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公孫續對放跑了蹋頓感到可惜,但卻并沒有過分糾結,因為他知道接下來還要快速返回海陽,支援趙云。
他擔心時間過去太久,烏延會識破凌慎的計謀,所以,這也是之前眼睜睜看著蹋頓逃走卻并沒有派人追擊的原因。
于是,在進行了簡單的休整后,公孫續在臨渝留下了兩千人,便帶著大軍向海陽開拔。
此時,遼西郡一處密林中,蹋頓正坐在地上包扎腰間的傷口,因為碰觸到傷口,疼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看著周圍一百余人,各個皆是灰頭土臉、狼狽不堪,他泛白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沮喪。
整整六千人,如今只剩下了百余人,這簡直是奇恥大辱,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但是他不得不考慮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接下來他們應該往何處去,想著不由自主的看向因為喪子而滿臉悲痛的丘力度。
本來因為他先前的一番分析,使得他們中了敵人的圈套而幾乎全軍覆沒,心中對他甚是責怪。
但是又想到之前被敵軍前后包夾,眼看就要落入敵人之手的時候,是他的指揮才讓自己活著逃出敵人的包圍,而且他的兒子也因為斷后,慘死于敵軍陣中。
所以,蹋頓心中對丘力度已生不出責怪之意,反而是有一絲感激。
“族叔,你覺得接下來我們應該去何地?”
雖然因為兒子的戰死而心中悲痛,但是丘力度也沒有忘了自己的本分,畢竟在他眼中蹋頓要比丘力明重要多了,聽見蹋頓的問話,他稍稍平復情緒:
“單于,眼下陽樂估計是回不去了,敵軍接下來肯定會趁勢攻占樂,僅憑我們這點人是擋不住他們的。
“依我看,不如我們去投靠漁陽的鮮于輔,他們兵馬眾多,加上死去的劉虞影響力還在,肯定無人敢去惹他們,我們也就安全了。”
不過蹋頓聽了卻是搖頭道:“不妥,此去漁陽,右北平郡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的地方,萬一遇上田疇派人堵截就不好了。”
“這……,單于的擔心不無道理。我們或許可以直接入冀州去投袁紹,他手下兵多將廣,實力也很強,而且還有繼續擴張的趨勢,我們去了,以單于您的能力必定會受重用。”
見蹋頓沒有同意自己的意見,丘力度眼珠一轉,又說了另外一個辦法,他相信憑袁紹的實力,定能護他們周全,單于也會因此而欣然同意。
可是讓他失望了,蹋頓聞言之后,臉上并沒有露出任何喜色,反而變得更加陰郁,怒聲道:
“哼,袁紹?我懷疑此次對我們動手的可能就是袁紹。”
“這……單于此言何意?”丘力度驚呼。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從剛才那一戰來看,田疇是斷然沒有這實力的,他背后定是有人相助。
“剛才我與敵將打斗的時候,田疇竟然稱呼那年輕人為公子。族叔,你想想,究竟什么人能夠讓田疇恭敬的稱呼一聲公子,依我看,有這實力的恐怕只有袁紹了,而那年輕人定是袁紹的兒子。”
丘力度聞言,驚訝的說道:“早就聽說袁紹多次派人去招攬田疇,若單于沒有猜錯,看來田疇已經投靠了袁紹,這樣他們攻打我們也就說得通了。”
蹋頓點頭:“沒錯,所以,冀州我們也是去不得的。”
接下來二人無言相對,最終還是丘力度嘆息道:“唉,單于,我們還是返回塞外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塞外是我們的地盤,在那兒我們可以重新積聚力量,將來若是有機會,我們再殺回來。”
其實二人心知肚明眼下只剩下這一條路可以走,不過一時之間都不愿承認,因為這是他們最后的退路,選擇這條路就意味著他們進攻中原的計劃就徹底失敗了。
見蹋頓不說,丘力度猜測他定是礙于面子不好開口,只好自己將這層窗戶紙捅破。
果然,蹋頓聽了之后沒有任何猶豫的說道:“也好,眼下也只有如此了,不過我相信,假以時日,我們一定會回來的。”
……
公孫續帶著大軍回到了海陽,凌慎見此,長舒一口氣,說不擔心烏延看出破綻那是假的,畢竟他們真正有戰斗力的只有一千人。
而且臨渝距離海陽只有一個時辰的路程,過去了一天都不見援兵趕到,烏延肯定能猜到其中出了問題。
也正是如此,今日早上,烏延親自帶著一千騎兵突圍,好在趙云表現的足夠驚艷,竟一人一槍直接沖進敵軍陣中,不但時刻壓制著烏延,還趁打斗的空隙殺了不少敵軍騎兵,硬生生將他們嚇回了城中。
現在好了,公孫續回來后,凌慎也就有了底氣,再也不需要同烏延演了,當即撤下偽裝成步卒的百姓和糧草押運兵以及文則新招的兩千騎兵,換上了所有的主力。
面對烏延的據城死守,他們選擇拖到城內斷糧致無力抵抗,肯定是不現實的,時間上不允許這樣做。
于是,經過商議,最終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打法,直接強攻。
不過,在強攻之前,凌慎還讓人將他們拿下臨渝和大敗蹋頓的消息告訴了烏延,如此一來,可以擾亂守城敵軍的心。
事實也正是如此,烏延得知此事后,恍惚了好久,怪不得對方只選擇圍而不攻,原來目標并不是他們海陽。
此次強攻,凌慎將指揮權交給了田疇,田疇也并未推讓,先是讓弓箭手向城頭射箭,掩護攻城的將士們將攻城器械運到城門前。
當然,一些士兵免不了被敵軍射傷,但眼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好在他們這邊的箭矢充足,將城頭上的敵軍壓制的很好,加上攻城的將士們手持盾牌,傷亡人數不多,倒是能夠讓人接受。
最終,還是將城門攻破了,此時,趙云率領著騎兵氣勢如虹的沖殺入城中。
城內的敵軍本來就因蹋頓兵敗而人心惶惶,現在見到城門被破,哪還有抵抗的心思,許多人直接將兵器擲于地上選擇了投降。
烏延見大勢已去,也欲投降,不料卻被公孫續下令直接斬殺。
公孫續想得很清楚,烏延手下的騎兵與烏延,只能二選一,但是他們目前兵力不足,估計海陽還得靠這些烏桓人來守,所以,他很干脆的選擇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