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開發新品

  • 農家女種田致富忙
  • 免費烈酒
  • 2873字
  • 2023-03-18 16:00:00

回到家,余谷把大姐放在自己的床上,小心地將被子掖好。

余二嫂忙燃起炭爐,放在床邊,又去熬藥。

小心照顧了半日,余大姐才悠悠醒轉,意識到自己在余家,余大姐慌忙要起身:“這怎么得了?王家該鬧了。”

“由他們吧。”

余大姐嘆氣道:“王喜平日性子雖和善,這孩子也沒了,我又回娘家,只怕輕易不會來接我。”說到孩子沒了,她的表情也并沒有多大波瀾,只是眼角默默涌出淚來。

這十二個時辰她一個人在那房里,先是坐在凳子上,覺得那孩子在身體里鬧騰,只是長久生不下來,她自己漸漸沒了力氣,只能躺在床上,這孩子似乎也漸漸不動了。她恨,恨自己沒用,恨王喜沒用,恨王喜的娘太無情。隨著疼痛她忍不住大哭,可漸漸的哭也沒了力氣,這恨就好像變成一根刺,深深扎進她的心,她也就哭喊不出聲來了。

她很想這孩子活下來,但她知道,連她自己的性命也難保。只能認命吧,這輩子她的命就是苦,還有什么辦法呢?

余昭震驚了,瘋了吧,孩子都被害沒了,自己差點沒把命搭上,她怎么還想著王家人來接?

余谷只是嘆氣,不愿意說什么,怕在姐姐的傷口上撒鹽。

余二嫂坐在床邊,握著余大姐的手:“姐,你別擔心,只管養自己的身體,以后的事,以后再說。”

余大姐點了點頭,閉上眼,眼淚止不住的流。

余二嫂把旁邊的空屋收拾出來,讓余谷帶著余昭和余糧睡。自己則在這邊屋子照顧大姐。

余谷擺手:“家里沒有多的被子了,這寒冬臘月的,你可怎么熬?還是我在這邊照顧姐姐吧,這邊至少有炭火,我晚上不睡就是了。明兒再到那屋里睡去。”

“大姐到底剛剛生產完,你在這不方便。去吧,明兒白天你再替我。”

余大姐的幾個女兒都嫁在本縣,聽說親娘出事,都火急火燎地來看了,提了些雞蛋米面,又是安慰余大姐又是感謝余谷一家。她們都知道自己奶奶為人,嘴上雖不說,心里個個都恨得牙癢癢。只是已經嫁人,也不好再做什么,風風火火的來了又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余二嫂和余谷輪流照顧了大姐幾天,她臉上總算看著有點血色了,也偶爾能下床走走。剛恢復精神,她就打聽王喜家的事,余二嫂就勸她:“嫂子,反正咱家空屋也有。王家那樣苛待你,你可別回去了。”

“那怎么行,我已經嫁過去了。再說王喜對我還不錯。”

余二嫂瞠目結舌,命都搭上了還不錯呢。其實余大姐一方面覺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王喜雖然軟弱了些,但比那五大三粗的人稱心,對自己也體貼;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自己多個人多張嘴,余家本來就窮得響叮當,再多一口人吃飯,日子只會更苦。

之前買的小雞已經三個月大了,羽毛長齊了,這會子正滿屋子撲騰。

大姐側頭看著小雞出神,喃喃道:“真好,活活潑潑的。”

余二嫂看見小雞鬧騰,卻覺得心煩,讓余谷趕緊做個雞籠子出來。

吃了八副藥,余二嫂就堅決不肯再吃了,連說自己已經好全了,不要再浪費東西了。余昭看她實在不肯,就建議家人每天煮點雞蛋或蒸點壇子肉給她吃。一晃就到了二月下旬,余大嫂已經好多了。

只是王喜一直沒來接她,她心下難免有些寂寞和凄涼。好在余大姐的人生哲理就是認命,命運給她什么,她都伸手接著。既然王家不接她,余家又留她,在余家日子又實在好過在王家,那就留在余家也好。村里人若要指點,就任她們指點吧。

余昭勸她:“咱家有的是賺錢的辦法,多個人只多份利,絕對不怕多張嘴。”

她本來不信,但余家人都信誓旦旦,她就信了。

此時天氣已經回暖,余家已經借來犁具,細細把地犁過了。為了生意做準備,酵母也已經養了五瓶。

余昭:“是時候去縣城買種子了。”

縣城也不算太遠,往鎮上方向再走上半個時辰就到了。一家人計劃第二天一起出門,余昭跟著爹爹去縣城買稻種,余糧陪著嫂子去賣饅頭。等買了稻種回來經過鎮上,再買其余種子,一起回來。

第二天要去縣城,余昭想開發點新品出來,她已經默默計劃了,以后開一個品類齊全的早餐攤子,就由余大姐和余二嫂負責。

只賣饅頭肯定不行,先利用自己掌握發酵技術的優勢,多開發些發酵食品吧。賣包子的事上回因為余大嫂被打斷了,這幾日也沒什么靈感,不如先做點別的。

她就指揮余二嫂先磨一斤細白面,又拿來半斤紅糖,把紅糖用熱水化開,加入白面和入四分之一瓶酵母面團木勺子攪拌均勻,蓋好放在炭爐邊。

一切妥當后,余昭拍拍小手:“娘,這下辛苦的來了。”

余二嫂笑著輕點她的鼻子道:“哪下又不辛苦呢?”

余昭拿來上回余大姐女兒給的大米,見都是脫好谷的白白凈凈的長米,有些心疼,做這個碎米就行。不過家里也沒有別的米了,就讓余二嫂拿去用水磨好。

磨好的大米粉加上一點點鹽,半斤紅糖,加水到成為米糊,不稀也不濃。放進一個帶柄的大碗,里頭加水,把米糊放進大碗里,一起在炭火上慢慢煮。邊煮邊不停攪拌,米糊漸漸濃稠起來。立刻小心地把大碗拿開,到一旁仍繼續攪拌,直到米糊完全不燙,只有些溫溫的了,才加入四分之一酵母面團,蓋上紗布,擱在炭爐旁邊發酵。

同時一起做了兩籠白胖饅頭。

等到晚上再來看時,兩個小碗上層都是大大的氣孔了。

余昭就又指揮余二嫂就拿來一堆小碗,給碗里涂上一層豬油,把發好的米糊面糊分別倒進碗里,碗里不要倒滿,免得蒸的時候溢出來,數了數一共十四碗。余昭翻出之前大姑姑剩的藥,挑了一碗米糊一碗面糊,往里各加一粒紅棗幾粒枸杞。又把新做的大蒸籠拿出來,把這些小碗一個一個放進蒸籠里,一層專門放米糕,一層專門放面糕。也把饅頭放上。燒一鍋滾水,把蒸籠擱上去。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就好了,不過中間盡量不要打開蒸籠蓋兒。”

等蒸好出來,余家人都充滿了期待。上回的白胖饅頭這么好吃,這回肯定也不錯。

小碗一碗碗端出來,余昭往蒸籠上鋪上了干凈紗布,用筷子把碗里蒸好的米糊面糊倒出來。

只見一個個小山包似的淡黃色團團就這么骨碌碌地落在紗布上,余家人都看呆了。

余昭指著兩個有紅棗枸杞的道:“這是我孝敬干娘的,你們嘗嘗別的吧,吃剩的拿去賣。”

余糧首先拿了一個面發糕給余大姐,一口咬下去,暄軟蓬松,又因為放了不少糖,軟綿綿甜滋滋的,好像咬了一團甜甜的棉花。余大姐心一下就融化了,莞爾道:“這世上還有這樣的東西呢!余昭果真好本事。”說著遞給身邊巴巴望著的余糧。

余昭忙獻寶似的拿了一個米發糕給余大姐,余大姐笑著接過,輕輕咬一口,這回的卻不同,這米糕表面看著像一個小蜂巢,吃著糯糯的稍微有些韌性,清爽彈牙。還有點特別的酸味混在甜味中,卻把那甜味襯地更加清新。

余家人輪流嘗了一遍,嘖嘖稱奇。

“這東西可真是神仙才會做的了。它可有名字?”

“發糕。東西是發面做的,就叫發糕。米的就叫米發糕,面的就叫面發糕吧。”余昭回答。

“這名字好,吉利!”余谷贊嘆道。

“這一籠7個,成本大約20文,做這東西原本不比白胖饅頭難多少,只是紅糖多費些成本,加上口感更新奇,賣五文一個吧。今天是試做,將來一籠可放十五個左右,我準備下回先賣兩籠。若按這算法,兩籠就可賺410文。”

“竟比肉餅只差兩三文。”余大姐驚訝“好是好吃,只是這么貴,能賣掉嗎?”

余昭也覺得,五文的吃食不算便宜,先試試水吧。就提議先做試吃,把每種發糕切成很多小塊,客人嘗了若好就會買的。

這樣商定后,一家人就睡了。余大姐一個人睡,余家四個人擠一床被子睡,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好在天氣已經暖和了許多,才不至于染了風寒。

余二嫂暗暗發愿,有錢了多買幾床好被褥。

¥余家余額:一兩三錢八十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庆云县| 蕉岭县| 保德县| 八宿县| 宿迁市| 大足县| 四子王旗| 万盛区| 凤城市| 巴东县| 邯郸市| 福安市| 富蕴县| 吉木萨尔县| 象州县| 隆林| 兰溪市| 四川省| 阆中市| 山丹县| 五家渠市| 邳州市| 七台河市| 松阳县| 永春县| 德兴市| 高密市| 扶绥县| 汶上县| 盘山县| 吴桥县| 囊谦县| 巫溪县| 义乌市| 斗六市| 元谋县| 江陵县| 贵溪市| 德保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