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萬木成兵
- 從封神證就道果
- 野火行天
- 2035字
- 2023-04-01 00:03:00
“此次征討恩州,不僅要速戰速決,還得盡量保全大軍實力,好應對戰后來自朝歌與崇城方面的威脅?!?
雖說蘇明真不通兵法軍事,但也能感覺到這背后的危機,以及蘇護所承受的壓力。
而解決這一切的辦法,恩州早已給出了答案,所有的關鍵都落在了老鹽河這一戰上。
“一定要勝。”蘇明真神色沉凝,內心久違地有種緊張的情緒在蔓延,這是他在面對赤鷩妖鳥時,都不曾有過的感覺。
不僅要勝,還要大勝。
......
大軍從卯時出發,在軍令之下,一日疾行,除中途稍息外,接連奔走近六個時辰,趕在戌時到來前,終于來到了老鹽河的另一對岸。
好在前路大軍先至,已經布置好營帳、拒馬等物,正好可以供一路奔波人困馬乏的中軍休息。
“來大帳議事?!卑才藕醚矤I兵馬后,面露憊色的蘇護看向眾將。
“是。”
蘇明真將隨身包袱放在帳中藏好,也來到大帥營帳中。
鄭倫、趙丙、蘇全忠等人已經到達。
“先說說對岸情況。”等蘇明真入席跪坐后,蘇護看向了趙丙,后者為前路將軍,打探敵軍情況亦在職責之內。
“是?!壁w丙將他看到的情況道出:
“敵軍到達后,先一步毀去了連通兩岸的石橋,想要經過,只能強行渡河?!?
今年本就少雨,又時值旱季,河水枯竭,幾乎能夠看到河床,哪怕有呼風喚雨之能都不管用,除非能瞬間將整條河流填滿,否則這條枯河便不足以為其所用,攔下冀州大軍的道路。
蘇護面色微緩。
趙丙的神色卻是古怪了起來:
“毀去石橋后,對方在道路上倒是挖了不少溝渠、布置了拒馬等物,除此之外,就一直藏身于道旁柳木深林中,再不見任何動作?!?
“你可派人去試探過?”蘇護凝目看去。
“尚未來得及?!壁w丙如實相告。
他們也是剛到不久,并在稍作休息后,就為中軍布置,還沒有安排探子。
“大道兩旁林深樹密,壞去道路,可是欲將我等引入林中再戰嗎?”鄭倫猜測對方的用意。
但蘇明真卻隱隱感覺,對方應不會如此簡單。
別的不說,哪怕道路壞去,但對冀州近三萬大軍來說,不過是多費一些功夫的事情。
但對方偏偏不派一兵一卒把守,反而大大方方讓開,怎么看都有故意引人上鉤的嫌疑。
“末將愿帶人前往一探究竟?!碧K全忠作為先鋒,當仁不讓地拱手請示。
“也好。”蘇護答應下來:
“先探明情況再說?!?
因道路有溝渠拒馬,此次探查倒不好騎乘馬匹,只能步行前往,危險也大了幾分。
蘇明真從袖中取出一根火紅翎羽,交到了蘇全忠的手中。
“大兄不妨帶上此物?!?
這根翎羽中封印有赤鷩精魄,一旦遇上危險,也能將人帶回。
“聽你的。”蘇全忠沒有拒絕幺弟的好意,將之藏入寶甲之后,便背著銀尖戟,帶著十數名手腳麻利的好手,在夜色掩護下,匆匆出發。
為了以防萬一,趙丙在岸邊還帶了一隊人馬,準備隨時接應。
蘇明真也不放心,與鄭倫一同來到了僅剩半邊的石橋前端,望向對岸。
在幾人注視下,蘇全忠等人繞開泥濘水洼,僅走干旱實地,輕松上了對岸,直奔原有的道路而去。
避開拒馬,邁步跨過溝渠,尚未落地,兩旁林中傳來嗖嗖破空之聲。
叮叮叮。
蘇全忠把手一抖,銀芒忽閃,掌中神兵舞成了一道銀蛟,將飛來箭矢盡全數打落。
其他人也是各展本領,或是摘下背上銅盾,或是閃身藏入溝渠,以此避開來襲箭矢。
隨之,變故突生。
躍入溝渠中的幾人尚未來得及喘口氣,忽地就感覺到,腳下有細長東西在緩緩游走,往身上涌來,連忙用手去抓,只覺入手冰涼,下意識喊道:
“長蟲。
“溝里有長蟲?!?
是蛇么。
站在殘橋上的蘇明真也聽到了聲音,目中泛起明亮光華繼續看去。
只見喊叫著“長蟲”的那幾人,被未知之物帶起,離開了溝渠,平地飛出丈高,且久久不見落下,好似浮在半空一般。
但在蘇明真的目光下,卻發現了其中的隱秘。
那哪里是什么長蟲,分明就是一根根長藤,從溝渠中伸展出來,牢牢捆住了幾人,如有靈性般招搖擺動。
“木妖精怪?”蘇明真想到了歸途中遇到的壯碩怪物。
那怪物有調動土氣之能,而對岸那位尚未露面的青衣人,極有可能天生親近木氣,才能有控制藤草之能。
照如此推論,對方帶兵藏入垂柳密林,的確如他所猜測的那般,是欲借林木之力擋下冀州大軍。
“哼?!睋跸录傅奶K全忠,閃身來至溝渠前,戟尖揮出彎月寒芒,仗著神兵之利,將伸出的長藤盡數切斷,被捆住的幾人當即從半空掉下,摔得不輕,好在性命無礙。
鐺。
對岸傳來鳴金之聲。
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這是在號令蘇全忠等人撤退。
眾人皆知金聲含義,是以毫不猶豫,轉身就要退去。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有這么容易?
“敢傷我的青藤,留下你們的血肉賠罪吧?!?
一道年輕的聲音突兀響起。
不知是否出現了錯覺,在聲音響起時,道路兩旁的密林垂柳,整齊搖曳著枝丫,好似無數鬼怪在張牙舞爪,在夜色下顯得極為可怖。
“快走?!碧K全忠急催。
不等他們有所動作,被切開掉落的斷藤忽然就地生根,扎根在地面上,長出新芽,瘋狂生長,向著幾人纏繞而來。
打落在地面的數百箭矢,木質箭身泛起淡淡青意,在人為操控下,排列成數面尖利箭墻,從四面八方往最為惹眼的蘇全忠身上壓來,好似要將其萬箭穿心一般。
擺好的拒馬如同活物,向著眾人挪動。
就連本在溝渠中游走的青藤,也齊齊向著外間地面涌來,遠遠看去,好似平地起了道十數丈寬的碧海浪潮,攜著洶涌氣勢,要將眼前微不足道的幾人吞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