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別拿古人不當干糧

  • 連升三級
  • 軒轅無忌
  • 3696字
  • 2007-05-11 22:38:00

馬瘦毛長蹄子肥,兒子偷爹不算賊。瞎大爺娶了個瞎大奶奶,老倆口兒過了多半輩子,誰也沒瞧見過誰。

----------------------------------------------------------

余煌讓昊天看的心里直發毛:這位仁兄目露邪光,難道他有龍陽之癖不成?不由自主的倒退了一步。

昊天也覺得自己有點失態,暗叫著自己的名字:張昊天哪,張昊天,你真是狗肉上不了大席,一個余煌就這樣,以后要是見了袁崇煥得怎么著呢?這樣再把人家嚇跑了!不能枉費張好古這副憨厚的模樣,拿出你上臺演出的風度來,把魅力值調到最大!

穩了穩心神,昊天沖余煌一笑,道:“在下山東臨清舉子張好古,字……”昊天這才發現,張好古沒起過表字。不過也難怪,他大字不識,根本就不在乎這個。昊天略一沉吟:“字昊天,只因家中從商,來往人眾,常聞江浙客商言,會稽有才子余煌,字武貞,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早想一會,今能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鄉親過譽,倒讓恩公見笑了。”

“哎,當時我身不由主,何功之有,不當以恩公稱之,你我同科舉子,又共過生死,如不嫌棄,兄弟相稱可好?”

“這……”

“莫非余兄才高,看不起我這商賈之子么?”

“決無此意,決無此意。如此,我就冒昧了,好古兄。”

“噯。”昊天心里高興:鴨子上樓,我這一通拽,總算關系進了一層。不過我知道,他還有所保留,只稱呼名字。古人關系近都是互稱表字,我還得繼續努力。“久仰武貞兄才名,難得今日相見,昊天定要聆聽高論。”

“好古兄過獎了,余煌才識淺薄,不登大雅之堂。”

“哪里,哪里,武貞兄太謙了,昊天曾拜讀大作,真是字字珠璣,發人深省。武貞兄大才,可說是仰知天文,俯查地理,中曉人和,報膝為坐,笑傲風月,未出……呃……”壞了,吹過頭了。

余煌一聽: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還有我寫的文章不多,都流傳到山東去了?

余煌才學再高,也是年輕人,聽到別人說他文章寫的好,非常高興:“不知好古兄見過不才哪篇拙作。”

昊天心說壞了,編漏了!我哪看過你什么文章啊,這不是捧你嗎!趕緊轉移話題:“哎呀呀,你看這事兒鬧得,太怠慢了,這么半天了,還讓武貞兄在院中站著。來來來,快請屋中一敘。”

“好古兄,請!”

“武貞兄,請!”

就這番對話,張福在旁邊都聽傻了,驚得他目瞪口呆,舌頭伸出來兩寸多長,晾涼了縮不回去,現拿手往嘴里填。昊天和余煌都進屋了,他還站在那愣著:這是我們家那個三句話就瞪眼珠子,滿嘴掛著別人家女性親屬的大少爺嗎?他能說出這么文縐縐的話來?這要不是親眼見著,親耳聽著,打死我也不信哪!看來,我回頭也得讓我家那傻小子買個南瓜撞撞。

不提張福在這發愣,昊天和余煌進屋分賓主落座,狗剩給倒上茶,兩個人就聊上了。昊天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談詩詞歌賦準砸,就說些風土人情,奇聞軼事,沒想到,余煌大部分都能接上話茬,漸漸的,昊天心里沒底了:這余煌不簡單哪,這年月信息這么不發達,他還知道這么多事兒,我都快沒詞了。原來想幾句話就把他說住,看來我想的太簡單了。想讓余煌歸心,您說,我行嗎?

昊天心里嘀咕,他可不知道余煌也在驚訝:這位張兄臺的見識真夠廣博的,我自謂讀書萬卷,好多事也是聞所未聞。本以為自己已經不錯了,看來……我小窺了天下英杰呀!就不知此人的文采如何?

無形中,余煌對昊天的好感度上升了。欽佩之中,又有點兒不服,于是余煌就開始提一些文學方面的話題。

這下,昊天可“麻爪了”,說了沒幾句,汗都快下來了:他老問我這個可要麻煩。做文章,我就會春秋題,要真說這個,他還不也得給我來個“巴搰擄”。我能拿人的,也就只有知道歷史進程了,東林之禍,女真崛起,魏閹禍國……可現在說這個好嗎,剛見面,他能沒有戒心?這么辦,試探試探。

“武貞兄,你我為學子,十年寒窗都盼一朝得中。冒昧動問,兄若得中,有何心愿。”

余煌聽完這話,半晌無言,好像被勾起了什么心事。昊天也沒催他。過了一會兒,余煌才說:“某自幼父母雙亡,吾兄育我成人。若一朝得中,當報吾兄撫育之恩。”

昊天以為他得說一番慷慨激昂的話,什么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類的,沒想到他會說先要報兄長之恩。這里邊固然有戒心的原因,也能看出余煌是個重感情的人。昊天不禁感嘆:看人家兄弟倆多好,以兄撫弟,以弟報兄,不搶遺產,不爭拆遷費。

這時候余煌問了:“好古兄若得中,有何心愿?”

昊天一聽,機會來了:“我愿入工部。”

“工部?”

“對,入工部,承公輸子之學,造巧器,一可利民,二可興我張氏一族。”

余煌本來以為昊天是在開玩笑,但看他一臉鄭重,就信以為真了。當今天子喜歡木工,世人皆知,這位張仁兄要學魯班,看來是準備拍‘皇’屁。余煌的臉色有點變了,想拂袖走人,又有點抹不開,畢竟沒有深交,人家相干什么是人家自己的事,而且對自己有救命之恩。

昊天一看,有門,故意做出揚揚得意的樣子,問:“武貞兄以為如何?”

余煌有點按不住火氣了:“那我當恭喜張兄找到了一條青云之路。不過張兄不覺如此有負所學嗎。”

“古人云: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無工不強。我思強國之路,怎會有負所學?”

詭言狡辯!余煌心想:看來這是個無恥之徒,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走吧!他站起來:“張兄,我尚有要事,天色不早,就此告辭了。”

“哎,等等!”昊天心說:你要走了,我不就白費勁了嗎!“看來武貞兄有不同見解,何不一吐為快。”

他畢竟對我有恩,我還是勸勸他吧,起碼做到仁至義盡。“如今我朝危機四伏,張兄不思保國安民,只圖晉身,非君子之道。”

“我朝自太祖定鼎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國來朝,何來危機?”

“何來危機?長此以往,亡國之禍不遠!啊!”余煌知道自己失言了,但是說出的話,潑出的水,收也收不回來了。

昊天這時候可不給他容功夫,緊接著就問:“此話怎講?”問完就緊盯著余煌。

余煌一看,算了,一羊也是趕,倆羊也是放,說都說了,索性就說個痛快吧,既然敢說,就不怕他告密。“當今天子為小人蒙蔽,沉迷左道,魏閹專權,排除異己,任用小人,朝綱不振,加之連年荒旱,多貪官污吏不恤民眾,橫征暴斂,窮兇極奢,使饑民流散,國庫空虛,此為內因;我朝自神宗以來,胡人屢屢叩邊,為抵御外侵耗費軍輜,且朝內兵戶糜爛,精兵集于邊塞,此為外因。如有圖謀不軌者外連胡虜,內聚饑民作亂,我大明必將首尾難顧,元氣大傷。若胡虜借機入侵,并將演五胡亂華之舊事……”

這番侃侃高論,把昊天聽呆了:這余煌真不簡單哪,未來的歷史走向他全說對了。是就他一個人有這見識,還是有別人也想到了?唉,真是別拿古人不當干糧啊!

不過這番話也堅定了昊天的決心,一定要爭取到余煌的友誼。

這時候余煌往那一站,瞪著倆大眼瞅著昊天,那意思好像是說,我說完了,你瞧著辦吧?”

昊天微微一笑,說道:“武貞兄有何良策,可除魏逆,重振朝綱?”

“你……”

“哈……哈……哈……,武貞兄,冒犯了,不如此,怎能聽得到仁兄的肺腑之言。”

余煌也愣了:他剛才在試探我?“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只是一個趕考的舉子,但讀圣賢之書,曉為人之道,也愿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我憂朝中現狀,徹夜難眠。然孤掌難鳴,需廣結忠貞之士,方能挽狂瀾于即倒。久聞武貞兄為正直、賢良之士,今日以言相試,果不其然。交淺言深,望乞恕罪。”

“此言當真?”

“這豈能兒戲,難道我不懼東廠。如武貞兄不信,我愿當堂發誓。”反正古人信,現代人不信。

“不必了,昊天兄,你可驚殺了我呀!”余煌苦笑一聲,坐下了。

“我也知禍從口出,但時不我與,眼見著魏逆權勢越來越盛,恐怕再過些時日,滿朝中再無一忠貞之人了。”說著,昊天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昊天兄的苦心,余煌佩服,但你怎知我必能得中,如名落孫山,仁兄的一番苦心,豈不付之東流。”

昊天心說:廢話,我要是不知道能費這么大勁嗎!

“一是在家鄉常聞武貞才名,二是不才曾讀相書,觀仁兄天庭飽滿,底格方圓,雙眉帶彩,二目有神,可做國家棟梁之材,上京趕考,準能得中前三名。”這詞聽著耳熟。

“兄臺玩笑了。”

“不是玩笑。你可知眾人拾柴火焰高,縱然你我不能得中,多一位憂國憂民之人,總多一分希望。”

“昊天兄胸懷廣闊,余煌遠遠不及呀。”

“哪里,哪里,武貞兄過獎。”昊天琢磨著差不多了,暗出一口長氣:終于搞定了,太費勁了,這得死多少腦細胞啊。不過,看來還沒完,估計這剛是相識,還不到知己呢,離信賴和親密還遠著呢,我還得接著編。老天爺,這要是諸葛亮、郭嘉,我非瘋了不可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喜德县| 林甸县| 河津市| 龙江县| 合川市| 乳山市| 苍南县| 博白县| 溆浦县| 海安县| 铜川市| 宜丰县| 航空| 吴江市| 精河县| 南阳市| 盱眙县| 阜平县| 盐津县| 崇明县| 建宁县| 库尔勒市| 赣榆县| 丹阳市| 彭泽县| 富顺县| 绵阳市| 阳谷县| 华容县| 从化市| 连云港市| 环江| 封开县| 黔东| 星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安县| 望都县| 通化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