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內(nèi)有通往河東的道路,因此大多數(shù)商賈,都會選擇自這兒前往河東。
哪怕現(xiàn)在是戰(zhàn)亂時節(jié),也無法阻遏商賈們做生意的熱情,此外,有一些商隊自出發(fā)起,就被賦予了其他的任務(wù)。
“哪兒來的?”
守門士卒盤問道。
“博平?!?
“那可夠遠的?!?
士卒吃了一驚,又問道:
“聽說博平被叛賊給攻下了?”
“可不是,要不是走得快,我家主人這幾大車的貨,全得賠在里面?!?
商賈感慨道:
“年歲不好,生意難做啦?!?
“別的地方不敢說,但是在咱們常山,保證你能平平安安地走。”
士卒指著外面道:
“從這兒一路往西,過土門,便是河東了,路途很近。你在外面或許能聽到有盜賊攔路的消息,但在咱們常山境內(nèi),絕對不會有半個盜賊!
只要你老老實實繳納商稅,咱們這兒甚至會派出守軍護送你,當然了,也就是護著你們到河東,到了河東地界,他們就不管了。”
“商稅?”那商人聽到一個稅字就頭疼起來。
作為商賈,一路被盤剝敲詐是尋常事,但也沒辦法,商賈的地位就跟小娘養(yǎng)的差不多,天生的就低人一等。
“放心,會有專門的人來清點你的貨,再根據(jù)你的貨給出一個合理的價,不會很高的?!?
商賈苦笑著搖搖頭,問道:
“敢問軍爺,這收什么商稅的主意,又是誰想出來的?”
“自然是咱們太守了?!?
“常山太守...姓顏的那位?”
商人當即驚喜道:“這位太守,近來名聲可是大的很啊。”
都知道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一路打過河北、河南,現(xiàn)在沖到了潼關(guān)前。
在軍中,那些中高層軍官都知道誰才是真正掌軍的。
但在民間,已經(jīng)有了“大顏公”“小顏公”的別稱。
顏季明起家之初,便是孤軍守常山,
繼而清河被圍困,也是顏季明率軍首先奔襲叛將史思明,配合河北招討使擊潰了上萬叛軍。
而不久前,更是北出居庸關(guān),首戰(zhàn)復(fù)范陽,次戰(zhàn)平奚人,堪稱人杰。
“是。”士卒抬起手,指向遠方:
“瞧,他回來了?!?
“北方大捷!北方大捷!”
三名騎兵,身后背著旗幟,一路縱馬向前沖,一路大喊著消息。
“常山太守率軍攻破與叛賊勾結(jié)的奚人部族,斬首萬余,生擒奚人王!”
“李將軍一夜復(fù)范陽,北方全土重歸大唐!”
此言一出,城門處的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先是面面相覷,然后看到了對方臉上的喜色,都放下了手里的事,開始歡呼起來。
“大唐萬勝!”
“唐軍威武!”
不過,李光弼在常山郡內(nèi)的人氣太低,最后所有歡呼聲,都變成了“常山太守威武”等話語。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北上歸來的唐軍隊伍已經(jīng)到了城門口,士卒們向兩邊分開,一名穿著緋色官袍的年輕人,策馬而出。
“諸位,”
顏季明下了馬,迎著眾人的注視,高聲道:
“常山郡有本官在一日,就能太平一日,諸位只需本本分分、安居樂業(yè)?!?
顏季明話音未落,就看見兩名年逾半百的老者顫顫巍巍地走出人群,手里都端著一杯酒。
“太守為國北上,凱旋而歸,常山百姓無以為報,只有兩碗水酒奉上?!?
“一碗接風洗塵!”
“一碗國家太平!”
兩碗喝下,顏季明對著眾人拱拱手,道:
“本官還有許多公務(wù),得先進城了?!?
李光弼率領(lǐng)的另一部分兵馬還在后面,估計得明天才能回來。
所以顏季明也不用擔心這兒沒人給李光弼送酒,后者會不會心里有不快。
走在街上一路,到處都是百姓們歡呼的聲音。
這是真心高興。
路上,還有膽大的女子,把自己的香囊手帕等物件丟向顏季明。
顏季明本身就是一個長相偏向于陰柔俊美的男子,現(xiàn)在又有軍功加成,正常的年輕女子,只看過一眼就足以將他深深刻在心里。
到了太守府前,顏季明一眼就看到幾個人帶著城中官吏站在門口。
“一個個臉色都這么緊繃著干什么?”
他下了馬,打量著這些過來迎接自己的人。
李萼站在首位,臉上噙著笑意,曹得意在他右手,神情恭敬。崔祐甫這次臉上沒什么扭捏了,顏季明看向他的時候,這家伙直接躬身一禮。
最后,還有個李白。
“聽聞太守大捷,在下為太守寫了一首詩?!?
別人穿越后,都是靠著抄詩詞博取那些古代大家的好感。
我這邊直接有大佬給我寫。
顏季明咳嗽一聲,問道:
“你那詩叫什么名字?”
“還沒名字。”
李白見顏季明有興趣,當即來了興致:“我先給你念念?!?
“得了,先給你詩送個名字,就叫,某年某月某日贈顏太守就行了。”
顏季明把戰(zhàn)馬交給薛嵩,笑道:
“都進去說話吧?!?
大堂內(nèi)。
顏季明坐主位。
官吏們坐在各自位置上,開始給顏季明匯報這些日子內(nèi)常山內(nèi)部的情況。
“照您臨走前的吩咐,常山內(nèi)刪減了那些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的稅,新增了商稅、以及您所說的...鹽鐵專營。”
李萼看著顏季明,道:
“先漢曾有此措施,起初雖使得朝廷府庫充盈,但也招致天怒人怨,是故大唐開國以來,便沒在此處多做文章,您若是首開此例,怕是會招那些商賈的怨恨?!?
“鹽鐵兩項,都按照我所吩咐的去做,不管是誰反對,都不準松口?!?
顏季明敲了敲桌子,道:
“從今往后,不光是常山,河北北方所有郡縣,都將會重新把鹽鐵納入官營。同時,常山內(nèi)施行的所有措施,那些郡縣也一并都會遵照執(zhí)行?!?
李萼不再說話了,心里已經(jīng)了然。
太守這次出門一趟,看來收獲很大。
那些郡縣會遵照顏季明的指令,自然也是因為顏季明事先和不少河北世家達成的交易。
在那些世家看來,顏季明不過十幾歲,年輕無知,現(xiàn)在不妨什么好處都盡量答應(yīng)他,反正也就這兩年的功夫,他們就能回到以前的時代。
河北會重新變成他們的自留地。
若顏季明無權(quán)無勢就是個傻乎乎的年輕太守,那給個三瓜兩棗打發(fā)你,已經(jīng)夠意思了。
但問題是,現(xiàn)在戰(zhàn)亂時節(jié)。
顏季明叔父顏真卿又是河北招討使,叔父侄兒兩人幾乎都代表朝廷,手中還握有重兵。此外顏季明出兵塞北,直接拿出了三萬多唐軍,使得那些世家也有些忌憚。
李萼搖搖頭,示意下一位。
他過會要留下來與顏季明仔細說一些事,不方便當眾明說。
下位的曹得意直接站起來,
對著顏季明道:
“河東太原尹王承業(yè),前些時日兵壓土門關(guān),意欲奪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