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定方連勝十陣武科場奪魁夸官三日(二)
- 蘇定方演義
- 公孫楚駿
- 7873字
- 2025-01-13 08:11:09
書接上回,蘇烈與程咬金在比武場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只見蘇烈手持長戟,那戟在他手中宛如一條靈動的蛟龍,每次揮動都裹挾著凌厲的氣勢,劃破空氣,發出呼呼的聲響。而程咬金揮舞著板斧,恰似下山的猛虎,每一招都剛猛有力,帶著千鈞之力,仿佛能將大地劈開。
他們的戰斗激烈到了極點,兵器相交之處,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刺耳的撞擊聲接連不斷,回蕩在整個比武場。周圍的舉子們都被這精彩絕倫的戰斗吸引,一個個目瞪口呆,完全沉浸在這場高手的較量之中。
蘇烈和程咬金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他們在過往的歲月里歷經無數戰斗的洗禮,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二人實力旗鼓相當,無論是招式的精妙程度,還是對戰時的應變能力,都難分高下。蘇烈的長戟舞動得密不透風,猶如一道堅固的屏障,將自己護得滴水不漏,同時又能尋機向程咬金發起迅猛的攻擊;程咬金的板斧砍得虎虎生威,每一次劈砍都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讓蘇烈也不敢輕易小覷。一時間,梅花圈內塵土飛揚,二人的身影在塵土中時隱時現,宛如兩位戰神在進行一場殊死搏斗。
這場激戰持續了許久,太陽漸漸西斜,金色的余暉灑落在兩人身上,為他們鍍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輝。盡管戰斗還未分出勝負,但蘇烈和程咬金心中都對對方產生了深深的敬意。他們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與自己相似的勇猛和堅韌,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對手,而是可以惺惺相惜的知己。從這一刻起,二人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了一生的摯友,這也為他們日后在戰場上的并肩作戰埋下了伏筆。
楊廣在一旁觀看這場戰斗,見二人戰至百余回合仍難解難分,心中不禁擔憂起來。他深知“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若是這兩位猛將在比武中受傷,那對于他來說將是巨大的損失。于是,他趕忙下令鳴金收兵。
蘇烈和程咬金聽到鳴金鑼聲,各自停下手中的兵器。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然后各自抱拳行禮。蘇定方說道:“程大哥的武藝,小弟佩服得五體投地。”程咬金也笑著回道:“賢弟也是武功高強,不愧是武圣人的高徒,愚兄同樣欽佩不已。”
隨后,二將圈馬出了梅花圈,與牛進達會合,三人一同登上彩叁殿。楊廣滿臉笑容地走上前,對三人大加贊賞。他看著眼前的三位猛將,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在楊廣心中,他正盤算著一個宏偉的計劃,他認為這三位猛將若能為自己所用,必將成為自己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于是,楊廣開口道:“今日一戰,實在是精彩絕倫。孤欲賜你們高官厚祿,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蘇烈、程咬金和牛進達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后齊聲答道:“謝太子殿下厚愛,但我們只想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楊廣心中暗自高興,臉上卻露出一副滿意的笑容,說道:“好,既然如此,日后孤定當重用你們,讓你們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楊廣雖然嘴上說得冠冕堂皇,心里卻另有一番盤算。他深知自己的父皇楊堅身體每況愈下,他覬覦皇位已久,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他想著,等父皇駕崩后,自己登上皇位,有了這些猛將為自己開疆拓土,定能成就一番霸業,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龐大帝國。
楊廣越想越興奮,他拿起筆,刷刷點點,欽點三人為前三甲,蘇烈為武狀元,程咬金為武探花,牛進達為武榜眼。蘇烈、程咬金、牛進達對視一眼,三人上前給太子楊廣行禮謝恩,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都渴望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楊廣一擺手,示意他們免禮,然后命蘇定方夸官三日,以彰顯他的榮耀,另外兩人也各有豐厚的封賞。三人領命而去,哥仨下了彩叁殿,他們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下定決心要為大隋效力,一展自己的身手,保衛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
然而,命運的軌跡總是充滿了變數。楊廣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花費如此大力氣舉辦的這場比武大會,本意是為大隋江山招攬天下人才,卻沒想到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在歷史的洪流中,這些他曾經看重的人才,有的成為了反王,與他分道揚鑣;有的則成為了大唐名將,為新的王朝立下赫赫戰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隋王朝在各種內外因素的交織下逐漸走向衰落,最終滅亡。而大唐建立后,蘇烈、程咬金、牛進達、秦瓊、敬德等將帥在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的領導下,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們各自帶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邊境。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不辭辛勞。士兵們的腳步堅定有力,他們心中懷著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和平的向往,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抵達了前線。
在前線,他們面臨著來勢洶洶的突厥軍隊。突厥軍隊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的騎兵在草原上縱橫馳騁,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面對這樣強大的敵人,李靖沉著冷靜地指揮著士兵布防。他憑借著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防御措施,讓士兵們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在蘇定方、程咬金、秦瓊、尉遲恭、柴邵、李勣、張公瑾等名將的率領下,唐軍將士們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他們毫不畏懼敵人的兇猛,奮勇殺敵,喊殺聲震天動地。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鮮血染紅了大地,唐軍將士們的英勇表現讓敵人也為之膽寒。
然而,突厥軍隊人數眾多,戰斗異常激烈。盡管唐軍將士們拼死奮戰,但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并非易事。蘇烈、程咬金等眾將意識到,光靠武力強攻難以取勝,必須制定出智取的策略。于是,他們聚集在一起,經過一番激烈的商議,決定派出一支奇兵,繞到突厥軍后方,偷襲他們的糧草營地。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這支奇兵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出發。他們小心翼翼地前行,避開了敵人的巡邏隊,成功地潛入了突厥的糧草營地。到達營地后,他們迅速放起了大火。熊熊大火瞬間燃燒起來,照亮了夜空,突厥軍隊頓時大亂。他們的糧草被燒毀,軍心開始動搖,前方的攻勢也隨之減弱。
大帥李靖見狀,立即抓住戰機,下令全軍出擊。蘇定方、程咬金等一眾武將一馬當先,率領著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向敵人。他們士氣高昂,奮勇殺敵,將突厥軍隊打得節節敗退。最終,唐軍大獲全勝,突厥軍隊狼狽逃竄,邊境的危機暫時得以解除。
李靖、李勣、蘇烈、程咬金等將領聲名遠揚,他們成為了國家的英雄,受到了百姓們的敬仰和愛戴。他們的英勇事跡在民間廣泛傳頌,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故事。
戰后,李靖、李勣、蘇烈、程咬金帶領軍隊凱旋而歸。皇帝李世民龍顏大悅,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決定重重賞賜眾位功臣。在慶功宴上,貞觀天子親自為他們敬酒,稱贊他們的英勇無畏和忠誠奉獻。他賜予了他們豐厚的財寶和崇高的爵位,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然而,這場勝利并沒有讓李靖、李勣、蘇烈和程咬金等將帥驕傲自滿。他們深知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苦難,他們親眼目睹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和損失。因此,他們決定將部分賞賜用于救濟災民和加強邊防建設。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生活,讓國家的邊防更加堅固。
同時,他們也明白,雖然此次打敗了突厥,但邊疆的威脅依然存在。只要邊境不安寧,百姓就無法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于是,蘇烈和程咬金主動向唐二主李世民請纓,愿意繼續留在邊關鎮守,保衛國家的安寧。
貞觀天子感受到了他們的忠誠和擔當,他被這些將領的精神所感動。他欣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并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從此,蘇烈和程咬金等眾將帥成為了唐朝邊境的守護神,他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為了唐朝邊境的安寧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們的名字在民間傳頌不衰,成為了一段不朽的傳奇。多年后,李靖、李勣、秦瓊、蘇烈和程咬金、牛進達相繼離世,但他們的精神卻在唐朝軍中傳承下來。新一代的將領們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軍事才能和忠誠品質,堅守著邊境的和平。
在一次抵御外寇的戰役中,一位年輕的將軍率領著士兵們奮勇作戰。他靈活運用戰術,巧妙地布置防線,讓敵人陷入了困境。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帶領士兵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最終,敵軍潰敗而逃,唐朝邊境再次迎來了安寧。
人們紛紛稱贊這位年輕將軍的智勇雙全,而他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繼承了蘇烈和程咬金等將帥的遺志。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重任,他要像前輩們一樣,為了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斗。
在慶功宴上,皇帝表彰了這位年輕將軍的功績,這位名將就是蘇定方老將軍的大徒弟裴行儉,字守約。皇帝為了紀念李靖、李勣、秦瓊、尉遲恭、柴邵、張公瑾、蘇烈和程咬金牛進達等將領的卓越貢獻,追封他們為“護國神將”。從此,他們的英名永載史冊,成為了后世子孫敬仰的對象。
這都是后話,暫且不表。翻過頭來再說蘇定方夸官。弟兄三人剛出考場,禮部官員還有另外五部官員便來到蘇定方跟前。他們滿臉笑容,為蘇烈戴上帽插宮花,穿上十字披紅,還給定方的戰馬披上了紅綢。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人們歡呼雀躍,共同慶祝蘇定方高中武狀元這一榮耀時刻。
蘇定方騎在馬上,身姿挺拔,面帶微笑,向人們揮手致意。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喜悅,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未來的堅定。他的兩個兄弟程咬金、牛進達則跟在他的身后,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神情。他們為蘇定方感到驕傲,也為自己能與這樣的英雄并肩作戰而感到榮幸。
禮部官員高聲宣布:“蘇定方才華出眾,文韜武略兼備。文章錦繡,經殿試評定,為今科武狀元!”人群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人們的熱情達到了高潮。
蘇定方感激涕零,他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恩師的教導。他想起了在家中日夜為他操勞的父母,想起了恩師們對他的悉心指導和耐心教誨。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大隋和黎民百姓做出更大的貢獻,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隨后,蘇定方在官員們的簇擁下,前往皇宮面圣。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他想象著自己能夠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為國家開疆拓土;想象著自己能夠為百姓謀福祉,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蘇定方身著朝服,穩步走進金殿。他的身姿挺拔,面容莊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忠誠。當他走到殿中時,停下腳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鄭重地行了軍人的插手禮。
“小臣蘇定方,拜見陛下!”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在金殿中回蕩,充滿了力量和自信。
開皇天子楊堅坐在龍椅上,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卿平身。”他說道,聲音中充滿了威嚴,讓人感受到了皇帝的至高無上。
蘇定方站起身來,再次向楊堅行禮,然后站到一旁,等待楊堅的指示。他的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知道,這一刻將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楊堅看著蘇定方,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從蘇定方的身上看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那是一種忠誠勇敢、堅韌不拔的氣質。他知道,蘇定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能夠為國家開疆擴土,建立不世之功。他相信,蘇定方能夠守衛邊關,不讓四夷入侵中原,保護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
“卿,今日朕聽聞你力勝十陣,文武雙全,朕希望你將來能夠率領大軍,抵御外敵入侵,不讓他們踏入中原殘害百姓。”楊堅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信任。
蘇定方聽了,心中一喜。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陛下放心,小臣一定不辱使命,保衛國家的安寧!”他說道,聲音中充滿了自信和決心,仿佛在向皇帝立下了一份誓言。
楊堅點了點頭,然后揮了揮手,示意蘇定方退下。蘇定方再次向楊堅行禮,然后轉身走出了金殿。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他知道,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必須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楊堅的信任和期望。
蘇定方出了午門,眾人簇擁著他,繼續夸官。他們沿著長安城的主要街道前行,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駐足觀看,歡呼雀躍。人們都被蘇定方的榮耀所吸引,他們為有這樣一位英雄而感到驕傲。
蘇烈騎在高頭大馬上,面帶微笑,向人們揮手致意。他的身后,是長長的隊伍,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整個隊伍充滿了喜慶的氣氛,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蘇定方的榮耀和輝煌。
隊伍來到了長安城中最熱鬧的集市。這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蘇烈下了馬,走進人群中。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向他表示祝賀和敬意。他們眼中充滿了敬仰和羨慕,他們希望能夠近距離感受這位英雄的風采。
蘇烈與他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他關心百姓的疾苦,希望能夠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他還拿出一些錢財,分給了一些貧困的百姓,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百姓們對他感激不已,他們紛紛稱贊蘇定方是一位善良、正直的英雄。
考官的隊伍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座道觀前。道觀里的道人們聽說蘇定方來了,紛紛出來迎接。他們身著道袍,手持拂塵,面容和藹。他們為蘇烈誦經祈福,祝愿他平安健康,功成名就。蘇烈感激地向道士們拱手致謝,他感受到了道人們的善意和祝福。
考官結束后,蘇烈回到了鎮南王府。他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開心。他知道,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眾人的支持和幫助。他想起了在比武場上與程咬金的激烈對決,想起了與牛進達的并肩作戰,想起了恩師們的教導和鼓勵。他決定,以后要更加努力地為國家出力報效,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蘇定方聽聞下人稟報,心中微微一怔,不知師爺和師父們找他所為何事。他整了整衣衫,便隨著下人前往前庭。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他不知道師爺和師父們會給他帶來什么樣的消息。
一路上,蘇烈心中暗自思索,應該是師爺們和師父有事找自己商量。師爺們和恩師李道爺都是他極為敬重的人物,他們經驗豐富,見識廣博。此次相邀,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他不禁加快了腳步,希望能盡快趕到前庭,解開心中的疑惑。
來到前庭,只見老王爺們和恩師李道爺正坐在堂上,神情嚴肅。蘇公子上前施禮,老王爺韓擒虎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關切,讓蘇定方感到了一絲溫暖。
“定方啊,此次叫你過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與你商議。”韓老王爺開門見山地說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凝重的氣氛。
蘇烈心中一緊,連忙問道:“老人家您請講,孫兒定當竭盡全力。”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無論是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全力以赴去完成。
老王爺看了看李道爺,李道爺微微點頭,老王爺便接著說道:“近日,城中出現了一些異常的跡象,韓擒虎說道,這事是你師父給我說的,等夸官完趕快離開霸水長安。這是我和你師父李藥師還有那幾個師爺商量后,決定的,三日后完事你不必在朝為官,速回信都關,不要在京城逗留。”
蘇定方心中一驚,他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緊急。他原本還想著等夸官結束后,在京城多留幾天,好好孝敬一下師爺和師父們,然后再回冀州。如今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這么急么?我想等完事在京城多孝敬孝敬您們幾天在回冀州。如今這……”蘇定方有些猶豫地說道,他的心中充滿了不舍。
韓老王爺和李道爺眾人一聽哈哈一笑,孩兒啊,以后有得是時間孝順我們的,就怕你到時候要煩我們了。蘇烈一聽連忙搖手,不嫌煩不嫌煩。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但心中卻充滿了對師爺和師父們的敬愛。
老帥韓擒虎說道,好了好了不說了,該吃飯了,邊吃邊聊。蘇定方說聲好。他知道,師爺和師父們一定有他們的考慮,他應該聽從他們的安排。
老王爺和李道爺對視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后,平南王賀若弼、
圣手劍仙玉面劍客徐德言、雙槍大將定彥平紛紛來到鎮南王府。韓老帥一聲令下,下人趕忙忙碌起來,不多時,好酒好菜陸續上桌。
眾人分賓主落座,一時間,鎮南王府內熱鬧非凡。桌上擺滿了珍饈美饌,酒香四溢。這一頓酒,一是為了慶祝蘇定方在武舉中一舉奪魁,成為武狀元,他的榮耀讓在座的老少英雄都倍感欣慰;二是大家難得相聚,正好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交流彼此的見聞和心得。
三原李靖率先開口,神色凝重地說起長安城的異象:“近來,我發現京城之中兵馬調動頻繁,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涌動。而且,我夜觀天象,發現紫薇星乏暗,這絕非吉兆啊。”眾人聽了,都不禁皺起眉頭,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李道爺也點頭附和:“不錯,我也察覺到了異樣。如今局勢不明,定方啊,你夸完官后還是趕快離京,不要在長安任職了。”
蘇定方聽著各位長輩的話,心中滿是感激,同時也有些許憂慮。他深知這些長輩們都是為了他好,他們有著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察覺到常人難以發現的危機。
接著,這些老人家們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家傳的武藝、兵法和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蘇定方。他們詳細地講解如何用兵,怎樣根據不同的地形和敵軍情況排兵布陣,還分享了許多天文地理知識以及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典故。
蘇定方全神貫注地聽著,每一個字都牢牢地記在心里。他心中感慨萬千,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這些軍中大老的青睞,讓他們自愿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暗暗發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報答、孝順這些老人家,絕不能辜負他們的一片心血。
在交流過程中,定彥平拿起雙槍,親自為蘇定方演示了一套精妙的槍法。那雙槍在他手中猶如兩條靈動的銀蛇,上下翻飛,槍影閃爍,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蘇定方目不轉睛地看著,仔細揣摩著其中的招式和發力要點。
徐德言則在一旁講解劍道的精髓:“劍乃百兵之君,講究的是輕靈迅捷,以意馭劍。定方,你看這劍招,看似飄逸,實則蘊含著剛猛之力。”說著,他抽出佩劍,展示了幾個凌厲的劍式,劍風呼呼作響。
韓老帥也分享了自己在戰場上的指揮經驗:“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靈活應變。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作為將領,一定要有果斷的決策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
蘇定方認真聆聽,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與長輩們深入探討。這一番交流,讓他受益匪淺,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更高武學和兵法境界的大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也漸漸有了幾分醉意。饞席撤下,下人又端上了香茗。大家品著茶,繼續聊起天下時局。從朝堂上的權力爭斗,到民間的百姓疾苦,從邊疆的戰事紛爭,到各地的風土人情,話題無所不包。
不知不覺,夜色已深,眾人這才各自回房休息。
書不重續,第二天、第三天接著夸官。這兩天里,蘇定方騎著高頭大馬,在長安的大街小巷中巡游,接受著百姓們的歡呼和祝福。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但心中卻一直惦記著長輩們的叮囑。
三天過后,夸官完畢。太子楊廣聽聞蘇定方要離開,心中有些不舍。他找到蘇定方,試圖挽留:“蘇卿,你才華出眾,武藝高強,正是我大隋需要的棟梁之才。留在京城,孤必當重用,讓你施展抱負。”
蘇定方恭敬地行禮,婉言謝絕:“太子殿下厚愛,臣感激不盡。但臣家中尚有老父,且如今局勢不明,臣想先回鄉安頓,日后若有機會,再為國家效力。”
楊廣見留也留不住,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孤就給你保留一個軍籍。若國家有難,還望蘇卿能挺身而出。”
蘇定方再次謝恩,辭別太子殿下,出了偏殿,回到鎮南王府。這一晚,他躺在床上,思緒萬千。想起在長安的這段日子,結識了眾多英雄豪杰,得到了長輩們的悉心教導,心中滿是溫暖。但一想到明天就要離開,又有些不舍。
第二天,蘇定方早早地起了床。他整理好行囊,來到前庭,向各位長輩辭行。師父師爺們早已等候在那里,他們看著蘇定方,眼中滿是關切和不舍。
韓老帥走上前,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定方啊,回去的路上要多加小心。記住,不要驕傲放縱自大,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蘇定方重重地點點頭:“孫兒記住了,多謝師爺教誨。”
李道爺也囑咐道:“定方,日后若遇到什么困難,盡管來找為師。你天賦異稟,只要潛心修煉,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蘇定方眼眶微紅:“師父放心,孫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徐德言、定彥平以及其他長輩們也紛紛上前,叮囑蘇定方一些注意事項。蘇定方一一應下,心中滿是感動。
最后,蘇定方和各長輩撒淚分別。他轉身走出了鎮南王府,出了霸水長安,踏上了官道,回奔冀州府。
一路上,蘇定方的心情有些復雜。他既期待著能早日回到家鄉,見到父親,又對未來的未知充滿了擔憂。但他知道,無論前方等待著什么,他都要勇敢地去面對。
一兩日,兩三日,這日就到了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搭界處。蘇定方正騎著馬往前走,忽然聽到前面傳來激烈的打斗之聲。他心中一緊,連忙策馬向前,想要看看究竟是誰和誰在打斗,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