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你的本源之法,用作對我的補充。”滄溟意志在徐彧的腦海中響起,“于滄溟界中,你將受到我的庇護。”
徐彧心念一動,知道了滄溟意志為何蘇醒。對于整個滄溟界,滄溟意志就是天道,和大千世界相比,滄溟意志是不完整的,缺失了很多大道。
他在封藏神宮中孕養(yǎng)真靈,重現(xiàn)本源大道神通,對于滄溟意志是一次“觀道”的機會,若是能夠摹刻下來,以縹緲云上碑承載,等于滄溟意志補充了一條新的大道。
為此,滄溟意志不惜蘇醒過來,親自下場做出允諾。
有了滄溟意志的庇護,徐彧不用再擔心臨時“閉關(guān)”會受到外界打擾,沉浸心神于封藏神宮中,全力孕養(yǎng)真靈,重現(xiàn)承載自祖龍那點本源中的大道神通。
或許是因為承載的祖龍本源太過于殘缺破碎,有醉云仙樹葉的補足,他依然感覺到若有若無的缺失感。
“還不夠。”滄溟意志也察覺到了,高天之上一道天眼睜開,投下一注神光與世界本源,沒入徐彧的體內(nèi)。
有了滄溟意志的相助,封藏神宮中的靈光變得璀璨無比,轉(zhuǎn)眼間便如雞卵大小,結(jié)出一層薄薄的胎膜,醉云仙樹葉受到了某種吸引,與真靈卵胎融為一體,胎膜之上浮現(xiàn)道道神紋。
滄溟意志降臨!
這一刻,不僅是云上碑附近的修士們震驚,滄溟界中所有生靈都有所感。那是此方世界最高存在,不知道因為什么緣故居然降臨了。
而云上碑附近的修士們瞠目結(jié)舌的仰望云端之上,他們知道一個真正的天驕誕生了,得到了滄溟界意志的認可,甚至還達成了某種共識。
亭榭之中五部四荒的天驕們吃味,徐彧似乎是第一位被滄溟意志認可的人。作為為天外戰(zhàn)場選拔戰(zhàn)力之地,萬古以來不缺曠古爍今的最強之境,可在滄溟意志看來也只是“種子”,從未真正認可。
畢竟滄溟意志位同天道,想要獲得認可不只是驚才絕艷就可以的,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大道”的認可。
孟雁聲想的沒有那么復(fù)雜,只是好奇徐彧孕養(yǎng)神祇為什么會引起滄溟意志的關(guān)注,惹來這么大的動靜。此事過后,恐怕小師弟他想要低調(diào)都不再可能。
滄溟意志的世界本源不斷的供養(yǎng)真靈卵胎,片刻后就完成了漫長積淀才能達到的結(jié)果———胎膜裂開,所有神紋內(nèi)斂,裂縫中迸射無量光,照徹整座封藏神宮。
神光所到之處,云霧彌漫,水氣繚繞,一派仙境之景象。神光散去之后,一個光體般的徐彧盤膝靜坐神宮虛空中,眉心一道神紋隱約可見。
徐彧看過去,那個自己模樣的神宮神祇只有一尺大小,在封藏神宮中卻有無窮大之意。
道高一尺!
神祇有了滄溟意志的相助,出世即巔峰,達到完滿狀態(tài)。他閉著雙眼,眉心神紋閃爍,在體悟大道。徐彧全力催動自己的本源靈光與之共鳴,漸漸的有難以言明的道韻出現(xiàn)。
天空之上的滄溟之眼注視徐彧,視線直達他的神宮之內(nèi),注意著神祇徐彧的一舉一動。滄溟意志也影響著整個滄溟界,這一刻風止云定,水流不前,走獸不動,天地寂靜。
一層淡淡的水光圓盤在神祇徐彧的腦后浮現(xiàn),逐漸的凝實,圓盤之中神紋明滅,有雷光出現(xiàn),有火光燃燒。有帶著不朽氣息的金光,有魚龍之姿在騰飛。
徐彧所接觸過的諸多道與法,此刻全都一一在圓盤中浮現(xiàn)又泯滅,直到最后圓盤化作一輪云水繚繞的神盤。
如秋月皎潔,似霜雪冰清。有玄妙之韻溢散,有大道之美令人心生向往。
“這是什么道與法?”滄溟意志等到神宮神祇徹底穩(wěn)固,誕生出了完整的大道神通,才向徐彧詢問。
他回道:“水衍。”
承載自祖龍的那點本源,大道神通是水衍,所以一直以來他總會覺得自己大道親水。
水是最接近道的存在,也是能包容萬物的存在。所謂水衍,即以水法推衍萬法,一法容萬法。
水衍神通與大智圓鏡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大智圓鏡是大德智慧的結(jié)晶,象征著智慧,所以能用于推衍功法。但智鏡更側(cè)向于自身的修行完善,查缺補漏,察覺人心,洞察危機于未發(fā)時。
水衍神通則是祖龍曾掌控的諸多秩序與法則的體現(xiàn),以此神通可以演化諸多道與法,偏向于修行,除此之外對自身的完善沒有任何幫助。
“水衍神通不具備殺力,只能用來演化諸法,需要特殊的方法將它具象出來,難怪從我問世以來一直神通不顯。”
想到此處,他心念一動,招魂葫中飛出一枚大道云篆,進入封藏神宮中。云水之身的神祇徐彧睜開雙眼,將那枚大道云篆融入身軀之中,他與徐彧同時生出了水衍神通更進一步之感。
那枚云篆是老七的本源大道,能摹刻諸法,用來配合水衍神通,學(xué)習(xí)體悟道與法,將會是無往不利。
正在體悟水衍之道的滄溟意志,察覺到大道云篆的不凡,哪怕已經(jīng)存在了無盡歲月,還是驚訝道:“你還有另外一種大道本源?”
“我還有第三種本源大道。”徐彧直言無誤,在滄溟界中,任何人的念頭生起落下,只要滄溟意志想知道,誰都無從隱瞞。
滄溟意志:“你想我再助你孕養(yǎng)一尊神祇?”
“難道你不想再摹刻一種大道嗎?”徐彧反問。
滄溟意志的存在,給了他啟迪,是他從沒有考慮過的可能。原本他只是想蘊養(yǎng)出五尊神祇,有滄溟意志在,完全可以將招魂葫內(nèi)的幾枚大道本源融于自身。
不需要走祖龍的大道之路,也不需要盲目的遵從固定的修行之法,他的道基陰陽共濟,可塑性極高,不需要拘泥于某一種道。
水衍神通重現(xiàn)之后,再以封藏神祇掌控七娃的大道本源,他可以修行的法,也不再拘泥于某一領(lǐng)域。
他不禁想起道一雷火的那位辟道古師,三千術(shù)法橫空,符箓大道顯化,容納百家之長要走出一條全新的大道。
“我不需要去走任何人的道,天賦神通重現(xiàn),加上真龍九變的玄妙,還有與我一體同生的幾種本源大道,我也可以嘗試容納百家,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徐彧意氣風發(fā)。
世界本源之精過于珍貴,即便是滄溟意志也拒絕:“你的大道,只能用來借鑒,并不能像我所想的那樣,可以用來補充我,以你自身的純粹,也足夠蘊養(yǎng)出神祇,我不過是加快過程。”
滄溟意志不愿多說,也沒有過多解釋,能夠這么快的養(yǎng)出一尊神祇,徐彧已經(jīng)心滿意足,尤其是重現(xiàn)了本我大道神通,這一點彌足珍貴。
修行也不能盲目貪快,夯實根基打磨圓滿才是最為重要的。滄溟意志的話中之意,可以理解為有本源之精的孕養(yǎng)也不能提升神宮神祇的品秩,只是能加快成長過程,這樣的話強求就變得沒有意義。
滄溟意志離去,但仍有一絲印記留在徐彧身上。徐彧起身看著云上碑,三道考驗完成,云上碑先露出真容,一架云梯連接大地,大地之上開始有修士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