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寶,價值幾何?
至少在李億這,《將進酒》無非就是一首豪邁恣睢的詩。讓他分析其中價值,分析不出來。要不是王翠翠說酒館缺少文化氣息,他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自己有這么一首詩。
李億拿著錦盒,出了倉庫,到了酒館內,將它置于方桌之上,說道。
“翠姐,你瞅瞅。”
王翠翠上過大學,見過世面。這眼光自然不差。看著這盛墨寶長方形錦盒上所畫青蓮,丹青妙筆,栩栩如生。一時,目光便被吸引。這興趣,也是大增。本以為李億拿出來的,肯定是個地攤貨。但這青蓮錦盒,一看就不是凡品。只是這其中詩詞,該是哪位大家所著?
她伸手撫摸這錦盒,質感順滑,銅扣清涼。拇指往上一推,銅扣翻轉。兩手置于錦盒兩端,輕輕往上一掀。書卷筆墨濃香之息散于四周,沁人心脾。
王翠翠伸手欲拿。
“等等,翠姐!”
祁桃兒忽然探身往前,神色凝重,阻攔了王翠翠蠢蠢欲動的手。仔細端詳片刻,眉目猛的一抬,瞅著李億道。
“你這是澄堂紙?”
李億尋思,澄堂紙是什么紙?沒聽說過,誰知道系統用的是什么紙。心里問道。
“系統,你這澄堂紙什么來頭?”
【澄堂紙:乃宮廷御紙,以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名聲大噪,冠于一時。】
宮廷御紙,呵,聽起來又是一個值錢貨。難怪祁桃兒要詢問,便說道。
“啊,是啊,澄堂紙怎么了?”
祁桃兒面色古怪道。
“澄堂紙造紙技藝失傳,唯一孤本在藍星博物館,無價之寶。你這從何而來?”
李億愣住,怎么又是孤本,又是無價之寶的!
系統你擱我這兒搞文藝復興呢?
我特么哪兒知道,一首詩詞而已,你至于用什么澄堂紙來寫么!
糊弄,還得糊弄!
李億張嘴就來。
“我有一朋友,姓系。這些紙和那些酒壇子,都是他暫借給我的。說是高仿。”
祁桃兒瞥了眼,一副我信了你的表情。那些酒壇子高仿還好說,反正知道不熟悉。但是紙,那就可太熟悉了,誰讓家里有個大文豪父親呢。小時候各類紙張,文人騷客的墨寶可沒少見識。
對澄堂紙,更是記憶深刻。那大文豪父親,沒事就帶自己去博物館看澄堂紙,還自己在家里仿造。在耳邊不厭其煩的念叨。
“桃兒,這澄堂紙能載筆墨書韻,若我能仿出來七分,那便無憾了!”
祁桃兒想到這,對著李億說道。
“聯系你那系朋友,這紙我想買些,價錢好說。”
“恐怕很難。”李億推辭說道,自己哪兒來的什么朋友,只有一個系統罷了,“我那朋友,神出鬼沒,電話都聯系不上,難得見一回面。”
祁桃兒聞言,也不強求,只是說道。
“行,如果你那朋友再來,記得給我說一聲。對了,能不能找兩雙手套,這紙即便是高仿,也仿的巧妙,不能用手直接碰。”
“手套?”李億嘀咕一聲,“打掃衛生那種沒用過的棉手套行不行。”
“行。”祁桃兒點點頭道。
李億找了會兒,拿了手套出來。
祁桃兒利索的戴上,鑒賞古詩詞這事,因為大文豪父親的影響,沒少做。此刻她已經取代了王翠翠的位置,成為中心。
她小心翼翼的取出卷軸,解開系帶。右手從上方慢慢拉開卷軸,邊緣是一片空白,這是書卷特有的留白。
隨著卷軸滾動,三字赫然出現在眼簾。豎卷橫字,字跡潦草,認不出寫的什么。
祁桃兒眉頭一跳,連忙把卷軸改為橫開。屏息凝神,認出了宛若游龍的三字——將進酒!
好字!好一個草書!單單將進酒三個字,筆鋒流動,宛若沙漠之中漫天飛沙。筆勢連綿回繞,婉若游龍!見其字便知其人率性而為,灑脫自如,不拘于泥。
祁桃兒內心狂跳,這字渾然天成,不知這《將進酒》,其意如何。她正要繼續拉開,可惜手臂不夠長,已經是極限,便連忙招呼道。
“李億,翠姐,你們帶著手套來打開這卷軸!”
李億和王翠翠應聲而動,戴上手套各執一端,然后緩緩展開這畫卷。
畫卷展開,足有三米余長,寬約一米。字于其上,游龍走蛇。落款印章皆不落下。
祁桃兒目不轉睛,盯著那逐漸浮現的草書,逐漸臉色驚異,美目流轉皆是震驚之色。那詩宛若山河崩來,掀浪沖擊內心為之觸動。
對比于她的震驚,鄉親們就顯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寫的啥啊?跟草一樣,歪歪扭扭,看不明白。”
“你懂什么,越看不懂,證明藝術氣息越濃,價值越高。”
“呸。越看不懂,越容易上當受騙,我覺得這就是道士的鬼畫符。看不懂才能騙鬼!”
“你們這群沒文化的,問翠翠啊!她可是讀過大學的,讓她給我們念念寫的是啥。”
“對對對,翠翠,你給我們念念。”
王翠翠此時一臉尷尬,念?我念不出來!
只知道這是草書,但是這么潦草的草書,倒是第一次見!
自己上大學,也上的不是書法專業,怎么看得懂這草書!
不過,上過大學的可不止自己一個人,王翠翠招呼道。
“李億,這書法是你的,你給大伙念念。”
李億被突然點名,念就念唄,雖然這字看不懂,但是我有原文,隨即張口就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等等,這首詩不是你這樣毫無波瀾念出來的,這首詩,應當誦讀!”祁桃兒打斷了李億,“去,取兩碗三碗不過岡來。”
李億找個鄉親接替工作,便去取了兩碗酒,反正祁桃兒的錢還多著呢。也不知道她要干嘛。
祁桃兒連干兩碗三碗不過岡,拿著酒碗,看著畫卷。臉頰涌上一絲潮紅,雙眼微瞇變的迷離。酒碗一置,若醒木拍桌,須臾開口,抑揚頓挫。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與爾同銷萬古愁!”
祁桃兒,格外顯眼。
將進酒,詩驚四座。
縱然山水縣的鄉親,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依舊被詩詞中的情緒所感染。好似一腔熱血于胸中激蕩。
豪邁恣睢,灑脫自如。
文化,不分高低貴賤。讓看不懂,聽不懂的人,深陷其中。這才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