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矯正少年鄧艾的口吃
- 魂穿三國,這個劉琦不簡單
- 青柳依人醉
- 2125字
- 2023-03-13 22:08:45
與此同時。
劉琦等人已經回到府內。
再一次看到這么多錢,甘寧的眼神變得有些麻木。
他低喃自語:“公子掙起錢來,真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
魏延和黃忠看到堆積成小山的五銖錢,心中感慨萬分。
公子若是從商,恐怕能把天下的錢都賺遍。
“現在這里共有4億3800萬錢?!敝T葛亮掃了眼賬簿,臉上笑意盎然:“亮早已估算過,蔡氏一族至多可拿出4億錢,此次考核,公子必定成功,奪得協理荊州政務之權?!?
“連日奔波,總算辛苦沒有白費,賺下這四億三千多萬錢。”劉琦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眼看勝利在即,眾人不由心情大好。
劉琦叮囑了一句:“三位將軍,最后一天一夜,務必守護好后院內的錢財?!?
“末將領命!”
魏延、黃忠、甘寧齊聲應道。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劉琦決定今天就在府內待著,哪兒都不去。
閑來無事。
劉琦打算去探望一下鄧艾,順便治一治他的口吃。
作為未來的名將,指揮千軍萬馬,馳騁萬里疆場。
如果連說話都不利索,難免有些不妥。
趁他現在年齡還小,提早矯正。
一定能克服口吃這個毛病。
……
側院。
鄧艾正坐在石凳上,誦讀詩書。
讀畢后,他把桌案上散落著的五本書擺放得整整齊齊,并用袖子擦去書籍封面上的塵土。
“這是恩人……贈送的書,我一定得把……它們保存好,不能有……絲毫損壞?!编嚢袜哉Z。
院門外。
腳步聲響起。
鄧艾抬頭一看。
劉琦正在推門而入。
“公子……你來了!”鄧艾歡天喜地,連忙迎了上去。
劉琦摸了摸鄧艾的腦袋,笑道:“怎么樣,有沒有用功讀書?”
“當然……有!”鄧艾連聲說道。
“記得,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向諸葛先生請教?!眲㈢愿赖馈?
“我……記下了。”鄧艾點了點頭。
劉琦一邊往院子里走,一邊問道:“你娘在這里可還生活得習慣?”
“我娘說了,在這里……的日子,是她這輩子……最安逸幸福的時光?!编嚢痤^,看著劉琦,聲音中盡是真摯:“謝謝你,你是……我和我娘的恩人,鄧艾日后……必定相報!”
聽他這樣說,劉琦心中難免有所動容。
鄧艾年僅十一二歲,可卻如此懂得感恩。
這份真情讓劉琦開始對鄧艾愈發的喜歡與欣賞。
“今天我來,是特意告訴你,治愈口吃……不對,矯正口吃的方法。”劉琦坐下來,徐徐說道。
“真的嗎……太好了?!编嚢瑲g呼雀躍,眼里露出濃濃的興奮。
從小到大,貧窮讓他受盡苦楚。
口吃這個毛病,又讓他受盡嘲笑與譏諷。
今天,劉琦居然對他說,有治療口吃的辦法,這讓鄧艾怎能不欣喜若狂!
“你坐下來,慢慢聽我說?!眲㈢Φ?。
“嗯!”鄧艾搬了個木凳子,坐在劉琦身側。
其實,口吃并不是一種疾病。
而是一種神經及心理交流障礙癥。
它的外在表現形式是,講話過程中頻繁出現語言重復、拖音或卡殼。
當然,偶爾的口吃屬于正?,F象。
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因素。
如精神緊張、焦慮、應激等等,
劉琦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
“引起口吃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和精神因素。所以說話時,你要盡量戰勝緊張情緒,具體方法是,第一,要在每句話的開始輕柔地發音,改變首字發音經常很急很重的特點。
第二,放慢語速,讓自己心態平靜,找到說話的一種節奏感,就像你先前吟誦易經里的內容時,說話就非常順暢,這正是因為找到了一種節奏感。
做到上述兩點后,你就可以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吟誦、去唱歌,逐漸克服自己,戰勝口吃!”
鄧艾睜大眼睛,聽得非常認真,生怕錯過一個字。
“真得……有效嗎?”他思索片刻,問道。
“當然!相信我?!眲㈢淖旖锹冻鲆唤z笑容,溫然道:“矯正口吃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只要循序漸進,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克服。”
劉琦說的這些方法,是人們在矯正口吃的探索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有一定效果的辦法。
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治愈,但只要按照這些法子堅持去做,就一定能減輕口吃的程度。
“我……記下了?!?
鄧艾重重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一定要聽公子的話,按照他教的方法,把口吃這個毛病徹底解決!
“加油,我相信你!”
劉琦摸了摸鄧艾的腦袋,隨后轉身離開。
鄧艾的口吃雖然不是一個大問題,但劉琦有時候喜歡追求完美主義,所以,他迫切希望解決掉鄧艾口吃這一毛病。
做完這件事后,一時間又閑了下來。
劉琦索性前往后院。
守著自己賺下的這筆巨額資金。
夕陽西下,一輪火紅的太陽墜落西方,最后一抹余暉映照著襄陽城的大街小巷。
城東。
蔡府大門口。
蔡夫人坐上馬車,正準備返回州衙。
她抬起頭,看向天邊的殘陽,笑得得意而放肆:
“族中長老非常爽快,同意了我的請求,現在,我手上有3億5000萬錢,就憑區區一個劉琦,也配和我斗?我兒劉琮必定能在考核中勝出,協理荊州政務之權,終究歸屬于我蔡氏一族?!?
還有一句話,她嘴上沒有說出來。
等劉表死后,荊州軍政大權,也定會歸屬于我蔡氏一族!
……
……
一夜的時間飛速而逝。
翌日。
天微微發亮。
荊州文武大臣便已齊聚州衙。
今天是籌募軍費考核的截止日。
所有人都在好奇,協理荊州政務之權,究竟會花落誰家?
是大公子劉琦?
還是二公子劉琮?
此刻,首位上空空如也。
荊州刺史劉表還沒有到。
下首,劉琦和劉琮并肩站立。
二人背后凝聚了殿內所有文武大臣的目光。
等待的過程中,人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你們覺得,這次考核誰會勝出?”
“這還用問?二公子背后是蔡氏宗族,早已立于不敗之地?!?
“聽聞近兩日,大公子在城中舉辦售賣會,籌募到上億軍費?!?
“與財力雄厚的蔡氏一族相比,上億錢還是有些不夠看。”
“看來這一次,二公子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