就是他們也不覺得他們拿鹽抵錢的話,真的能夠把那些鹽都賣掉。
終究,哪怕在如今的大宋,鹽真的很精貴。
尤其是官鹽,不僅昂貴,而且質量還不好。
但他們一時之間,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鹽,就算他們冒著危險,賣給親戚朋友,顯然一時之間,他們也不可能賣得了太多的。
除非他們愿意冒著更大的危險,去賣給其他陌生人,否則是很難賣出去的。
至于伏湶承諾的以后會把他們手里的鹽都買回來,這種大餅可不會讓他們相信的。
他們也不傻,可不會覺得伏湶這伙私鹽販子,以后在朝廷的追捕下,能有多大的希望活下去。
今夜,五艘船上的巡檢司官兵,全都死在了伏湶這伙人的手下。
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再怎么樣,也會明白今夜之后,伏湶這伙人肯定會面臨大宋朝廷的追捕的。
唯一能讓伏湶這伙人,逃避朝廷追捕的可能,那就是他們能把有關于他們的痕跡收拾的好,不讓朝廷知道是他們做的這件事情。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最起碼,現在他們這四戶漁家的漁民們,已經知道是伏湶這伙人殺了巡檢司的人了。
因此,他們來見伏湶這伙私鹽販子時,其實一直都特別注意伏湶等人的動靜。
一旦情況不對,那他們肯定駕船離開。
盡管有孫鶴這個出身漁家的人在,為他們和伏湶牽線搭橋,但他們也不會完全相信孫鶴的。
孫鶴和這四戶漁民談不攏,沒有辦法,只能把實情告訴伏湶,讓伏湶做決定該怎么辦。
伏湶知道這情況之后,立即就讓孫鶴帶那四戶漁民過來見他。
只是,那四戶漁民并不同意離開他們的船,到伏湶的船上,來見伏湶。
他們只愿意在他們的船上,和伏湶見面。
究其原因,自然是他們擔心上了伏湶這伙私鹽販子的船上之后,會被伏湶等人控制。
到時候,他們就算做好的逃跑的準備,那也根本就逃不了了。
而如果讓伏湶來他們的船上見他們的話,顯然又讓他們的安全多了一層保證。
倘若出現什么意外情況,那他們完全可以把伏湶控制在他們的船上,從而讓得伏湶手下的私鹽販子,到時候不敢對他們動手。
他們并不知道伏湶這伙私鹽販子的原本的頭目周元已經身死,伏湶只是巧借時機,暫時控制了這伙販賣私鹽的組織而已。
否則,他們肯定就不會如此謹慎了。
終究,這伙私鹽販子,只是暫時聽命伏湶而已,一旦出現特殊情況,那他們說不定就會內訌,能不能為了救伏湶而拼命,那都是未知之數。
而為了讓這四戶漁家的漁民愿意幫他運鹽,伏湶也是不得不親自出面,和他們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