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蓬萊夜刃上線(求收藏)
- 從一人開始拔劍斬天
- 月中明月
- 3092字
- 2023-02-26 17:20:30
岱山如坐,五岳獨尊。
于岱宗之巔無需感慨,自當(dāng)領(lǐng)略‘會當(dāng)凌絕頂’的高昂意志。
宋瑾瑜喜歡這里,更喜歡在這里練劍。
因為在這里練劍讓他有一劍斬天的激情,而每當(dāng)日月交替時,他能明顯感覺自己的劍更快了。
“唰!”
一道長虹從他手中激射而出,宛如真的斬開了混沌,破開了陰陽。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拔劍術(shù)終于達到融會貫通級別,即便不用先天之炁增幅,我也能斬出劍氣。”
宋瑾瑜臉上有笑,收起長劍。
“十八年了,不知道我現(xiàn)在的實力距離老天師還有多遠?”
這里是一人之下的世界,而宋瑾瑜他是一個穿越者,目前在蓬萊劍派修煉,小目標(biāo)是打敗老天師,終極目標(biāo)是拔劍斬天。
意念一動,一個簡單的屬性面板出現(xiàn)在宋瑾瑜視野中。
【姓名】:宋瑾瑜
【功法】:先天功(煉神還虛:50.00/%)
【技能】:幽月劍法(略有小成:98.00/%),拔劍術(shù)(融會貫通:0/%)
【武器】:幽月劍(強化+8:99.00/%)
“沒想到拔劍術(shù)進階給幽月劍法帶來那么多熟練度,直接增加了百分之十的進度,最后的百分之二,要不了什么時間就可以突破,幽月劍也臨近突破,不知道加9會有什么變化,我的實力接下來還會飛漲,不過...”
宋瑾瑜目光落在功法上,眉頭不自覺一皺,正所謂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他的重心始終在功法上。
然而,自從他把先天功修煉到煉神還虛后,修行速度就遭遇滑鐵盧,百分之五十的進度,這是他六年修行所得。
要知道他六歲開始修煉,靠著面板,三年完成煉精,三年完成化神,被蓬萊劍派視為千年不遇的天才,是絕頂之人。
但在他修出陽神后,修煉速度就急速下滑,如今六年過去,他也不過完成了煉神還虛一半的進度,與之前想必可是慢了不知道多少倍。
“看來不能繼續(xù)閉門造車了。”
宋瑾瑜深吸一口氣,他的修行速度為什么慢那么多,主要原因他其實知道。
先天功,先天功,其目的就是后天返先天,修先天胎息,成嬰兒之純凈,宋瑾瑜心不純,所受欲念太多,自然難以修成正果。
“紅塵,紅塵,上輩子的經(jīng)歷并非完全是好事。”
修真之道,去偽存真,求的真我,遂大道之路非赤子之心,非至誠之意不可為。
宋瑾瑜本想求赤子之心,從修煉以來盡可能避世,盡可能忘卻凡俗,近乎苦修,但事實告訴他,被污染的黑是變不成白的,他的思想終究被前世深深影響著,先天功日益減慢的修行速度就是對他最好的告誡。
而現(xiàn)在,他毅然決定走另外一條路。
至誠之道。
既然黑的變不成白了,那就讓它黑的發(fā)亮,黑的五彩斑斕。
盡享萬般欲望,則無欲則剛,看遍世間冷暖,方知大道為何。
他宋瑾瑜,要下山了!
“哇,好漂亮的日出啊,果然我們來對了。”
“美麗是美麗,但太遭罪了,真的,我要知道那里是售票處,我打死都不會上來的,誰家售票處是建立在半山腰的?”
“哈哈,我也沒想到,不過來都來了嘛,你看收獲不是滿滿的嗎?”
“我討厭‘來都來了’。”
說話聲從身后傳來,讓宋瑾瑜一愣,他看了眼前方懸崖,身后亂石,眉角一挑。
“這么偏僻也有人來?”
異人是不能在普通人前輕易暴露異術(shù)的,他在岱山之巔修煉自然要選擇隱蔽的地方,為此他特意選了一個被景區(qū)禁止前往,且常人難以到達的絕壁懸崖。
不成想還是國人厲害,沒有路也要來。
為了避免意外,宋瑾瑜搖搖頭,手中幽月劍懸空在前,他飛身而上,下一秒迎著朝陽破空而去。
乘風(fēng)而來,御劍而去,此為劍仙也!
不一會兒,宋瑾瑜離去的懸崖邊,兩道身影急速而來,他們行動敏捷,視周圍的怪石如無物,看樣子不是異人也是登山高手。
在前,一個女孩率先抵達,她興奮的展開雙手,迎著朝陽,任由山風(fēng)拂面,金黃色的陽光灑落在她粉紅的頭發(fā)上,宛如萬千水晶閃耀,加上她臉上真摯的笑容,此刻的女孩宛如世間最美麗的精靈。
可惜這份美麗只有太陽和山風(fēng)得以看見,因為在下一刻,女孩就驚呼出聲,“哥,你快看有劍仙!”
......
飛躍朝霞長天,宋瑾瑜落在了敢于岱宗比肩的傲徠峰。
他的宗門蓬萊劍派就坐落于傲徠峰。
隨著他前往主殿,但見青山含翠,殿宇雄峙,四周云氣環(huán)繞,時有瑞鶴幾只,長鳴飛過,空中盤旋不去,如仙家靈境,令人心生敬仰。
蓬萊劍派,傳說中的四大劍仙門派,為呂祖所留,所修先天功為性命雙修的功法,有成仙得道的力量,遂過往歷史多有蓬萊仙人的說法,更有無數(shù)人前往蓬萊尋求得道成仙的辦法。
但因為方向錯誤,尋得仙山的人少之又少。
事實上蓬萊劍派在傳說中極負盛名,現(xiàn)實中卻是一個極其低調(diào)的門派,內(nèi)門弟子極少,且多清修、苦修,以期修成正果,鮮少出世,時至今日,蓬萊劍派依然隱而不出,弟子總數(shù)也不過十?dāng)?shù)人。
蓬萊劍派,所修以劍法為主,遵呂祖天遁劍道為尊,但隨著歷史變遷,天遁劍道近乎失傳,如今所修主要為幽月劍法。
蓬萊輔修為紅蓮業(yè)火,修至精深,可免災(zāi)去惡。
不過可能是臨近渤海、黃海,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蓬萊劍派的紅蓮業(yè)火表現(xiàn)形式很像忍術(shù),所以宋瑾瑜沒有修煉。
而他也是蓬萊劍派唯一沒修紅蓮業(yè)火的弟子。
三清殿,宋瑾瑜直接找上蓬萊劍派當(dāng)代了掌門,玄陽真人。
“太師父,我想還俗。”
玄陽真人是一個壽過百年的老人,但精神面貌極好,一副仙風(fēng)道骨模樣。
聞言,他沒有意外,反而露出欣慰,“小瑜,你終于想通了啊。”
宋瑾瑜低頭,慚愧道:“弟子讓掌門失望了。”
玄陽真人搖搖頭,笑道:“你啊,早些年你詢我修煉之法問題時,我就知道有這么一日,少年郎本該意氣風(fēng)發(fā),放眼世界,待經(jīng)歷萬千磨難,才有大道根基,你看山上苦修者誰沒有一段傳奇過去?”
“是弟子愚鈍了。”宋瑾瑜承認。
玄陽真人無疑是一個得道者,宋瑾瑜的問題他早就看出來,只不過當(dāng)時宋瑾瑜以為自己有屬性面板可以茍出一番天地。
現(xiàn)在看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好在,他還年輕,一切都不晚。
“呵呵,愚鈍點也好,你要是一直突飛猛進,太師父就該擔(dān)心了。”
宋瑾瑜一愣。
玄陽真人繼續(xù)道:“你的資質(zhì)毋庸置疑,是千百年來蓬萊劍派第一人,但修行快速真的好嗎?萬丈高樓平地起,慢工才能出細活,在需要打基礎(chǔ)的時候突飛猛進,等需要飛躍的時候就會搖搖欲墜,幸好,你慢了下來。”
宋瑾瑜聞言,精神一震,再次恭敬一禮。
正如玄陽真人所言,慢一點其實挺好。
因為慢一點,他基礎(chǔ)變得異常扎實,也因為慢一點,他的技能、武器才能有如此成就。
融會貫通級別的拔劍術(shù)可不是隨便修修就能抵達,那已經(jīng)是別人一輩子可能都達不到的境界。
面板的熟練度強度目前有八個等級,分別是初學(xué)乍練、初窺門徑、登堂入室、略有小成、融會貫通、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返璞歸真。
此八個等級大致強度為下:
初學(xué)乍練:腦子會了,手會不會就不知道了
初窺門徑:學(xué)到了竅門,成績突飛猛進
登堂入室:我,學(xué)霸,在線教學(xué)
略有小成:老師你這題不對
融會貫通:哈哈,同學(xué)們這次出題稍微難了一點,但我相信你們都能及格的對吧?
爐火純青:又改編?沒必要吧。太難了?我已經(jīng)按照幼稚園水平編纂了,還要降低難度,胎教嗎?
登峰造極:恭喜你獲得諾貝爾獎
返璞歸真:恭喜你獲得世界最高名譽宋瑾瑜獎
熟練度越到后面跨度越大,而融會貫通幾乎就是一般人的極限,至于爐火純青,那是常人不敢想象的。
當(dāng)然對于宋瑾瑜來說,只要有時間,一切都不是問題,技能對于感悟要求不高,起碼在登峰造極前,技能都不會有瓶頸。
而他的瓶頸實際只是修煉速度更慢而已,并不會真的無法修煉,有熟練度面板在,注定了他沒有死胡同。
大殿內(nèi),看著恭敬的宋瑾瑜,玄陽真人露出欣慰,道:“小瑜,還俗的事我是許可的,不過還俗后切記戒驕戒躁,莫被花花世界所迷惑,修道之人當(dāng)存以本心,以事實照見本性,非墮入魔道,再立地成佛,你可明白?”
宋瑾瑜肅然,道:“是,弟子謹(jǐn)遵太師父教誨。”
玄陽真人點點頭,道:“如此你便去吧。”
修道之人,沒有那么多牽掛不舍,還俗也不需要什么特別的儀式,當(dāng)下宋瑾瑜辭別了玄陽真人徑直離開三清殿。
臨走,身后玄陽真人呼喚傳來,“對了,小瑜,我倒是差點忘了,你姐姐好像上山了,你師姐咋呼的厲害,你去看看。”
“是,太師父。”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xù)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dāng)許怡寧發(fā)現(xiàn),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yǎng)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夜無疆
那一天太陽落下再也沒有升起…………………
茍在初圣魔門當(dāng)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shù)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靈境行者
亙古通今,傳聞世有靈境。關(guān)于靈境的說法,歷朝歷代的名人雅士眾說紛紜,詩中記載:“自齊至唐,茲山濅荒,靈境寂寥,罕有人游。”“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