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張遼親筆信,曹軍撤退
書名: 魂穿三國,這個劉琦不簡單作者名: 青柳依人醉本章字數(shù): 2018字更新時間: 2023-03-20 19:25:54
“二位將軍之勇,我自然知曉。只是,洪清縣與城外兩個據(jù)點互為掎角之勢,互相配合,攻守兼?zhèn)洌臆娙缛魪姽ィ〞p失不小。”劉琦沉吟片刻,隨即開口說道。
曹軍作為守城方,共有五千兵力。
荊州軍拋開五千騎兵與傷亡的步卒,能戰(zhàn)者,一萬兩千余人。
在攻城武器缺失的情況下,如果強行發(fā)起進攻,定然損失慘重。
以犧牲大批士兵生命換來的慘勝,劉琦不認同,也不想要。
此次領兵前來江夏,目的是擊退曹軍,收復失陷的領土。
所以,洪清縣又不得不打。
如何能夠避免傷亡,將縣城收復,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公子,曹軍駐守洪清縣,就像一顆釘子,插在江夏郡的心頭,所以,無論如何必須攻城,驅(qū)逐曹軍,將縣城重新奪回來。”黃祖眼中精光一閃。
“失陷的三座縣城是一定要奪回來的。”劉琦毫不猶豫地說道。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zhuǎn):“不過,要講究方法策略,不能蠻干。”
“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兵不血刃收復三座縣城。”諸葛亮上前一步,目光清明沉穩(wěn)。
“先生有何良策?”劉琦連聲道。
“可向張遼陳述利害,讓他令曹軍退兵。”諸葛亮徐徐說道。
劉琦眼睛一亮:“此計甚妙。”
張遼重情重義,體恤部屬。
向其陳述利害。
或許他能使據(jù)守在洪清縣內(nèi)的曹軍主動撤退,離開荊州地界。
“曹軍如果能退兵,自然是極好的。”黃祖輕撫胡須,開口道。
“諸位在此稍作等候,我親自去找張遼。”
說罷,劉琦就要轉(zhuǎn)身離開。
“末將可同去,保護公子安全。”魏延大步上前。
“不必如此。”劉琦笑道:“在我軍中大營內(nèi),能有什么危險?”
“公子的安全至關重要,末將定要跟著同去。”魏延抱拳。
“公子,你的安危要緊,不可大意。”黃祖勸道。
諸葛亮含笑道:“文長將軍一片好意,公子就讓他同去吧。”
見眾人心系自己的人身安全,劉琦也就不再拒絕:“也罷,文長,那便一同前去。”
少頃。
大營東北角。
一座黑色大帳外。
“文長,你在門口守著,我一人進去。”
“公子,這——”
“無妨,門口等我。”
說罷,劉琦大步流星,步入帳內(nèi)。
有呂玲綺和并州軍舊部這兩個因素在,張遼不可能做出非分之舉。
再就是,張遼的人品,值得信賴。
大帳內(nèi)。
桌案前。
張遼正捧著一卷兵書,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
“文遠將軍,一切可還習慣?”
劉琦走到桌案邊,笑吟吟地說道。
聽到聲音,張遼放下書籍,連忙站起身,抱拳道:“敗軍之將,能有如此待遇,在下不勝惶恐。”
“此次曹軍兵敗,原因不在將軍,而在曹操身上。”劉琦徐徐說道。
“這是為何?”張遼面帶疑惑。
劉琦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兵者,應當順天而進,不應逆天而行,曹操興不義之師,以至不仁伐至仁,安有不敗之理?我身為漢室宗親,興仁義之師,討奸佞之臣,天下莫敵矣。”
“公子所言,確實有幾分道理。”張遼的面色泛出一抹苦笑,隨即長嘆一聲:“或許我此次兵敗,早已命中注定。”
“天命不可違,人為猶可追。我本欲踏平洪清縣,轉(zhuǎn)念一想,洪清縣內(nèi)士卒皆是你軍中部下,我憐其性命,不忍破城屠戮。”劉琦不動聲色道。
“荊州軍有強攻的打算?”張遼面色一驚。
“強攻是最后的手段。”劉琦眉目肅然,繼續(xù)說道:“洪清縣已成孤城,城內(nèi)士卒已成孤軍,傾覆只在旦夕間,將軍如若心有憐憫,便想想辦法,令其退軍,離開荊州地界,如此方為兩全之計。”
張遼眉心微皺,沉默片刻。
接著,他看向劉琦,緩緩說道:“我可以寫一封親筆信,令洪清縣內(nèi)駐守的軍隊退兵,離開荊州地界。”
“將軍真乃高義之人!”
劉琦眼中一喜,連連稱贊。
不戰(zhàn)而能使敵人退出疆土,這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我這么做的目的,沒有別的,只是想少死一些人,少流一些血。”張遼聲音微沉。
“若有一日,天下安定,便再不會有人流血犧牲。”劉琦應道。
“希望如此。”張遼微微點了點頭。
劉琦轉(zhuǎn)過身,走到大帳門口,提聲道:“來人,取筆墨來。”
“諾!”
門口的守衛(wèi)得到命令,大步離開。
魏延看到劉琦平安無事,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沒過一會兒。
筆墨送來。
張遼洋洋灑灑,很快就寫完。
他把親筆信交在劉琦手中,目光中帶著一絲懇求之意:“公子,答應我,洪清縣中的士卒出城后,不要攻擊他們。”
“我答應你,只要他們不作亂,原路返回北方,我就不會發(fā)起進攻。”劉琦重重點了點頭,做出保證。
“多謝公子。”張遼抱拳。
“應該是我謝謝你。”劉琦微微一笑。
接著,他轉(zhuǎn)身離開,帶著魏延返回中軍大帳。
一進來,眾人就著急地問道:“可有說服張遼?”
“本公子出馬,自然是手到擒來。”劉琦揚了揚手上的書信,頓感心情大好,連帶著說話也跳脫了幾分。
“這是?”諸葛亮問道。
“這是張遼給洪清縣中的曹軍寫的一封親筆信,讓他們主動撤軍,離開荊州地界。”劉琦快速說道。
“如此甚好!”
眾人不由大喜。
接下來的時間內(nèi)。
劉琦派出使者,攜帶張遼親筆信前往洪清縣。
一個時辰后,使者順利返回,說是曹軍將官看到親筆信后,大為震驚。
“現(xiàn)在,就安心等待洪清縣傳來的消息吧。”
劉琦站在中軍大帳門口,抬頭仰望天邊的殘陽,一時間感到無比的輕松愜意。
……
……
第二天。
天微微發(fā)亮,東方的天空泛起了一抹魚肚白。
中軍大帳。
魏延一臉興奮,正在朝劉琦匯報最新消息:
“探馬來報,洪清縣內(nèi)曹軍已出城,正在朝豫州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