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孫浮生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是繼續硬著頭皮走下去還是放棄重新開始。
想繼續下去就要解決活人意識互相對抗的問題。
而放棄則是會讓前面的努力全部白費。
最后在糾結了三天后決定繼續試驗下去。
這次沒有急著疊加活人意識而是先轉頭增強鬼獄的靈異。
希望借助靈異的壓迫讓活人意識團結起來不在相互對抗。
試驗的結果可以說是好的,但對于最終結果卻沒多大幫助。
在增強靈異后確實讓活人意識間的對抗減輕了。
這就像是在沒有外界危機的時候人總是會勾心斗角爾虞我詐。
只有面對危機時才會團結起來。
這就是人性。
可是隨著靈異的增強卻讓保持不變的活人意識對厲鬼本能的影響力下降。
這回導致最后只會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厲鬼。
而不是一個有著人的意識與情感的厲鬼。
前者只會更加想方設法的殺死所有人,后者則是會保護人類不被滅絕。
可是只要稍稍放松對靈異的加強活人意識隨著疊加又再次進入互相對抗的狀態。
到了這一步已經基本宣告第二次試驗再次失敗。
而制造出來的鬼獄也被孫浮生肢解掉了,當成一個關押保存厲鬼的地方。
第二次的失敗讓他更加清楚的認知到想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靈異復蘇究竟有多困難。
經歷兩次失敗的孫浮生手中的靈異道具與厲鬼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只能再次游走在各個靈異之地和現世中收集需要的靈異道具。
在他瘋狂的收集靈異道具下導致靈異圈中靈異道具的價值直接持續狂飆。
在感覺手中的道具已經差不多夠用一陣子后便停止了繼續收集靈異道具。
此時他手里的靈異道具比較實用的都差不多有一百多個。
這其中有不少都是他在收集靈異道具是遇到的厲鬼。
在關押后將厲鬼制作成靈異道具。
其實當自身的靈異足夠強后想要制作靈異道具并沒有想象中的困難。
靈異道具本質還是厲鬼,只是被強行關押并壓制到即將死機的的狀態。
原著中楊間就曾用自己的鬼蜮將騙人鬼制作成一個項鏈形狀的靈異道具。
而之所以民國時期不曾大規模制造靈異道具以此對抗靈異復蘇完全是因為假如自身的靈異不夠強而去貿然使用靈異道具只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這點可以參考楊間在使用完騙人鬼項鏈后,在其即將重新復蘇時再次用鬼蜮將騙人鬼重新壓制成即將死機的狀態。
在這個顧慮下民國時期甚至更早以前都沒人大規模制造靈異道具。
而想如同楊間后期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靈異道具就必須具備強大的靈異。
可是當自身的靈異強大后能產生幫助的靈異道具就更加少了。
這也是靈異道具沒有泛濫的原因之一。
畢竟沒人會去制作一個對自己無用讓別人用還極容易產生危害的東西。
更別說大規模的制作。
所以孫浮生也算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主動的去大規模制作靈異道具的頂尖馭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