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領軍人物
- 超能科技:開局一顆超級電池
- 抖膽
- 2105字
- 2023-03-23 23:52:18
剛才這一槍,威力已經堪比12.7mm口徑步槍。
換成連發模式,還會有什么驚喜?
這下幾人都來了興致。
包括秦閑,他也沒有親自使用過這種模式。
郭達森按照提示,將一顆按鈕旋轉半圈,再次對準了倒下去的水泥電線桿。
滋~
與上次不同,郭達森扣動扳機后,手指就保持不動。
從槍口射出的紅色激光,現在變成了一條筆直的紅色絲帶,穩穩的照射在倒地的電線桿上。
噼里啪啦!
水泥材質的電線桿,但凡被照射住的區域,瞬間被高溫炙烤,不斷地炸裂起來。
郭達森微微移動槍口,激光開始慢慢移動,爆裂聲也不斷傳來,一小會兒,這根倒地的電線桿就被照射成一堆粉末。
震撼!驚喜!意外……
小心撫摸著這把全新武器,姜士成和謝旭心中百感交集。
“還是由我來介紹下吧。”
確信新裝備已經打動了兩人的心,秦閑這才認真介紹起來。
“第一代激光武器,長一米,重量15KG,最高瞬時功率50kw,有效射程2㎞,續航的話,單發模式可發射3000次,連發模式可連續使用1分鐘。”
“它的優點很明顯,噪音小,無后坐力,上手簡單,就像我老表沒有任何經驗,也能輕松完成擊殺任務。”
“使用范圍很廣,因為速度快,可用于對人物,車輛,裝甲,低空飛行目標的攔截!”
“它的擴產性非常好,能安裝在裝甲車,直升機,戰艦甚至戰機上,也可以使用通過更換電池,或者連接機載能源來增加使用續航……”
……
優點!
全是優點!
姜士成都想打報告,將基層的槍械全換成這玩意兒。
謝旭更是產生了信念動搖,機械的東西,終究要被電氣取代?他甚至有了放棄手里重機槍項目的想法。
有了這玩意兒,還要啥機槍啊?
“小秦,這東西的故障率如何呢?”
故障率高低指標就是士兵生命,若是不穩定,即便性能再好,也不會有戰士愿意使用。
“故障率還好,我們估算過,低于0.003%!”秦閑回答道。
“這么低!”
謝旭無話可說了,他們131型自動步槍的故障率才0.02%,業界頂級水平,可這激光武器卻僅僅是它們的1/10。
姜士成現在看這玩具,越看越順眼。
“說的這么好,就沒有缺點嗎?”
秦閑道:“怎么沒有,貴啊!這槍的零部件現在還不能批量生產,即便量產,我估計單價不會低于1萬龍幣!”
“1萬龍幣就貴?特么的有多少我要多少!”
姜士成直接爆粗口。
秦閑這家伙果然是個門外漢。
這種激光槍,即能當狙擊槍使用,又能當重機槍火力壓制。
最重要的,它不浪費子彈,并且指哪打哪兒,也不浪費訓練時間,可直接上手。
簡直就是軍中神器。
“你小子啊,什么都不懂,還是和博士多學學軍工知識吧!”
姜士成急性子又犯了,“趕緊的,想辦法把它量產!”
“二叔,這是軍械,還是交給謝工吧,這以后開發和改進,總得有專業的人士跟進吧?”
“這個……”謝旭很為難,“這純屬電氣知識了,對我來說已經算跨行了呀!”
“你怕個球啊!你當年才多大?還不是帶頭把咱們的輕武器研發系統給完善了,不懂就學,再點找懂這方面的人幫忙,你是武器專家,由你把控好方向就行!”姜士成勸道。
“沒錯,我想整個龍國除了您,沒有誰能挑這個擔子了。我們這兒有整套技術資料,就連最核心的激光發生器,我們也有其制造原理和生產設備圖紙,你想辦法吸收消化就行,至于不懂的,隨時問我!”秦閑說道。
“連生產技術也有?”謝旭睜大眼睛,“那這個擔子,我非挑下不可了!”
謝旭當即就答應下來。
得到了新的軍工技術,姜士成心里美的,拉上秦閑又回去喝上了幾杯。
“二叔,這研發費用,能不能報銷啊?”
喝酒正酣時,秦閑忽然唯唯諾諾地問道。
“你小子啊,怎么就知道錢?”
姜士成不爽地說了他一句,接著點頭道:“不過你算是為國貢獻,上面絕對不會虧待你的。回去我就給申請,這10億研發費用,我一分不少給你要到!”
“那謝謝二叔了,10億用不著,給2億就行了。”秦閑說道。
之前說10億,也只是想讓他們重視這技術而已,這真要給這么多,他心里面也抗拒的。
“瞧瞧,這小子,有覺悟啊!”
謝旭趕緊端起一杯啤酒,“小秦,我這人這輩子敬佩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一個,技術,人品沒得說!”
謝旭一飲而盡,秦閑不敢怠慢,恭謹回敬,開始了無休止的推杯換盞……
一晃,一個月時間過去。
高新區的辦公樓已經裝修完畢,人員也開始陸續入住。
秦閑作為公司老板,挑了間7樓靠湖的辦公室。
芯片的事情,李華明那邊還沒有回復,說是因為近期騙補事件,上面對這種事情更為慎重。
至于其余電子技術的研究人員,秦閑通過李華明的介紹,從各個大廠挖了不少人,總人數達到了200人。
他們分為幾個方向,分別由不同的行業帶頭人帶隊,研究方向非常明確,就是智能寵物的電子器件的研發設計。
與其說是研發,倒不如說是逆向工程,因為但凡卡住的關鍵技術,他們老板都能拿出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仿佛是未仆先知。
秦閑給了他們一個巨人肩膀,這些人能走多快站多高,就看自己的水平了。
郭達森那邊,已經簽了幾個材料研究方面的團隊,總人數大概有80人左右,只是在生物材料領域,還沒有帶領團隊的領軍人物。
主要是這行頂尖人才本來就少,留住他們的公司待遇也特別高,除非開出天價,否則很難打動他們跳槽。
今天傳來一個好消息,郭達森的好搭檔鄭燕,前不久聯系上一個行業TOP10的人物,研究特種材料的專家趙平洋。
此人很高傲,之前郭達森兩人想與之見面,都被他斷然拒絕,今天他終于開出了條件,說可以給個機會,就是讓他們的老板親自去找他面談。
見面的地方,在市中心一處咖啡館,秦閑提前十分鐘,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