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楚老惱火,本來競拍就不順利,還有個家伙在耳邊唧唧歪歪。當初,自己怎么會看上這貨的?
霍啟華:“……”
他暗想:您老有火別沖我發呀!又不是我抬價。
最后,宋徽宗瘦金體抄錄的《藥師經》以3650萬成交,被一位其貌不揚的家伙拍走。在超過三千萬的時候,楚老已經放棄。
江楓交了錢,領到自己拍下的物件:王步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380萬拍到手,以及盒裝的天工開物,10萬。
本次參加法拍,江楓花了差不多四百萬。
他不由感嘆,錢真不禁花呀!他還以為,前面變現的幾百萬,能用很長一段時間呢!看來,有機會又要轉手一兩件出去才行。
楚老的朋友看上了犀角杯,大概能賣五六百萬。
拿到那盒《天工開物》后,江楓將書籍從盒子里面倒出來,掂量了一下盒子。
“奇了。”他故作驚訝。
“怎么啦?這《天工開物》有問題?”霍啟華疑惑。
江楓搖頭:“不是《天工開物》,是這盒子。”
“盒子的材料就是普通的木材,沒什么……”
還沒說完,就看到江楓用手一扣,將盒子底部的板子扣了上來,讓霍啟華立即把話咽了下去,微微長大嘴巴。
而旁邊的楚老也很是驚訝:內有乾坤?
隨后,他們就看到江楓從下面翻出來一塊折疊起來的絹。
誰能想到,這盒子還有夾層?而且里面藏著東西。既然被藏在夾層中,就說明這東西肯定不簡單。
“什么來的?”楚老也好奇起來。
江楓遞過去:“不清楚。”
楚老接過來,打開折疊的絹,當看到上面的內容,手都有點發抖了。
霍啟華瞄了一眼,當場爆粗口:“靠!鴨頭丸帖?真的假的呀?”
只見絹上主要是兩行字,一共15個字: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這就是著名的《鴨頭丸帖》,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的草書作品。
細細欣賞作品,就會發現,筆鋒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
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
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
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
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
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
“不會是王獻之的真跡吧?”霍啟華頭皮發麻。
他知道,魔都博物館收藏了一幅《鴨頭丸帖》,但那是唐代摹本。而王獻之的真跡,早就有人懷疑已經在歷史中損毀。
魔都博物館的那幅,是有歷史追尋的。
原藏宋太宗秘閣,經宋徽宗宣和內府,宋亡后為元文宗藏,后賜柯九思,明重入內府,后又從內府散出,萬歷年間歸私人收藏家吳用卿,崇禎時入吳新宇家,清光緒時為徐叔鴻所得,民國時歸葉恭綽收藏。
至于真跡,好像沒有聽說過。
眼前的這幅,是從盒子的夾層翻出來的,而且還是絹版,真有可能是王獻之的真跡。
“只要這個印是真的,那它基本上就是王獻之的真跡。”楚老指著作品上的一個收藏印說道。
所謂的收藏印,其實就是收藏一件書畫作品的人,在上面留下的印章。
蓋收藏印的狂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
唐朝畫家韓干畫的一幅《照夜白圖》,活活被乾隆蓋上了50多枚章子。
王獻之的《中秋帖》,僅30多個字的書畫,竟然被乾隆蓋了80多個章。
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蓋了一百多個,密密麻麻。讓后世的文物修復專家,看了都感覺頭疼。
收藏印對書畫鑒定是有很多的幫助的。
一則可以被用于證明書畫作品的流傳經過情況。將收藏家的時代排列一下,便可弄清楚它的傳世經過,即前人所謂的“流傳有緒“。
其次,有幾位鑒賞家如明代袁樞和清代的梁清標、安岐的眼力相當高,凡經過這三人蓋過鑒賞印的書畫,絕大多數是精品。
總之,收藏印至少可以為推斷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據。
比如一幅畫有宋徽宗的收藏印,就可以確定此作品最晚也是北宋的;而要是有張丑的收藏印,就可以說最遲也是晚明的。
當然了,收藏印與書畫家的印章一樣,也并不一定可靠。既然后人能夠拿著書畫家的遺印作偽,自然也會拿收藏家的印章作假。
因此,還是要鑒別收藏印的真偽。
江楓和霍啟華看過去,那印是“貞觀”二字。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唐代御府收藏機構所用收藏印為:“貞觀“、“開元“、“元和之印“等年號印。并有收藏處所名稱印“翰林之印“、“弘文之印“。
這說明,眼前的這件作品,曾經被唐代御府收藏機構收藏過。
甚至是李世民自己收藏的。
如果能證明這收藏印是真的,那這幅《鴨頭丸帖》,很可能就是王獻之的真跡。
“走,帶你去拜訪一位專家,他是我們省博物館的古字畫專家。”楚老說道。
他不敢說是真品,但其實內心已經肯定了六七分。
他有些激動,王獻之的作品呀!沒想到,今天能遇到,雖然這不是他得到的,但也倍感榮幸。
如果被鑒定是真跡,書畫界、文物界,以及古玩界,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畢竟這種已經失傳的書法瑰寶重現。
“好!”江楓點頭。