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你們拿著火銃試射一下吧!
- 穿越古代:我在運河上做九品閘官
- 東南肥肥
- 2063字
- 2023-06-23 00:05:00
家丁們把豬羊的下水都洗好以后,來到村子的老樹下。
他們配合地打了兩個火塘架子,把村民們撿來的木材干草堆積起來。
殺羊宰豬一身血腥的左良玉此時蹲下來,用趙雄賞給他的山寨Zippo,叮的一聲,把干草點著。
干草投入是火塘架子中,也許是天氣干燥,也許是有些風,火塘架子中的那些殘枯枝,立馬火苗就起來了。
此時眾人圍坐在火塘架子前。
左手的火塘架子上是烤的羊,右邊的是烤著一頭豬。
村里的人坐在左手方,趙雄跟他的人坐在右手。
村里面的人個個都盯著那只來回翻烤的豬,趙雄見到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咽著口水。
另外,左良玉從牛車上搬下一口巨大的鐵鍋,把那些豬羊的下水,剁碎了,然后用一股腦都擱在這口鍋里,加上香料包,蓋上蓋就等水沸騰。
那邊肉沒烤好,新鮮的下水就快出爐了。
他跟幾個家丁,揭開鍋蓋,那濃濃的香氣吸引著無數人向這邊看。
天氣寒冷,也沒有什么綠色的菜。
王小旗的老婆,只能帶著村里的媳婦,滿世界地拔野菜,回來清洗過后丟在鍋里。
坐在大樹底下c位的趙雄,對燒烤不感興趣,就盛了一碗豬下水,加了一點煮沸的野菜,麻利地吃了起來。
什么叫幸??鞓?,男人的幸??鞓芬煌胴i下水就搞定了!
熱烈的篝火燒烤盛會,結束了,村子中濃郁燒烤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趙雄等人借宿在村長王小旗,新起的院子里。
家丁在院子里搭了三個空間里面找出來的巨大的帳篷,準備梳洗完畢睡覺。
村長王小旗領著幾個手藝最好的軍匠,在鐵匠鋪通宵組裝起了勝利一型火銃。
此后三天,趙雄組織村民在廢棄的衛城打掃出來一片以前的兵營,讓劉勝等人以后常住地這里。
他打算過完年正式修繕衛城,使其變成自己的私人領地。
趙雄在火銃組裝時也沒閑著。
他在空間里拿出左輪火銃的詳細的結構圖,就和王鐵柱一起打造了一把精致的左輪火銃。
這種精致的左輪火銃,它的中間有圓筒,圍繞中心軸有六個孔,既是彈巢,又是槍腔。
射擊時,利用腔底后座壓力,使圓筒轉動,以使下一發子彈對正槍管,同時自動退殼。
以前王鐵柱打造的是南方流傳的火帽轉輪火銃這種轉輪火銃結構復雜、易出故障。
現在短火銃一改王鐵柱的短火銃開火時,漏氣,刺眼,打不準打不遠的毛病,叫王鐵柱佩服的五體投地。
以前王小旗他們制作火銃,將做銃管的熟鐵燒紅后,敲擊在一根鋼芯上,這樣做成鐵管。
冷卻后再裹數層,敲擊細密,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
使兩者緊密貼實,達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鋼芯,一段銃管才完成。
連做幾段銃管后,就將它們焊起來,只有手藝了得的工匠師,才能做到這個地步。
就好像現代人的1級到8級工的說法,大師傅,焊接起來就不容易炸鏜了!
銃管做好后,便要用鋼錐鉆出銃鏜,挫出準心。
以往所用的時間可能要長達一個月之久,完了之后,還有用鐵銼子,將鏜內刮光刮凈,然后是各樣的裝配。
現在有了無縫鋼管,省去大部分時間,前兩天他們制作火銃的其他部件。
今天過來進行組裝,勝利一型火銃,幾個時辰便組裝完畢了。
第三天,刮了一整夜的大風,清晨風停了,小村旁的湖畔,一輪紅日從天際線緩緩升起,映紅了天空和靜謐的湖面。
衛城大校場一群人,沐浴著朝陽跑步鍛煉,為首之人,就是我們的主人公趙雄。
此刻,停下來的趙雄手里拎著一只嶄新的烏黑發亮的勝利一型。
銃管直長前后都有準星照門,銃后用螺栓密封,木托略向下彎曲。
他掂了掂分量,大概有八九斤的樣子。
以前的朝廷打造的火銃,握柄太小,和樸刀的刀柄差不多大小,如果這樣射擊的話,就很難保持穩定,準頭想必不好。
勝利一型火銃完全仿照,最后一款前裝步槍樣式打造。
但銃管太長也讓裝填鉛子,壓實火藥這些程序變得相對麻煩。
而且他的十支火銃,只有一支改裝成了燧發槍,因為時間來不及,其他的還是原始的火繩槍。
趙雄心里面感慨到,燧發槍槍膛是一個精細活,看樣子有了自己的圖紙,此時的生產效率還是急人啦!
估計還要備齊一整套工具車床,生產效率才能提高。
趙雄在這里翻來覆去地看著。
手上的燧發火銃,讓組裝的王小旗等人無比緊張,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可涉及一兩銀子一把組裝費的買賣??!
甚至他們今年過年就全靠這一單。
趙雄神情,明顯不太滿意的樣子。
但是想一想還是算了,他還是看不中前裝槍。
王小旗說道:“勝利一型火銃,長三尺有余,重8斤2兩,比平常的火銃要重個1/5銃口。
可容三錢鉛子,裝藥四錢……。
重是重了一點,但我敢發誓,200槍以內,絕對不會炸管?!?
趙雄把玩了良久,勝利一型火銃外觀還是不錯:“李格劉勝你們帶領家丁隊,你們拿著火銃試射一下吧!”
于是家丁們快速地找來破舊的門,在大校場的東側靠近懸崖底下豎立標靶。
分別是,30步遠,50步遠,80步遠,把牛車上的一批鉛彈火藥,當下一一取來,放在大校場邊上。
家丁有20余人,年紀大經驗豐富的家丁,這幾天以來都跟著左良玉探尋暴民洗劫過后的驛道。
其余的都跟趙雄來到了大校場,準備試槍。
劉勝不怎么熟練的取出了火藥罐中取出火藥,他畢竟不是職業軍人,估算用量后。
看了看李格的模樣,他學操作勝利一型火銃。
此時,李格將火藥裝入銃內,用通條桶實。隨后又取出一枚鉛子,仍是用通條送入。
然后將銃后的火門打開,倒了一些火藥入內,最后取出火繩安入龍頭,將火繩點燃。
眾人都是離他遠點,顯然大康朝的火銃易炸膛的“美名”是遠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